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MRI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脑脊液漏中的定位、定性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脑脊液漏患者经MRI脂肪抑制序列检查,通过动态观察脑脊液漏口流入鼻(窦)腔、乳突或耳道形成的高信号影进行定位、定性诊断。结果:11例患者的诊断与临床诊断完全相符,3例不能自行闭合的脑脊液漏患者经手术修复治愈。结论:MRI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技术对脑脊液漏的定位、定性准确、无损伤性以及多方位扫描等优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志辉  张东林  王磊 《实用全科医学》2010,8(2):187-188,F000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规脑脊液检查以颅内压力增高、蛋白质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多、氯化物和葡萄糖降低为特点,所有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显示异常并查到肿瘤细胞 所有患者MRI和CT平扫均未见异常,15例患者行CT或MRI增强扫描仅3例(20%)显示脑膜异常强化,MRV扫描发现1例横窦闭塞。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已被广泛应用于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1-3]。MRI对于脑积水术后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MRI相关技术的发展,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Cine PC MRI)被用于脑脊液循环的生理学研究以及脑积水的诊断[4-6],这一技术为研究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池脑脊液中Cystatin C水平变化与Qalb及血-脑脊液屏障的关系。方法观察脑炎及非脑炎患者腰池脑脊液中CSF Alb、TP及CystatinC(CC)水平及相应的血清Alb水平,①分析CSF Alb、CystatinC及TP与Qalb的相关性及CC与TP的相关性;②按照Qalb正常与否分组对比各蛋白水平;③按照是否脑炎分组对比各蛋白水平及Qalb。所有项目均在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结果①CSF Alb,TP和Qalb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但CC与Qalb及TP无统计学相关;②按照Qalb正常与否分组对比显示组间C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蛋白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按照是否脑炎分组对比仅C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蛋白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的变化与Qalb及血-脑脊液屏障无明显相关,但可能和脑部损伤的部位及病情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cine 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C-MRI)可以通过对流体运动方向、速度进行测量分析,经数据处理实现对脑脊液流动特点的定量研究.本文对该技术在正常成年人、脑积水、Chiari I型畸形及蛛网膜囊肿患者脑脊液动力学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序列测量不同年龄组正常人中脑导水管的脑脊液峰值流速,探讨脑脊液的流动规律。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41例,年龄7~73岁;其中男23例,女18例,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7~<15岁组(n=11),15~<35岁组(n=10),35~<45岁组(n=9),≥45岁组(n=11),应用东芝1.5TMRI8通道头颅线圈,采用MRItime‐SLIP序列标记脑脊液,计算出中脑导水管内脑脊液的峰值流速;测量中脑导水管的内径及长度。结果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峰值流速,15~<35岁组与35~<45岁组,≥45岁组,与7~<15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脑导水管的内径和长度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呈双向流动;MRItime‐SLIP序列能实时定量测量脑脊液的流速,能显示脑脊液的湍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在神经内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9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度1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好转127例;18例严重颅内感染者治愈16例、9例外伤后脑脊液漏、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好转率达88.3%(158/179)。结论: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技术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确切,为神经内外科疾病的脑脊液持续引流与置换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晨  贺震民  吴旻  张礼荣 《海南医学》2013,24(2):187-189
目的探讨不同翻转角脉冲触发三维扰相自旋回波序列MR测量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颅内脑脊液量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翻转角脉冲触发三维扰相自旋回波序列MR测量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颅内脑脊液。记录第一次及复查时患者总脑脊液量、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量的变化。结果 8例患者两次测量的总脑脊液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脑室内脑脊液量在前后两次测量中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男性患者总脑脊液量的变化(P=0.015)较女性患者总脑脊液量的变化(P=0.453)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总脑脊液量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不同翻转角脉冲触发三维扰相自旋回波序列MR测量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颅内脑脊液量的技术可以作为临床上检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颅内脑脊液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39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及15例对照患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了测量。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脊液中NSE明显升高且与CT扫描梗塞面积相关,6例经随访6月后诊为多梗塞性痴呆(MID)的患者脑脊液NSE亦较其它22例无MID患者为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支持脑脊液NSE是有用的脑缺血生物学指标,中风后痴呆脑脊液NSE研究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脑脊液、诱发电位、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2例MS患者的有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2例患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病前常有诱因,病灶分布散在多发,病程多有缓解复发。结论:MS临床无特异性诊断指标,诱发电位、脑脊液及MRI联合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