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旨在从水液代谢及气道黏液分泌的角度探讨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YHPC-L、YHPC-M和YHPC-H)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XM),每组15只。其中,M、YHPC-L、YHPC-M、YHPC-H和DXM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复制肾阳虚模型,N组则均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和AQP5在肺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N组相比,M组AQP1和AQP5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P<0.01);与M组相比,YHPC-L、YHPC-M和YHPC-H组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0.01),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与DXM相比,YHPC-L对AQP1和AQP5的作用效果低于DXM(P<0.05),而YHPC-M和YHPC-H则与之具有相当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可通过上调AQP1和AQP5的表达而调控水液代谢平衡及气道黏液分泌,进而发挥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穴对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效应差异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大肠俞组、足三里组、上巨虚组,每组各10只,采用免疫致敏法结合局部刺激制备慢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腧穴组于造模结束后行电针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50 Hz,电流强度2 mA,每日1次,20 min/d。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损伤情况;ELSA检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23、IL-17、IL-10水平;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较差,结肠黏膜受损严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IL-23、IL-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8(Aquaporin-4、Aquaporin-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TNBS法制备UC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持续干预3周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中AQP4及AQP8表达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其阳性细胞的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阳性表达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表达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芩柏颗粒剂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AQP4和AQP8的表达,推测其可能通过上调结肠黏膜AQP4和AQP8的表达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大肠经经合穴“曲池”、下合穴“上巨虚”后对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建立SD大鼠UC模型,曲池组与上巨虚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电针曲池穴和上巨虚穴,连续治疗10 d,第11天处死所有大鼠,肉眼观察大鼠结肠溃疡评分,提取结肠组织检测其NF-κB、HMGB1的表达。结果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结肠肉眼溃疡评分、结肠组织NF-κB、HMGB1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电针治疗后,上巨虚组降低溃疡评分(P〈0.01),曲池组、上巨虚组均能降低NF-κB、HMGB1在结肠中的表达(P〈0.01);与曲池组相比,上巨虚组溃疡评分及NF-κB、HMGB1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对UC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HMGB1等来实现的;电针上巨虚的治疗作用优于曲池,说明“上巨虚”存在相对特异性,部分证实“合治内府”中的“合”主要应指下合穴,其具体内涵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EGC抑制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造模法,电针刺激天枢、大肠俞,每次30?min,共治疗5次。运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电针治疗前后结肠组织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肠组织中GDN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GDN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电针刺激大肠俞募穴可提高结肠中GDN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P<0.05),光镜和电镜发现针刺可修复受损上皮细胞,进而改善肠道传输功能。EGC抑制组结肠中GDNF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GDNF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针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EGC抑制组结肠组织形态改变较为严重。结论?电针刺激大肠俞募穴可提高EGC细胞中GDN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修复受损结肠上皮细胞,进而改善肠道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筛选治疗UC活动期较佳的腧穴处方.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天枢组、电针天枢 中脘组、电针天枢 上巨虚组、电针天枢 中脘 上巨虚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结果模型组溃疡溃疡较大,充血、水肿明显,黏膜损伤指数较高,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黏膜损伤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NO明显增加,SOD明显减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MDA、NO,提高SOD的含量,但各组间存在差异,以天枢 中脘 上巨虚组效果明显.结论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UC大鼠结肠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天枢、中脘、上巨虚三穴配伍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处方的电针疗法对功能性腹泻(FD)大鼠血清和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电针Ⅰ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电针Ⅱ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电针Ⅲ组(取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建立FD大鼠模型,电针各组分别按设定穴位给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检测各组血清和组织中SP、VIP含量的变化。【结果】除电针Ⅱ组对大鼠血清VIP含量无显著影响外,各电针组均可使血清和组织中SP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SP含量、提高VIP含量而改善功能性腹泻,电针Ⅰ组作用优于其他2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QP9水通道蛋白在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雄激素对前列腺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20只8周龄去势大鼠模型,应用定量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AQP 9 mRNA和蛋白在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雄激素对大鼠前列腺AQP9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前列腺组织中AQP9 mRNA和蛋白均有所表达(AQP9/β-actin 2.259±0.453),去势可减少大鼠前列腺中AQP9的表达(0.422±0.048),睾酮注射可恢复AQP9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2.098±0.507)。[结论]大鼠前列腺组织中AQP9的表达受雄激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不同穴位及配伍对腹泻模型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及艾灸干预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大肠俞组及天枢大肠俞组。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天枢组、大肠俞组、天枢大肠俞组大鼠进行艾灸,其中天枢组选取双侧天枢穴,大肠俞组选取双侧大肠俞穴,天枢大肠俞组选取一侧天枢、大肠俞 (隔日交换对侧),观察各组小鼠72 h后腹泻指数及小肠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protein-8,AQP8)、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腹泻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大肠俞组、天枢大肠俞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天枢组、大肠俞组比较,天枢大肠俞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肠组织AQP8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5),VI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大肠俞组小肠组织AQP8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VI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天枢与大肠俞配伍治疗腹泻具有协同效应,艾灸治疗腹泻机制可能与上调AQP8表达或抑制VIP、S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缩泉润肠方对便秘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0 mg·kg-1)连续灌胃3周建立大鼠便秘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模型组、乳果糖口服液组(0.670 g·kg-1)、缩泉润肠颗粒剂低剂量组(14.04 g·kg-1)、缩泉润肠颗粒剂高剂量组(28.08 g·kg-1),每组10只,另设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连续给予相应的药物2周。观察各组大鼠肠道碳墨推进率、粪便含水量;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AQP3 mRNA、AQP8 mRNA、AQP9 mRNA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损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缩泉润肠颗粒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肠道碳墨推进率及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乳果糖口服液组碳墨推进率无明显改善(P>0.05),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缩泉润肠颗粒低、高剂量组及乳果糖口服液组大鼠结肠AQP3 mRNA、AQP8 mRNA水平显著下降,AQP9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乳果糖口服液组比较,缩泉润肠颗粒低、高剂量组碳墨推进率及粪便含水量均显著升高(P<0.05),缩泉润肠颗粒低、高剂量组AQP3 mRNA、AQP8 mRNA水平显著降低,AQP9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各给药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均有所改善。结论:缩泉润肠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道水分的分泌和吸收,增加粪便含水量,加快结肠蠕动,从而发挥通便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肾髓质水通道蛋白-2(AQP2)的影响及生长激素对AQP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予内毒素100μg/100g腹腔注射)、生长激素预处理组(予内毒素前3日每日予重组人生长激素0.1IU/100g皮下注射)和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各24只,分别于处理后4、8、12、24h分批处死,取肾髓质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QP2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AQP2表达在处理后4~8h下降20.3%、8~12h下降37.1%、12~24h下降59.8%,差异显著(P〈0.05);生长激素预处理组在同时间段的AQP2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但较内毒素组又显著升高(P〈0.05)。结论:内毒素可使肾髓质AQP2表达下调;而生长激素能够抑制内毒素对AQP2表达的影响,使肾髓质AQP2表达升高,从而对内毒素致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儿茶止泻霜对腹泻大鼠结肠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HE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腹泻模型组(DM)、正常对照组(NC)及低(L)、高(H)剂量药物治疗组、阳性对照药物治疗组(PC)AQP1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中NC组大鼠近端结肠黏膜形态规整,单层柱状上皮排列整齐;DM组中黏膜上皮明显水肿,间质明显水肿、充血、渗出、大量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柱状上皮细胞之间界限不清、部分上皮坏死、脱落;H组大鼠结肠受损结构明显恢复,大部分结肠内仅见极少量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柱状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化法提示:DM组AQP1表达低于L组、PC组和H组,L组AQP1表达低于H组和PC(P〈0.01),但H组和PC与N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儿茶止泻霜上调腹泻大鼠结肠AQ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艾灸天枢、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采用束缚加番泻叶煎剂灌胃的方法复制D-IBS模型。艾灸组大鼠每日艾灸双侧天枢、上巨虚20 min,连续7 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β-防御素-2(beta-defensin-2,BD-2)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艾灸能够显著降低D-IBS大鼠升高的血清IL-6水平和结肠组织BD-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艾灸天枢、上巨虚治疗D-IBS的机制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嘌呤受体亚型P2X2表达的调节。方法应用直结肠球囊扩张刺激法制备慢性内脏高敏感IB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采用电针"天枢""上巨虚"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腹部撤回反射评分(AWR),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结肠肌间神经丛P2X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大鼠AWR评分升高,电针治疗后降低;模型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中P2X2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异常增加,电针组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天枢、上巨虚)能抑制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P2X2受体异常表达,改善IBS大鼠的内脏痛觉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8(AQP8)在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PC)、癌旁正常胰腺组织(Non-P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AQP8在 8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的石蜡包埋PC、Non-PC中的表达,并对AQP8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 Western blot方法各检测10例配对新鲜冻存PC、Non-PC中 AQP8的表达.结果 IHC显示AQP8主要表达于PC导管细胞的细胞质中,AQP8在P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 31%(69/87),而Non-PC组阳性表达率为18. 39%(16/87),两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AQP8的表达与肿瘤瘤体直径(P<0. 001)、分化程度(P<0. 001)、淋巴结的转移(P<0.001)以及TNM分期(P<0. 001)有显著相关性. qRT-PCR 及 Western blot 显示 PC 组中 AQP8 mRNA 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配对的Non-PC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0. 001).结论 AQP8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的瘤体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以及TNM分期均有显著相关性,AQP8的检测有助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水通道蛋白在慢性应激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逍遥丸组,采用慢性应激加过度疲劳及饮食失节法复制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肠黏膜组织中AQP3、AQP8的表达。结果:1胃肠黏膜AQP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3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3表达均上调(P0.05,P0.01)。2胃肠黏膜AQP8: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8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胃、小肠、结肠黏膜中AQP8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抑郁症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黏膜组织中AQPs的表达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探讨AQP1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空白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便秘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模型建立后,治疗组大鼠分别用莫沙必利、麻仁丸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大便粒数及大便湿重。治疗结束后将大鼠集体处死,取大鼠近端结肠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近端结肠AQP1的表达情况。采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便秘组结肠AQP1的平均光密度(MD)值大于空白对照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的MD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沙必利治疗组和麻仁丸治疗组的MD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近端结肠AQP1的表达增高使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从而引起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导致慢传输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常温复苏组及亚低温组,后2组再分为3个亚组,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3、6h组,每个亚组均为6只大鼠,亚低温组复苏后即予亚低温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法测脑组织AQP4表达.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结果 亚低温组ROSC后1小时BWC与同一观察时点复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AQP4表达水平下降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低温组ROSC后3h和6h,BWC和AQP4表达水平与相同观察时点复苏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亚低温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为:亚低温使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