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吕雪萍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5+86-35,86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特点,以提高对IKD的认识,便于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I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KD婴幼儿多见,临床特征较少,KD的6项典型临床表现中34例患者仅发热1项为100%,且持续时间长,但实验室诊断指标却有过度表达。34例IKD患者中有12例发生CAL。结论 IKD临床特征少,易误诊,可引起CAL。因此,要提高对IKD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01-1402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旨在提高IKD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8例IKD患儿和98例典型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特点及心脏超声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发病比较无性别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IKD组发热持续时间偏长;IKD组在发病急性期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病变等典型症状少于典型KD组,而卡疤再现红肿、肛周脱屑则高于典型KD组;IKD组WBC、CRP升高较典型KD组明显;IKD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高于典型KD组。结论:IKD患儿发病年龄小、发热时间较长、卡疤再现红肿及肛周脱屑发生率高、WBC及CRP升高明显、CAL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白杨  韩常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11-112
目的:探讨儿童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3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0—14天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均见冠状动脉不同程度恢复,未见有进行加重的病例,同时复查肝功能及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部分已恢复正常。结论:儿童不完全川崎病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查综合分析,对疑似不完全川崎病病例应常规做心脏超声检查并动态追踪,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4.
骆朋  颜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79-1781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不完全川崎病提供依据,防止误诊、漏诊。方法:对2007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52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并与同期在本院住院的195例典型川崎病患儿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52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仅具备诊断标准中其他临床表现2条者19例(36.54%),具备3条者33例(63.46%),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19例(36.54%),与典型川崎病患儿比较,两组实验室检验无显著差异,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升高,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完全川崎病表现不典型,易导致延迟诊断,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确诊、治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发病情况,总结不典型川崎病诊断和治疗及早期使用IVIG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总结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彩超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不典型川崎病不足典型川崎病6项临床表现中的5项,只有其中3~4项,除发热外,以口唇干红、双眼球结合膜充血较为常见,而颈淋巴结肿大及手足硬肿、指(趾)端脱皮出现率低。(2)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预后好。结论: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极大地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与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提高川崎病(KD)尤其是IKD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65例KD患者,其中CKD 152例、IKD 113例,对其进行回顾性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结膜充血、卡疤红肿、无菌性脓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KD组≤1岁者33.63%,高于CKD组的12.50%(P0.05);IKD组皮疹、唇口黏膜变化、四肢变化、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均低于CKD组(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瘤(CAA)、冠状动脉改变发生率均高于CKD组(P0.05)。结论:I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诊断治疗延迟,易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故应重视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e disease,IKD)患儿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分析其在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的28例I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住院的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NT-proBN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按冠脉损伤与否进一步将IKD患儿分为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比较两组NT-proBNP值.结果 IKD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IKD组恢复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相比急性期显著降低(P <0.001).冠脉病变组与无冠脉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可作为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重要指标,对IKD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红 《吉林医学》2010,(30):5367-5368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40例未达到川崎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38例发热>5d,1例发热<5d,1例热退正常24h后又发热。1例淋巴结表现为红肿热痛并进行性加重。在川崎病其他5项临床诊断特征中,具有3项者14例(30.5%),具有2项者17例(42.5%),具有1项表现者9例(25%)。初次诊断误诊11例(27.5%)。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川崎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完全川崎病早期更易误诊或漏诊,应放宽思路、及时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分析2001年9月-2009年10月入住我院确诊为川崎病3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以口唇皲裂、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发生率较高,指(趾)端脱皮出现时间晚,无早期诊断价值。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预后好。结论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极大地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23例临床表现未达到川崎病全部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发热均超过4d,在川崎病其他5项临床诊断特征中,具备4项主要表现者13例(56.5%),具备3项主要表现者7例(30.4%),具备2项主要表现者3例(13.0%),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斯匹林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 发热时间长、卡疤红肿、肛周脱皮、WBC计数及CRP明显升高、ESR增快有助于IKD诊断,正确治疗可获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凝 《海南医学》2013,24(6):863-864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26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除发热时间>5d外,早期以口唇殷红及皲裂、杨梅舌、一过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而肛周、(趾)端脱皮出现时间晚,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于误诊。结论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极大地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综合分析了25例2004年8月~2010年12月入住我科确诊为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 (1)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以口唇皲裂、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发生率较高,指(趾)端脱皮出现时间晚,无早期诊断价值; (2)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预后好.结论 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极大地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仙花  吴浩峰  张锦铭 《吉林医学》2014,(21):4662-4663
目的:进一步提高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不完全川崎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口唇皲裂、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发生率较高,肛周脱屑出现较早。80%以上的KD患儿有C-反应蛋白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WBC升高、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增高。结论:不完全KD早期症状少,可结合肛周脱屑和实验室检查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0年5月~2004年5月本院收治的59例不完全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在婴儿期发生率较高,且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是发热,皮疹,恢复期脱皮,口咽黏膜弥漫性充血、皲裂,结膜充血,其次是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颈淋巴结肿大最少见.结论 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减少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住院的121例川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KD 90例和IKD 31例,比较2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患者发热时间显著延长(t=3.824,P<0.01),双球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及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x~2=14.385、10.841、17.026,P<0.01);2组患者口腔黏膜改变、四肢末梢变化的发生率、WBC、NE%、PLT、CRP、ESR、Hb、Alb、ALT及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丙种球蛋白(1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均较CKD组升高(P<0.01),2组患者冠状动脉瘤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D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者无明显差异,CAL及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川崎病(KD)患儿4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KD组)28例,不完全川崎病(IKD组)20例,分别于急性期空腹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与TNF-α浓度,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另选取同期治疗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各组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IKD组患儿皮疹、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均较K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KD组草莓舌、肢端改变发生率与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KD组、KD组患儿血NT-proBNp、TNF-α、CRP、ESR、WBC、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KD组患儿血NT-proBNP、TNF-α、CRP、ESR、WBC、ALT水平与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T-proBNP与TNF-α在不完全川崎病急性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联合测定外周血NT-proBNP、TNF-α浓度或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IKD的实验室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探讨不典型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6例,其中不典型川崎病患儿13例,分析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结果。结果 13例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表现为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10例患儿WBC升高、10例患儿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1例患儿白蛋白浓度下降8例患儿血小板指数升高。影像学结果检查显示:心电图改变4例、X线胸片结果显示:患儿双肺纹理增多,肺部有小部分斑状阴影4例。结论实验室检查项目WBC、血沉、白蛋白具有特异性表现,但血红蛋白、血小板改变人数不多,结合实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能提示患儿早期发生不典型川崎病,但不能成为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选择小儿川崎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均有发热,并以眼结合膜充血、口唇皲裂发生率最高,21例典型KD中发生冠状动脉病变5例,9例不完全型KD中发生3例。结论:婴幼儿川崎病早期易误诊,对不明原因发热5 d以上患儿,具有部分KD临床表现者,应反复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小英 《吉林医学》2010,31(14):1995-1995
目的:对川崎病56例进行系统回顾,旨在提高基层医院临川医师对川崎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方法:系统回顾56例川崎病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发病率,实验室及物理检查。结果:56例川崎病患儿以婴幼儿为主,春夏季多见,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发展过程符合诊断标准[1]。结论: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心血管并发症出现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川崎病再发病例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儿童医院 2011年3月-2014年8月川崎病再发3次患儿1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本例患儿在2年半的时间内川崎病再发3次,川崎病再发时以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有感染诱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川崎病初发时明显升高,肝功能受损无明显改变。第2次和第3次川崎病再发时均未找到明确感染因素,实验室检查示该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对川崎病初发患儿加强随访,特别是出现发热等表现时,应注意观察川崎病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便早期诊断川崎病再发病例,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