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DKD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KD的核心事件,而氧化应激与DKD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在DKD中氧化应激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足细胞凋亡和裂孔隔膜损伤.抗氧化应激药物可通过减轻足细胞损伤来延缓DKD的进展.研究氧化应激介导DKD足细胞的损伤机制,可为DK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DKD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炎症反应参与DKD病程进展的全过程,涉及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及信号通路;因此,抗炎在DKD的治疗中十分重要。本文将对DKD的抗炎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DKD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发生的重要因素。DKD主要临床表现为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中药成分、药对、中药复方3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DKD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广大研究者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肾小球硬化是本病的特征,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深入认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干扰其发病环节,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减轻国家在卫生经济费用方面的负担也有重要意义。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微小RNA,近些年有研究发现miRNA在基因中的调控作用,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本文中作者对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的miRNA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对DKD的干预措施有限,是世界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因此,寻找DKD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标志物及靶向治疗尤为重要。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Gal-3在DK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对Gal-3的研究可能为DKD的诊疗提供有用信息。本文将综述Gal-3在DKD中的研究进展,展望Gal-3对DKD的诊疗前景。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常见的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以及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DK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DK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相关炎症分子和信号通路在DKD进展中的作用.同时,本文综述了针对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转录因子、激酶和促炎症消退的分子的靶向药物和几种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对DKD的有益作用.因此,通过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产物以及针对促炎症消退的分子,可能为DKD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2型糖尿病病人(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合并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的重大疾病。早期经治疗后多可逆转,晚期则发展成终末期肾病。因此,及早诊断和预测DKD对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以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指标,然而,其预测价值受到质疑。近年来,人们发现蛋白质组学可能成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新工具,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这种多功能的急性期时相蛋白可能与DKD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触珠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顾红静  冯胜刚 《西部医学》2019,31(10):1637-1640
【摘要】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 DKD的详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及脂代谢紊乱、 降低尿蛋匂等因素,延缓DKD进程%阿魏酸(FA)是川萼、当归等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小板 解聚、抗血栓、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阿魏酸哌嗪(PF)是通过FA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大量的体内外 实验表明PF可以通过影响肾脏损伤的潜在机制延缓DKD进展%本文就PF治疗DKD的研究现状及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因,其发病隐匿且预后不佳,治疗费用极为昂贵.提高对DKD的早期认识,对GFR进行合理性评估,早期采取有力干预手段能预防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氧化应激、炎症和纤维化是DKD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而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调节氧化应激、抗炎、抗纤维化中至关重要,且在DKD患者和动物模型中发挥了肾脏保护作用。在DKD治疗靶点的探索中,大多数研究均集中在改善代谢产物水平异常方面,很少有关于HO-1作为内源性肾保护因素的报道。因此,HO-1为了解DKD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可能成为未来DKD治疗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占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40%[1]。目前许多临床干预措施如严格控制食盐摄入、控制血糖血压、降低尿蛋白等在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起到一定效果,但每年仍有大量DKD患者开始进入透析阶段,因此还需要积极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DKD患病率也日趋上升,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降低DKD蛋白尿的主流药物,疗效良好但伴有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如头痛、皮肤发红、轻微干咳、低钠血症等~([2-3])。中医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约40%ESRD患者来自于DKD,目前我国DKD导致ESRD的比重日益增加,糖尿病于10~19年后死于肾衰竭者占53%~([1])。DKD主要表现为尿中白蛋白持续升高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其呈进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其防治是目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除了降糖作用以外,还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降低血糖、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稳态、减轻氧化应激、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和降低尿酸水平等。本文就SGLT2抑制剂对DKD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重要合并症,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寻找早期预测肾功能损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使用的DKD诊断的指标主要是尿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但由于其特异度和灵敏度尚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寻找DKD的早期诊断指标。多个研究表明尿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在早期DKD中可预测肾功能的进展,本文就H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KD治疗难度大,其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除降血糖作用外,还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包含改善机体能量代谢、降低血糖、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减轻氧化应激、控制血压、减轻体重。本文就SGLT-2i对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将为其在DK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DKD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DKD动物模型的特点与造模方法主要有:(1)化学诱导法简单易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DKD模型的方法,在实验动物选择、STZ和四氧嘧啶的注射用量、模型评价标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动物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DKD有较大的差异,只是单纯的病症模仿,有待进一步研究;(2)自发性DKD动物模型,与人类DKD的部分发病机制较相似,常用于DKD发病机制方面研究,但来源较少且价格昂贵,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国家科研经费支持,自发性DKD动物模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多;(3)基因工程DKD动物模型,虽在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上与人类DKD较相似,但其要求技术高且成本大,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活性维生素D3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因素、炎症、氧化应激等,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亦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证据显示DKD可能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DKD的预防和诊断,也为设计研发新型药物提供新思路。本文就DKD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