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对自体移植软骨生长及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在10只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背部预制扩张皮瓣,取幼兔耳廓中部相对应的两个1 cm×1 cm的软骨(分别用于测量和观察)置于扩张皮瓣下(实验组),左侧背部未扩张区域(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移植软骨,每周采集1次观察软骨标本,共8周,作组织学观察,第8周末取出测量软骨进行面积测量。结果:实验组软骨增长了76.27%,对照组增长了52.95%(P<0.01)。镜下观察:实验组软骨前2周软骨活力下降、基质分泌减少,第3~8周软骨活力增强,第6周达到高峰,以后软骨活力逐步下降,但仍高于移植前软骨。对照组软骨第1周软骨活性略有下降,第2周软骨形态基本和移植前软骨一致,第3~8周软骨活力增强,在第5周为高峰期。结论:幼兔耳廓软骨自体移植于扩张皮瓣后成活良好,生长呈曲线过程,实验组软骨增长较对照组快。  相似文献   

2.
皮肤扩张下自体移植软骨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认识皮肤扩张后自体移植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运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新西兰兔皮肤扩张下自体移植软骨的超微结构。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在幼兔组中发现形态变异软骨细胞,表面突起变细,粗面内质网减少,未见高尔基复合体,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圆形滴空泡,约占细胞总数1/4;在成年兔组中发现大多数软骨细胞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细胞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脂滴空泡并互相融合成大空泡,甚至占据细胞质大部分空间,周边细胞器逐渐萎缩、消失。扫描电镜下见移植软骨表面被覆纤维结缔组织,其下软骨生长好,形态佳。结论 脂滴是脂质在转化为贮存形式的代谢途径中所形成的可见物,也是细胞退化的标志,由于自体软骨移植不存在排异反应,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简称皮肤扩张术 )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简称扩张器 )植入正常皮肤组织下 ,通过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 ,在皮肤组织深面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膨胀压力 ,使皮肤面积被扩展 ,而获得“额外”皮肤面积 ,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转移 ,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的一种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1 6例 ,女 6例 ,年龄 8~ 35岁。外伤后瘢痕 1 8例 ,病变大小 3cm× 4 cm~ 4 cm× 8cm,面颈部黑痣 3例 ,病变大小 2 cm× 3cm~ 3cm× 4 cm。耳再造 1例。扩张器大小 30~ 1 0 0 ml。本组 2 2例 ,术后均获得较理想的形态和效果。体 …  相似文献   

4.
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猪耳廓的脱细胞软骨基质(Extr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ECM)复合自体软骨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5mm的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股骨下端滑车处直径为5mm、深4mm的软骨缺损。实验组(A组):用自制ECM复合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实验组(B组):单纯自制ECM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于4、8、12、24周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C组)相比较,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查、胶原含量的测定,观察EcM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结果第12、24周时,A组修复效果最好,修复组织填充于软骨缺损处,与正常组织连接紧密,分界较为平滑;B组修复效果次之;C组最差,各阶段缺损少量的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多为纤维组织。结论自制的ECM与自体软骨细胞复合具有较强的软骨生成能力,可作为异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聚羟基丁酸酯 (Polyhydroxybutyrate ,PHB)与PluronicF 12 7复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研究。方法 传代培养健康成年大白兔软骨细胞 ,将第 3代细胞制成浓度为 5× 10 7 ml悬液。取悬液 1ml接种到PHB支架上 ,另取 1ml细胞悬液与 2 5 %PluronicF 12 7在 4℃条件下均匀混合后接种到PHB支架上 ,形成两种不同的细胞 支架复合物 ,A :PHB 软骨细胞 ;B :PHB PluronicF 12 7 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1周后植入兔自体背部皮下。 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①A、B两组均有软骨形成 ,组织学染色有软骨细胞存在并分泌酸性粘多糖基质。②A组在支架的表面和浅层有较连续的薄层软骨形成 ,细胞数量及基质酸性粘多糖含量较多 ;B组在支架浅层和深部均有大量软骨形成 ,软骨细胞数量多 ,基质酸性粘多糖含量丰富。结论 复合应用PHB与PluronicF 12 7作为支架材料生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质量优于单用PHB ,是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组织工程的方法 ,将新生关节软骨细胞先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 ,然后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 ,以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方法 取新生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于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支架上。将 16只兔的 32个膝关节股骨髁处人工造成一 4m m× 6 m m大小缺损 ,并随机分为二组。 组 10只兔 ,2 0个关节缺损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修复。 组 6只兔 ,左膝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修复 ,表面覆盖单层软骨细胞 ;右膝仅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修复。术后分别于 4、8、12、2 4周取标本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结果评估。结果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且为透明软骨。新生软骨组织胶原定型为 型胶原。结论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移植 ,关节软骨缺损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代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成软骨能力 ,选择软骨组织工程最佳种子细胞。方法 将兔膝关节软骨消化分离出软骨细胞 ,传代培养至第 6代 ,每代细胞与模板支架材料Pluron icF 12 7混匀形成复合物 ,使细胞浓度达 5× 10 7/ml,将复合物注射于自体兔背部皮下 ,9周后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新生软骨湿重与体积测量、组织学观察。结果 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加 ,形态从圆形逐渐向梭形转变。 1~ 3代软骨细胞成软骨能力最强 ,新生软骨的湿重与体积最大 ,组织结构与正常软骨相同 ;第 4代成软骨能力减弱 ,软骨基质分泌减少 ,新生软骨湿重和体积减小 ,与前 3代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第 5代仅形成分散于纤维组织内的软骨细胞团 ;第 6代则未发现有软骨样组织形成。结论 ①在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 ,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关节软骨细胞逐渐去分化 ,成软骨能力逐渐降低直到完全丧失。②前 3代软骨细胞均具备形成正常软骨的能力 ,都可用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但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得以最大限度扩增 ,因此第 3代关节软骨细胞是可被应用的最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美容整形的经验。方法 :86例患者应用 115只扩张器 ,容量为 5 0~ 4 5 0ml,平均扩张时间为 4 9天。修复瘢痕性秃发 4 3例 (其中 3例继发瘢痕癌 )、面部瘢痕 16例、肢体瘢痕 14例 ,行耳廓成形 9例、鼻再造4例。结果 :1例因扩张器外露而终止治疗 ,2例扩张区出现局部皮肤呈干性坏死分别为 1.0cm× 1.0cm和 1.0cm× 1.5cm ,但未影响二期手术 ;85例皆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皮肤色泽、质地、毛发分布近似正常 ,再造的耳、鼻形态稳定。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美容整形宜采用持续慢速扩张法 ,两期手术时做到设计准确、操作精细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后耳郭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利用健耳相片,通过计算机photo-shop软件数字化翻转处理,形成即要再造耳郭的相片,然后进行耳郭软骨支架的雕刻,用扩张后的患耳乳突区皮瓣覆盖雕刻的自体肋软骨耳郭支架,行耳郭再造。结果随访1~9年,36例(36耳)外伤后耳郭缺损均获得满意修复,修复后的耳郭形状逼真,再造耳郭的大小、高度、颅耳角角度和健耳匹配,移植的软骨支架无变形、吸收,再造耳郭色泽、感觉正常。结论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结合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患耳相片雕刻的自体肋软骨耳郭支架行耳郭再造,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是外伤后耳郭缺损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立体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的效果。方法24只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标记,首先在股骨下端建立动物软骨3.5mm缺损模型,获取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3代后获取足够细胞数量,制成1×108/ml细胞悬液,植入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培养,两周后移植到自体3.5mm的软骨缺损面上,分别1、2、3个月处死观察。结果软骨细胞与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有良好组织相溶性,两者培养形成自体组织工程软骨能完成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第1个月修复组织初步具备纤维软骨特征,第2个月初步具备透明软骨特征,第3个月修复组织具备透明软骨的生物学特性。结论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能完成关节软骨的修复,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 P C L)多孔块用于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ε- 己内酯作为原料制备 P C L 多孔块。体外分离、培养兔软骨细胞,并将具有生物活性的软骨细胞种植在 P C L 多孔块中形成软骨细胞- P C L复合物。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二组,单侧膝关节的髌股关节面造成直径 5 m m 大小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A 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B组缺损内充填软骨细胞- P C L 复合物,术后 12 周处死,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方法评价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 组的缺损由纤维组织修复; B组缺损由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结论: P C L 多孔块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表面活性和较高强度,软骨细胞可在其表面增殖生长,可用来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2.
自体带软骨肋骨移植颞颌关节区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自体带软骨肋骨游离移植颞颌关节成形术后的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月龄新西兰白兔 2 2只 ,随机分成 4组 :A、B、C组各 6只 ,均去除左侧颞颌关节盘 ,髁状突并下颌支 ,A、B组切除长度1.0 cm,C组 2 .0 cm。游离移植的植入体均长 2 cm ,A、B组模拟自体带软骨肋骨移植关节成形术 ,A组肋软骨长4mm ,B组 1mm。 C组肋软骨长 4mm ,但移植体固定于下颌升支部分切除后的深面软组织上。 D组 4只为健康对照。术后 4、6周分批处死 ,行双颞颌关节区 X线头影测量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X线片显示 A组患侧下颌骨高度小于健侧但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B、C两组患侧下颌骨高度明显小于健侧 ( P<0 .0 5 )。组织学检查发现 A、B两组肋骨与升支骨有骨小梁联接 ,软骨增殖细胞接近软骨末端关节面 ,关节面有平行排列的致密胶原纤维覆盖 ,C组移植体软骨部肥大 ,在软骨头表面也有新生的软骨 ,但生长中心保留了骨 -软骨结合部固有的组织学特点。结论虽然自体带软骨肋骨移植颞颌关节区后均发生了改建性生长。但只有良好骨间固定者肋软骨才发生适应性改建 ,肋软骨长度较短者软骨增殖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mRNA level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collagen Ⅰ, and collagen Ⅲ in autogenous vein grafts. Methods Twenty-four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6 rabbits each. The external jugular veins of the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harvested and grafted into the ipsilateral carotid artery. All rabbits were fed with a standard diet.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rabbits were sacrificed at 1, 2, 3, or 4 weeks. TGF-β, collagen Ⅰ, and collagen Ⅲ mRNA levels in the venous grafts were measured by semiquantitative methods at every time point. The contralateral external jugular veins were also harvested and analyzed as controls.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was used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to normalize all samples for potential variations in mRNA content.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TGF-β protein, immunohistochemical SABC methods were used. Results One week postoperation, the mRNA level of TGF-β was upregulated to 1.73±0.19 in the vein graft and 1.21±0.16 in the control vein (P<0.01). High mRNA levels were maintained until week 4 postoperation. The mRNA levels of collagen Ⅰ and collagen Ⅲ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2.18±0.21 versus 1.12±0.24 and 1.08±0.13 versus 0.83±0.12, respectively (P<0.05).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a higher density of TGF-β expression in the vein grafts.Conclusions An uninterrupted increase in mRNA levels of TGF-β, collagen Ⅰ, and collagen Ⅲ is observed in autogenous vein grafts. This increase may be the major cause of intimal hyperplasia, sclerosis, and even graft failure.  相似文献   

14.
可移植假发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可移植假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应用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丙烯的理化特性,制作成一种可移植假发的基座.实验动物选择5只新西兰白兔,在每只白兔颈部皮下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植入40束假发移植物,并分别于移植后第1周、第1~6个月内每个月在无菌条件下,每只白兔分次采集包含有移植物的全层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结果 移植术后第1周,可观察到移植物周围组织有局限的少量炎症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增生的毛细血管轻度充血,炎症反应轻微;术后1~6个月,移植物周嗣可见炎症反应细胞及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至消失.无观察到溶解、坏死等不良排斥反应,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围绕包裹假发移植物.结论 可移植假发与白兔皮下组织相容性良好,未见不良反应,为后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规律并观察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CsA对照组.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及1%CsA眼液滴眼并观察4周。术前1天及术后1~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分别取术后第4、8及10周的角膜缘植片观测淋巴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周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就有增高,第3周已达到高峰,第5周开始缓慢下降。CsA组角膜缘植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及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与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目密切相关:CsA眼液可抑制外周血及植片中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肿瘤组织中的分布与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J  Xu ZS  Zhao HF  Dong D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3):2361-236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进入肿瘤组织后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肿瘤局部微环境诱导下能否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方法 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只动物抽取骨髓培养成功MSC后,移植vx-2瘤块制作膀胱vx-2肿瘤动物模型。两组动物移植肿瘤1周后,实验组培养的F2代自体MSC经DAPI标记后回输生成的膀胱肿瘤内,对照组则输入DMEM培养基。两组动物移植vx-2瘤块后第1、2、3、4周均行B超检查1次,记录每只动物肿瘤最大径,计算每组肿瘤最大径平均值。第3周两组各处死1只肿瘤直径最接近各组平均值的动物,第4周处死所有动物。另有1只动物按照实验组的处理方法回输自体MSC1周后处死,观察MSC在肿瘤中的分布。免疫荧光切片追踪回输的自体MSC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及其转分化情况。α-SMA、波形蛋白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SC在肿瘤组织中是否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结果移植肿瘤后第1周两组B超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生成;第2周对照组肿瘤最大径平均为(0.70±0.14)cm,实验组为(0.78±0.14)cm,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8,P=0.204)。第3、4周实验组肿瘤的生长速度逐渐增快,两组肿瘤最大径平均值的差异逐渐增大,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回输肿瘤组织后第1周均匀分布于肿瘤组织内,第3周多分布于肿瘤间质内。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SC回输入肿瘤组织第3周后α-SMA、波形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表明MSC在肿瘤组织中已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结论 MSC进入肿瘤组织后开始均匀分布于肿瘤组织内,之后分布于肿瘤间质内,并且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在肿瘤局部微环境的诱导下可以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