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方法。就是运用四诊将病人在病因作用下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综合起来,运用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等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归纳,确定病性,并进一步按病因辨证找出病因,用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方法确定病位,作出诊断的过程。“辨证”的“证”是证候的简称,是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机体内部脏腑、经络、组织、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整体的反应特征,是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性、病位、邪正斗争强弱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  相似文献   

2.
王灿晖教授论“证”的性质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王灿晖教授对“证”的认识。王教授认为证是概括病变某一阶段的内在病理本质和外部客观表现的综合概念,证候的内在本质是产生证候各种临床表现的基本原因,证候的外部表现是分析其内在本质的客观依据。证候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病邪和正气两方面因素,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入侵部位,正气的盛衰、体质的差异等对证候的表现、性质、轻重以及发展演变等具有直接的影响。每一证既有特定的病变重心,又可对全身各脏腑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3.
络病辨证八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络病辨证是在认识中医学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络病的相关证候存在,并将收集到的络病症状、体征及有关络病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判断络病所在的部位、病因、病机、病变趋势,从而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络病辨证是中医  相似文献   

4.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10,(10):40-41
前面介绍的八纲辨证,是针对所有证候的共性,抽象出的四对纲领性证候,虽然包括了疾病现阶段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证候的类别(阴阳两大类),但并不具体,属于纲领证;而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推求,虽然可以判断证候的具体性质,  相似文献   

5.
<正>前面介绍的八纲辨证,是针对所有证候的共性,抽象出的四对纲领性证候,虽然包括了疾病现阶段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证候的类别(阴阳两大类),但并不具体,属于纲领证;而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通过对疾病的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的实质是要分析辨识疾病的病理变化性质及其发生的部位,也就是辨识疾病的病性与病位,而辨病性又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面。八纲之"证候真假"——"寒热真假"和"虚实真假"常发生于病情危重和复杂时期,且有证候真假疑似的情况,其内在病理变化性质的辨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准确地把握"证候真假"的内在病性本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36例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情况,其中痊愈31例,好转3例,无效2例。作者认为胰腺炎从脏腑位置、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都可归属少阳阳明兼病。根据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证候,结合脏腑、八纲、气血辨证,主要可归纳为气滞血瘀证、阳明腑实证、少阳腑证、瘀湿相搏证及火邪伤络血热妄行证等证型。除火邪伤络血热妄行证急需手术外,其余各证都可应用大柴胡汤为主辨证施治的非手术疗法。大柴胡汤兼有小柴胡汤与大承气汤之意,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少阳阳明兼病的病理,故以该方为主辨证施治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体系的基本模式,其优势和特色是灵活、多变,缺陷是难以规范统一.基于审证求机提出病机证素概念,它是某种疾病范围内某一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该病证的病机特征.病机证素源自病理因素,因其数量有限,内容相对清晰,故建立其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是完全可行的.研制病机证素诊断量表是规范化辨证诊断的前提.以出血性中风为例,探讨病机证素诊断量表研制的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证候辨证诊断方法.结果体现了辨证灵活性与证候规范化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中医临床证候繁杂多变的局面,为构建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统一的中医辨证模式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9.
袁国强  魏聪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22-926
<正>脉络学说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对提高现代血管病变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系统整理中医历代文献,探寻血脉与脉络学说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是系统建立脉络学说的必要前提。《内经》将血脉(络)理论应用于生理、病理、辨证与治  相似文献   

10.
阳虚络阻证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阳气不足、络脉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临床表现既有阳气不足的“正虚”证候、又有瘀血阻络的“邪实”证候,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是其基本治法,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参芪通络汤是其常用的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