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含糖输液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关关系。方法: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逐步回归程序对我院1995-1998年间生产的380余批次的含糖输液的质量检验数据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5-羟甲基糠醛(5-HMF)的量与氯化钠含量、△pH及成品pH值显著相关;△pH与氯化钠含量5-HMF的量显著相关;成品pH值与灭菌前后葡萄糖含量、氯化钠含量及5-HMF的量显著相关;成品葡萄糖含量与初始葡萄糖和氯化钠浓度及成品的pH值显著相关。结论:生产中应注意影响含糖输液产品质量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1 目的10 %葡萄糖注射液与 0 .9%氯化钠注射液以 4∶1的比例配制成含Na 和Cl-各为 30mmol/L ,并且Na∶Cl为 1∶1的电解质 (渗透压为 1/ 5张 )溶液 ,用于治疗小儿高渗性脱水以及调节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临床使用时 ,采用按比例抽取混合的方法 ,由于手工操作 ,使现配液体药物含量不准确 ,pH值不确定 ,并且容易造成污染。因此 ,按照配比要求 ,研制糖钠(4 :1)注射液。2 方法采用大容量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制备含葡萄糖 8%、氯化钠 0 .18%的注射液。处方为葡萄糖 80 g ,氯化钠 1.8g,注射用水加至 10 0 0ml。制成葡萄糖含量为标示量的 97%~…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盐酸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春凤  黄桂红 《华夏医学》2006,19(4):728-729
目的:考察注射用赖氨匹林分别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穿琥宁、炎琥宁、利巴韦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各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15~25℃)配伍0~6h内吸收曲线、含量变化(%)、测定各配伍液的pH值并观察外观变化。结果:注射用赖氨匹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别与以上4种药物配伍,在0~6h内药物pH值、外观、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上述4种抗病毒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在5种液体中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10%GS)、5%葡萄糖注射液(5%GS)、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黄芪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值及TLC的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吸光度值、TLC无显著变化,pH值接近中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与10%GS、5%GS、0.9%NS、5%G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但应临用配制,并于2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室温6小时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钟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利巴韦林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头孢地嗪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地嗪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3种输液中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注射用奥拉西坦与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奥拉西坦配伍液在8 h内的主药含量、有关物质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pH值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和可见异物.结果:奥拉西坦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6 h...  相似文献   

9.
不同制备工艺胃痛胶囊溶出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胃痛胶囊填充药料的最佳配比。方法 :用转蓝法测定并比较填充药料配比不同的胃痛胶囊中小檗碱的溶出度。结果 :全浸膏胶囊、含 1 / 4生药粉胶囊的溶出分数 :溶解一半所需时间 (T50 )、溶解 63 .2 %所需时间 (Td)及m值与含 1 / 2生药粉胶囊 3个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全浸膏胶囊的T50 、Td 与 1 / 4生药粉胶囊 3个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但 2者之间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含1/ 4生药粉的浸膏粉为胃痛胶囊填充药料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室温([25±1)℃]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 C18,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8︰82)为流动相,测定配伍液中氟康唑与甲磺酸帕珠沙星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6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5±1)℃]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的方法,探讨红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及配伍.方法 在配伍后0,2,4,6,8,24 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红花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体内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同时考察配伍液的pH值、微粒.结果 室温条件下(25 ℃...  相似文献   

12.
潘力  廖厚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98-10,991,08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分别在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8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色泽、澄明度、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8h内是稳定的,可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2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治疗,膦甲酸钠注射液2.4g/250m l,2次/d,疗程28d。结果:肝功能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3.1%(15/65)、15.4%(10/65)、29.2%(19/65)明显低于对照组46.0%(29/63)、33.3%(21/63)、47.6%(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死率:治疗组29.2%(19/65),显著低于对照组52.3%(33/63)(P<0.01)。结论:在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同时,及时应用膦甲酸钠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TEA)对结肠部分切除患者胃粘膜内pH值(pHi)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结肠部分切除患者随机分入TEA组(T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胸段硬膜外间隙分别注入0.5%布比卡因8?ml或等量生理盐水。硬膜外注药前、注药后60、120、180、240?min胃张力计测定胃粘膜内二氧化碳分压(PiCO2),并计算pHi。同时,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结果:在180、240?min时,两组患者PiCO2和pHi差异显著(P<0.05),C组pHi最大下降幅度(0.16±0.04)较T组(0.07 ±0.05)显著(P<0.01)。C组10例、T组2例发生pHi<7.32(P<0.01)。两组各时间点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差异显著(P<0.05~0.01)。 pHi与血浆皮质醇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8, P<0.01)。结论:TEA能减轻腹腔手术创伤引起的pHi下降,改善内脏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5.
李瑛  岳茂兴  郑琦涵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44-2245
目的观察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开放静脉通道的第一瓶液体分别使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输液速度均为10m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分别为(0.26&#177;0.25)mmol/L、(1.7&#177;1.7)mmol/L、(1.5&#177;1.3)mmol/L和(0.7&#177;0.5)mmoL/L,对照组分别为(0.32&#177;0.40)mmol/L、(2.7&#177;3.1)mmol/L、(2.4&#177;2.8)mmol/L和(0.7&#177;0.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氯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钾、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保持血钾及血糖水平稳定,且血钠、血氯变化值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可为急危重患者提供能量而不引起血糖、血钾升高,是一种安全、合适的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阿魏酸钠与几种临床常用液体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和用药环境,将阿魏酸钠分别与5%、10%葡萄糖、0.9%氯化钠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配伍,定为第一组,同时配制初始浓度分别为0.2、0.4、1.2、2 mg/ml的0.9%氯化钠溶液,定为第二组,于不同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在温度为25℃,照度为800 Lux条件下,配伍后8小时内,第一组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第二组配伍液中,初始浓度为0.2 mg/ml和2mg/ml的样品溶液,8h测得含量分别为96.3%和99.2%.[结论]阿魏酸钠在临床使用时,与四种临床常用液体配伍后,8小时内稳定,同时在临床用药允许的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中国南海硇洲岛海洋微生物抗血栓菌株并研究其对血液凝固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溶栓实验筛选抗血栓菌株,然后研究筛选菌株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尾静脉血栓的形成、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及对凝血酶诱导的猪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体外溶栓实验筛选出了两株具有明显溶栓作用的菌株为腐生葡萄球菌(Mb19)与乙酰微小杆菌(Lmb14)。Mb19与Lmb14高剂量(1 mL)上清液能较好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栓的形成,与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b19与Lmb14高剂量组(1 mL)上清液能有效延长小鼠的出血与凝血时间,与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Mb19与Lmb14高剂量组(100 μL)上清液均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结论:海洋细菌腐生葡萄球菌(Mb19)与乙酰微小杆菌(Lmb14)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GLP-1 (7-36) NH2],每组各10只?分别在注射生理盐水?GLP-1 (7-36)NH2前及结束后5?10 min时测尾部血糖?胰岛素?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岛素mRNA表达强度?结果:注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血糖?血胰岛素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5?10 min时实验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 min时实验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 min时对照组与实验组血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mRNA表达强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GLP-1 (7-36) NH2能促进胰岛素基因转录,升高胰腺胰岛素mRNA水平,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迅速升高血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8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 只:对照组(C组),单次腹腔注射柠檬酸钠溶液10 mL/kg;模型组(M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65 mg/kg;干预组(T组),单次腹腔注射STZ 65mg/kg建立模型,且在造模后第1,3,7,10天分别单次腹腔注 射抗VEGF抗体10 mg/kg。C组和M组分别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钠溶液。注射STZ前1 d(基础值)、注 射STZ后第1,3,7,14天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注射STZ前1 d、注射STZ后第1,3,5,7,10,14天分别测定大鼠 体重及后足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腰段脊髓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 protein kinase B,p-Akt) 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蛋白表达。结果:注射STZ后,M组及T 组大鼠与C组大鼠各时间点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大鼠体重增加(P<0.01)。与C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M组 及T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P<0.01)。3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足底 皮肤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相 同时间点比较,M组(第3,5,7,10,14天)及T组(第5,7,10,14天)PWMT和PWTL降低(P<0.01)。与M组比较, T组大鼠第10和14天PWMT和PWTL升高(P<0.01或P<0.05)。与C组比较,M组和T组大鼠脊髓p-Akt和TRPV1表达升高 (P<0.01);与M组比较,T组大鼠p-Akt和TRPV1表达降低(P<0.01)。结论:VEGF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TRPV1的表达参与大鼠DPNP,抗VEGF治疗可能 成为DPNP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测定溶液的pH值、紫外光谱,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奥美拉唑钠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观察钾、镁、钙离子及pH值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常用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3种常用输液中于4h内可保持稳定。pH值对其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溶液pH值低于7.0时奥美拉唑极不稳定;pH值在7.0~8.0之间时,可出现颜色变化,但降解不明显;而溶液pH值在8.0~10.0之间奥美拉唑在4h内是稳定的。结论pH值对溶液中奥美拉唑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