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胚胎12.5 d(E12.5 d)大鼠第一腮弓上皮及外胚间充质细胞离散后肾被膜下移植的成牙能力.方法 切取E12.5 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酶消化离心后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抗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检测.结果 种植4周,植入细胞在肾被膜下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DSP在新生的牙本质组织中呈阳性表达.Masson三色法显示绿色矿化基质形成.结论 E12.5 d大鼠第一腮弓细胞部分保留了牙齿自然发育的遗传信号,在肾被膜下可以构建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骨形态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拮抗剂Gremlin1(GREM1)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s)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SCAPs,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GREM1在SCAPs的亚细胞定位;利用GREM1shRNA慢病毒转染,敲低GREM1;分别对GREM1敲低组和对照组SCAPs进行成骨诱导,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GREM1的敲低效果。取两组细胞,成骨诱导7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成骨/成牙本质诱导3周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并用Real time-PCR检测成骨诱导0周、1周、2周、3周后成骨/成牙相关基因骨钙素(OCN)、骨桥素(OPN)、骨涎蛋白(BSP)、牙本质基质蛋白 (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以及成骨/成牙关键转录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同源盒基因2(DLX2)的表达。取两组细胞,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Real time-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53、细胞周期调控因子1(Waf1)和干性相关基因krupple 样因子4(KLF4)、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的表达,以及BMPs相关基因(BMP2、BMP4、BMP5、BMP6、BMP7、BMP9)的表达。   结果   免疫荧光实验表明GREM1在胞核内表达量比胞浆中更高;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了GREM1敲低组的敲低效果。 GREM1敲低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茜素红染色浅于对照组;OCN、DMP1在1周、2周、3周时表达均有升高,OPN在2周时升高,BSP在3周时升高,DSPP在1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关键转录因子RUNX2、OSX、DLX2均在不同时段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显示 GREM1敲低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GREM1敲低组BMP2、BMP6、BMP7表达升高,SOX2、KLF4表达升高(P<0.05),P53、Waf1表达下降(P<0.05)。   结论   GREM1敲低后,能促进SCAPs成骨/成牙分化及干性,抑制SCAPs的增殖及衰老;GREM1对SCAPs的功能作用可能是通过在mRNA水平调控BMP2、BMP6、BMP7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基因转染对大鼠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 E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和纯化EMSCs,SHH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EMSCs(SHH-EMSCs),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转染前后EMSCs的干细胞标志蛋白巢蛋白、波形蛋白和Connexin-43,蛋白质印迹检测SHH蛋白表达。诱导分化实验分为4组:SHH-EMSCs诱导组、SHH-EMSCs正常培养组、EMSCs诱导组、EMSCs正常培养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诱导后轴突膜蛋白(GAP-43)、 β-3微管蛋白(TUBB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并将SHH-EMSCs悬液注入大鼠脊髓组织内,观察该细胞在脊髓内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经SHH基因转染后的EMSCs巢蛋白、波形蛋白和Connexin-43阳性率达90%;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SHH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HH-EMSCs诱导组培养7 d后,细胞呈现双极、多极和锥形的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SHH-EMSCs诱导组GAP-43、TUBB3、MBP和Smoothe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FAP在4组细胞中均为弱表达,无显著差异。SHH EMSCs在大鼠脊髓内存活情况良好且表达TUBB3。 结论: SHH基因转染的EMSCs具有更高的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效率,并可在脊髓内存活;EMSCs可望成为移植脊修复髓损伤的一种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介导非诺贝特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调控。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均予高脂饮食喂养:野生型对照组(WT+HFD+CTL)、野生型非诺贝特治疗组(WT+HFD+FF)、FGF21基因敲除对照组(FGF21 KO+HFD+CTL)、FGF21基因敲除非诺贝特治疗组(FGF21KO+HFD+FF)。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的FGF21及Adiponectin含量;HE与油红O染色分别用于检测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脂质堆积情况;TG和TC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血清TG及TC的变化;qRT-PCR检测PPARα、FGF21、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2、脂质氧化、分解、转运等代谢调节基因(Acaca、Acacb ABCG5、ABCG8、Cyp7a1)、PPARγ、脂联素的mRNA表达。结果:非诺贝特处理4周能显著上调小鼠肝脏PPARα和FGF21表达水平,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下调血清异常血脂水平,减轻肝脏脂质沉积状况(P <0.05)。非诺贝特引发的保护作用在FGF21基因缺失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敲除FGF21基因减弱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肝脏脂质堆积的改善作用。在分子机制方面,非诺贝特处理能显著上调脂质氧化、分解、转运等代谢调节基因(Acacb、ABCG5、Cyp7a1等)的表达,下调Srebp-2的表达(P <0.05),然而,FGF21基因缺失时,这些效应被显著抑制(P <0.05)。同时,FGF21基因敲除可显著抑制非诺贝特诱导的PPARγ和Adiponectin的mRNA表达上调及血清水平的Adiponectin含量升高现象(P <0.05)。结论:FGF21介导非诺贝特发挥抗脂肪肝病变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模型,初步研究CIA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及病变关节组织中BM Ps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牛Ⅱ型胶原诱导DBA/1J小鼠发生关节炎病理改变;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及关节组织BM Ps的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关节组织中BM 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CIA小鼠模型,检测发现BMP4 mRNA和BMP9 mRNA在发病的CIA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病变关节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5),荧光免疫技术显示BMP9蛋白在CIA小鼠病变关节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02)。结论在基因水平BMP4、9在CIA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及病变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蛋白水平BM P9在CIA小鼠病变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Prominin1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的表达。方法 孕鼠和出生后的Prom1cre/ERT2+/Gt(ROSA)26SorCAG-ZsGreen1+转基因小鼠,腹腔注射他莫昔芬,将视网膜组织冰冻切片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rominin1在转基因小鼠RPE中的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rominin1在野生型小鼠不同发育时期RPE中的表达。结果 对13.5d(E13.5)、15.5d(E15.5)和出生后1d(P1)小鼠的研究结果显示: Prominin1可能在胎鼠的部分RPE表达,出生后小鼠不表达。定量PCR显示: Prominin1在胎鼠RPE(E10.5、E13.5、E15.5和E17.5)表达明显高于出生后(P1和P14)(P<0.01);在胚胎时期,Prominin1在E13.5和E15.5的RPE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时期(P<0.05或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rominin1在E10.5、E13.5、E15.5和E17.5的RPE表达,而在P1不表达。结论 Prominin1在胎鼠视网膜色素上皮中表达,在E13.5和E15.5的胎鼠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携带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的减毒沙门菌对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巨噬细胞RAW264.7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为模版,采用PCR法扩增Lcn2基因,定向克隆到质粒pBudCE4.1-orim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质粒 pBudCE4.1-orim-Lcn2;将重组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用RT-qPCR法检测Lcn2的mRNA 相对表达量,并以空白载体为对照组;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沙门菌SL7207得到重组菌株 SL7207-pBudCE4.1-orim-Lcn2;重组菌感染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Lcn2的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Lcn2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以空载菌组为对照;7H10平板上通过菌落计数观察重组菌对感染 RAW264.7 细胞的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生存的影响,以空载菌组为对照。用重组菌灌胃小鼠,检测脾组织Lcn2和血清IFN-γ水平,以空载菌和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结果:PCR扩增出Lcn2基因;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菌感染 RAW264.7细胞Lcn2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P=0.000)。RT-qPCR 法检测重组菌、重组质粒Lcn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F=5.281;P=0.000,F=22570)。7H10平板上重组菌组BCG数量与空载菌组相比明显减少(P=0.000,F=11.41)。重组菌组与空载对照菌组相比小鼠脾组织 Lcn2表达升高(P=0.000,F=4.449),重组菌组与生理盐水组血清IFN-γ升高(P=0.004,F=15.27)。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Lcn2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重组菌感染RAW264.7细胞后Lcn2的表达增加,对感染RAW264.7的BCG存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重组菌灌胃后小鼠脾组织Lcn2表达增加,血清IFN-γ含量增加,小鼠免疫状态有利于结核病转归。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脂质运载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3084编码的酯酶LipR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  方法  从MTB H37Rv标准毒力株扩增LipR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诱导LipR蛋白表达并纯化,Western blot鉴定;进行LipR酯酶活性检测,分析影响LipR酶活性的因素;将重组质粒于小鼠胫前肌肉注射0.1 mL(含质粒DNA 100 μg)3次(第1,8,15天),末次注射后7 d,处死小鼠,取肺、脾脏进行细胞因子检测。  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发现LipR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103;在标准水解活性实验条件(40 ℃,pH7.5)下,其最适水解底物为4-硝基苯基乙酸酯(pNPA,C2);以4-硝基苯基丁酸酯(pNPB,C4)作为底物,测得LipR水解活性的最适pH值为8.5,最适反应温度为40 ℃,说明LipR是一种相对耐碱耐热的酯酶;而在不同的除垢剂或金属离子存在的环境下,LipR水解pNPB的活性受到一定程度地抑制。重组质粒注射小鼠后,发现LipR能抑制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2的分泌,但IL-10分泌量增加。  结论  酯酶LipR可能参与帮助MTB协同抵抗宿主内苛刻的环境,并充当免疫调节剂,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9.
王冰  林山  王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162-1165
目的:通过构建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研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转化生长因子-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1,TGF一a1)、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并鉴定pEGFP-N2-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转染SK-Hep-1后,通过G418(600ìg/ml)筛选出抗性克隆,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PC3 mR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GPC3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研究GPC3对生长因子FGF2、IGF2、TGF-61、BMP4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重组质粒测序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真核细胞胞膜区发出强绿色荧光,RT-PCR及Western印迹法表明GPC3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GPC3抑制了FGF2对SK-Hep-1细胞的增殖效应,而不抑制IGF2、TGF一61、BMP4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编码的氯基酸序列与人GPC3完全一致;构建完成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2一GPC3;GPC3基因在SK-Hep-1中成功表达;GPC3在FGF2信号通路中可能发挥负性调控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7重组腺病毒(Ad-BMP7)转染兔软骨细胞后BMP7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3周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将Ad-BMP7转入,RT-PCR检测BMP7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能有效表达BMP7基因。结论:携带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的关节软骨细胞,可以产生BMP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N6-腺苷酸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 m6A)结合蛋白YTH结构域蛋白2(YT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YTHDC2)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调控。  方法  通过小干扰RNA(siRNA)体外对hBMSCs进行YTHDC2基因表达的敲降,并进行成骨及成脂诱导分化,以研究YTHDC2敲降后hBMSCs分化表型的改变。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活性和钙结节形成,尼罗红染色检测脂滴形成。利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成骨和成脂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RNA测序(RNA-seq)分析YTHDC2敲降后的转录组变化,探索YTHDC2调控hBMSCs分化的潜在机制。  结果  敲降YTHDC2促进hBMSCs成骨分化中的ALP活性及钙结节形成,并显著上调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同时降低了hBMSCs在成脂分化中的脂滴形成能力,并显著下调成脂相关基因表达。RNA-seq的基因富集分析显示YTHDC2与核糖体功能及mRNA翻译有关信号通路显著相关。  结论  敲降YTHDC2可促进hBMSCs成骨分化,抑制成脂分化。敲降YTHDC2可能造成核糖体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键干细胞特性基因在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筛选出关键模块和基因;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关键基因上调组高表达的信号通路;pRRophetic预测卵巢癌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中CD44及CD117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qRT)-PCR证实关键基因在卵巢癌干细胞中的表达;GeneMANIA分析鉴定出核心基因。  结果  WGCNA结果显示在转录水平上筛选出15个关键基因,其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参与细胞周期、DNA修复、E2靶点和G2M检查点通路,且与化疗药物敏感性有显著的关联性。CD44+CD117+细胞在SKOV3细胞和卵巢癌干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1.20±0.34)%、(37.1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证实WGCNA结果中7个关键基因(BUB1、CDC20、CCNB2、DLGAP5、KIF4A、NEK2、NUSAP1)在卵巢癌干细胞中高表达,并且BUB1可能起着核心的作用。  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筛选出7个干细胞特性关键基因,尤其是BUB1,可能成为潜在的卵巢癌基因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天麻素(Gastrodin,Gas)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海马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作用。  方法  建立Meth(10 mg/kg,ip,14 d)依赖大鼠CPP模型,采用低中高剂量的天麻素(10、30、100 mg/kg)干预14 d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方法检测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在海马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天麻素干预后TLR4、MyD88、NF-κB p65、TRAF6的蛋白和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 0.001、P < 0.01或P < 0.05)、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 0.01或P < 0.05) 、IκB-α的蛋白和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 < 0.01或P < 0.05),天麻素干预后p-IκB-α的蛋白表达降低(P < 0.01)。  结论  天麻素干预对甲基苯丙胺依赖CPP大鼠海马的神经炎症具有保护作用,且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在定量Bio-Oss骨粉中最佳的成骨比例。  方法  收集牙髓组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DPSC表面标志物,诱导成骨及成脂鉴定DPSC多向分化潜能;GFP慢病毒转染DPSC,嘌呤霉素筛选GFP-DPSC;设置1×105、2×105、4×105、8×1054组细胞数接种于0.05 g骨粉并成骨培养,对照组不加骨粉,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培养第7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骨粉内的形态变化。  结果  原代分离培养成功的DPSC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相关表面标记物高表达,可向成脂和成骨分化;GFP成功转染DPSC,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扫描电镜发现DPSC在骨粉表面爬行,部分细胞伸出伪足,4×105和8×105 2组细胞较为密集。  结论  4×105~8×105个DPSC与0.05 g Bio-Oss骨粉复合培养成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成骨周期,细胞若接种过多,成骨效果反而抑制,造成干细胞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LL-37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跨膜屏障功能破坏的具体作用,构建适于体外研究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的细胞实验模型。  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L-37处理人尿路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通过跨上皮电阻测量仪测量跨上皮细胞电阻,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钙离子浓度,RT-qPCR和WB检测葡萄糖胺聚糖(GAGs)关键成分硫酸乙酰肝素的表达水平。  结果  体外细胞跨上皮电阻测量显示,100和200 μg/mL LL-37可显著抑制细胞的跨上皮电阻,破坏SV-HUC-1细胞的跨膜屏障功能。CCK-8和PI染色流式细胞检测显示,100 μg/mL 以上的LL-37可显著降低SV-HUC-1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SV-HUC-1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P < 0.05),提示细胞增值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SV-HUC-1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显示,LL-37处理后的尿路上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 < 0.05),且增高量与LL-37浓度相关。RT-qPCR和WB检测证实经LL-37处理后SV-HUC-1细胞的GAGs关键成分硫酸乙酰肝素表达显著上调(P < 0.05)。  结论  抗菌肽LL-37可抑制SV-HUC-1细胞内GAGs关键成分硫酸乙酰肝素的表达,并破坏SV-HUC-1的细胞增殖和跨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过表达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后的形态学改变,并研究其部分牙向及骨向分化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MSC,通过腺病毒介导的方式将DSPP基因转染小鼠BM-MSC,通过标记基因GFP检测转染效率,观察转染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DSPP的BM-MSC有无成牙和成骨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成功获得小鼠BM-MSC,经腺病毒介导的DSPP基因转染BM-MSC的转染效率可达42.7%,转染后的细胞出现分化,似成牙本质样细胞。转染后细胞表达DSPP、DMP1、Msx1/2、Pax9、Lhx6/7、Sox9、Cbfα1、Osx、Col等多种牙向和骨向发育分化基因。结论过表达DSPP的BM-MSC出现细胞分化,并可表达多种牙向及骨向发育分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下调表达葡萄球菌核酸酶和tudor结构域1(staphylococcal nuclease and tudor domain containing 1, SND1) 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SND1在年轻及衰老2BS细胞(博来霉素诱导2BS细胞老化)和老年组织(人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SND1在年轻2BS细胞中的定位;CCK8和EDU分析检测2BS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分析评价2BS集落形成能力;表达芯片和RT-qPCR分析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表达改变;β半乳糖苷酶染色用于显示衰老的2BS细胞。  结果  SND1在衰老2BS细胞中的表达较年轻2BS细胞显著下调,且在人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较非病变结肠组织明显下调。在年轻的2BS中,敲低SND1抑制2BS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出现增强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P<0.05)。表达芯片检测结果和RT-qPCR分析表明敲低SND1上调了SASP成分(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下调的SND1通过上调SASP表达来调控人二倍体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脱出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特征及非手术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半定量测定初步筛选腰椎间盘脱出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患者在非手术治疗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趋势,通过富集分析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特征,通过网络分析找出基因异常表达的关键基因,采用qRT-PCR定量检测验证这些基因在患者和健康对照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非手术治疗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结果  在腰椎间盘脱出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发现1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1个基因表达上调,22个基因表达下调;富集分析显示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免疫以及炎症反应相关;网络分析显示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基质金属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 MMP9)、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抗菌肽(catheli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 CAMP)、resistin基因(RETN)和Toll样受体5(toll-like receptor 5, TLR5)是蛋白互作网络中的关键基因,这些关键基因均被富集到了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条目。非手术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在这153个差异表达基因中,TLR5、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N)和溶质载体家族8成员A1(solute carrier family 8 member A1, SLC8A1)在治疗后表达下调。qRT-PCR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中TLR4、MMP9、MPO、CAMP、RETN、TLR5、IL1RN和SLC8A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LR5、IL1RN和SLC8A1表达水平降低(P<0.05)。  结论  腰椎间盘脱出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特征主要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失调,其中TLR4、MMP9、MPO、CAMP、RETN和TLR5这些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在腰椎间盘脱出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失调中起关键作用,非手术治疗疗效的获得可能与患者外周血中过度表达的TLR5、IL1RN和SLC8A1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深度挖掘Oncomine数据库中PDE4D在卵巢癌的研究数据,分析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细胞实验研究血根碱对卵巢癌细胞中PDE4D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PharmMapper数据库查询与血根碱药效基团匹配的作用靶点,收集Oncomine数据库PDE4D在卵巢癌中的研究数据,进一步分析P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