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的理论、方法、技能的学科,既涉及中医的基本理论、又联系临床各科,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这一鲜明的特点,构成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临床实践,二者缺一不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基础理论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既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涉及基本诊断技能、基本临床辨证思维的训练,但目前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以及医患矛盾的加剧,医学院校均面临着临床学科见习、实习教学中示教难的问题,且由于《中医诊断学》为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给学生学习和掌握诊断技能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改革了《中医诊断学》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临床见习改为实训教学,在模拟诊室、模拟病房进行临床模拟诊断训练,然后再进行临床实践操作,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缓解了临床实践教学所面临的矛盾。现将一些做法和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症候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课程,是中医专业基础理论与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因此,学生中医诊断学学习得好坏,不仅关系到其能否顺利通过本课程的考试,而且关系到其后期临床各学科的学习.笔者认为在中医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4个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课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上承中医基础理论,下接临床各科,属桥梁课。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显而易见,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怎样解决中医诊断教学中实践技能的训练,是真正学好并掌握本学科的关键和难点。为此,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历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改进,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课堂讲授外,狠抓了与教学有关的各个实践环节(包括见习、电教、实验课、讨论课、病案书写),对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计划、措施、目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辨证、推理、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中医诊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基本功仅凭课堂的口授讲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训练。但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多、医院见习基地不足、中医诊断实训教材匮乏等原因,制约着技能培训等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进一步影响着学生的临床适应性及临证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教与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学好这门学科,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利用中医实验教学中心的舌诊软件、模拟脉象手、脉象仪、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等实验设备进行一系列诊法及辨证技能的训练,同时,更应借助临床见习基地,强化中医临床诊断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临床工作环境和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中体会中医诊疗过程,把课堂上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实践得到印证,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中医辨证思维能力,掌握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各种方法,解决理论与临床脱节问题,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临床各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实践是联系临床各科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为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结合本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临床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探索,并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使中医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合理、完善,充分发挥中医诊断学课程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中医诊断技能。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对于检验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针对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课程,建设了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团队,改革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为核心的培养理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因此,本文通过总结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的教学效果,阐释了开展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必要性,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诊断学作为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诊断疾病、辨别证候及人体生命规律的科学。它是联结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中医诊断学的研究范围决定了其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 ,故应用示教室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直观的示范教学 ,变单纯的“纸上谈兵”为生动直观的“实战演习” ,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大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是提高中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 突出中医特色 ,继承诊法精华纵观中医诊断学发展史 ,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继承性很强。在祖国医学的宝库中 ,中医基本理论、四诊法、各种辨证方法是中医学的精华 ,然而中…  相似文献   

10.
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上承中医基础理论,下接临床各科,属桥梁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显而易见,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学生能否掌握中医诊断学中的实践技能,是能否学好并掌握本学科的关键和难点。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课程,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体应用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也是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及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招生数量的增加,教学资源的不足的矛盾逐渐显露。同时由于临床技能教学与卫生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影响和冲击了临床技能教学。学生缺少临床技能实践机会一直是临床技能教学的最薄弱环节。然而,  相似文献   

12.
中等卫生学校内科教学包括诊断学和内科学2部分。诊断学是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的课程。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是学习各门临床课的基础。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整体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的一门学科,与临床各科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诊察、分析、判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对学生临床各科的学习,乃至毕业后的临床动手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如何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值得大家认真探讨。笔者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现状,提出必须调整教学计划,改革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早期临床实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模拟临床教学、搞好临床见习教学、精心组织病例分析讨论等,以增加学生技能操作训练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医诊疗水平。一、《中医诊断学》教学的现状随着高等中医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生均教学资源相对减少,特别是临床基地不足,典型病例较少,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而作为重要的动手能力训练课程的《中医诊断学》,其教学中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教材中有关技能培养的内容少而抽象,且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具、器材和设备的模拟性也较差,直接影响学生诊断技能基本功训练;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效果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有很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刚进校的新生由于初次接触中医,所以对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另外,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听课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浅显化,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较好地提高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学是中医专业中的西医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了解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其它有关医学课程打下基础。中医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时数较少,在较短的时间里要使学生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注重3个贯通,即医学与哲学的贯通、中医与西医知识点的贯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贯通。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从而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主干课程,更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同时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对学生临床各科的学习,以至于今后的临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新型教学手段,根据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多媒体教学,配合和利用临床见习和实习,增加技能训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中医学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是中医学的基石.但目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却面临许多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有必要进行教学思想的改变,具体内容包括:①以"整体观念"思想,主导教学全过程;②临床医案与基础理论相结合;③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医理论相结合;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来学习中医基础知识.通过教学思想的改变,能够推动整个<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是中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各科和从事临床能力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为此,谈谈个人在中诊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以下简称《中诊》)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研究诊断与证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 ,为病证提供防治依据的学科。它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 ,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范围广 ,内容又多 ,因此 ,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医学专科学校来说 ,面临着内容多 ,时间紧的严重困难。为了使学生较轻松且较好地学好《中医诊断学》 ,为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谈几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体会。1 教学内容的改革1.1 联系基础 ,突出特色 我校使用的是《中诊》五版教材 ,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