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人单核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实验组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细胞;吡格列酮组在PAAF作用前加入终浓度为20μmol/L的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进行干预;GW9662组:在吡格列酮干预前30 min,先行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最后加入PAAF。分组处理6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AAF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吡格列酮组比较,GW9662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各组PPARγ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GW9662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减少PPAF刺激所致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激动剂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THP-1人单核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实验组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细胞;吡格列酮组在PAAF作用前加入终浓度为20μmol/L的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进行干预;GW9662组:在吡格列酮干预前30 min,先行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最后加入PAAF.分组处理6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AAF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吡格列酮组和GW9662组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PARγ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PARγ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吡格列酮组比较,GW9662组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PARγ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各组PPARγ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GW9662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减少PPAF刺激所致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佛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泡沫化,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根据小檗碱干预与否及干预浓度将泡沫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小檗碱(5~20 μmol/L)干预组.细胞经分组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AcLDL聚集量;酶法检测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闪烁计数法检测各组胆固醇流出率,同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预处理对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以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RT-PCR检测肝X受体α(LX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内AcLDL聚集量及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而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GW9662预处理后,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LXRα和ABCA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小檗碱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的流出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途径,增加LXRα和ABCA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与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10.0 μmol/L普伐他汀及10.0 μmol/L罗格列酮单独或联合作用24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分别采用RT-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ABCA1的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普伐他汀增强PPARγ mRNA表达,但抑制LXRα mRNA表达(P<0.05),对ABCA1的表达不产生明显效应(P>0.05); 罗格列酮单独或与普伐他汀联合作用均可引起ABCA1表达明显增加,同时PPARγ及LXRα mRNA 表达亦上调(P<0.05).结论 普伐他汀与罗格列酮联合应用能增强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溶媒组、缺氧复氧组、0.1μmol/L吡格列酮组、1.0μmol/L吡格列酮组、2.0μmol/L吡格列酮组、2.0μmol/L吡格列酮+GW9662组(GW9662组),药物预处理24h后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利用膜联蛋白-v与溴化丙啶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利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亚单位的表达。结果0.1、1.0、2.0μmol/L吡格列酮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与缺氧复氧组及GW9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1.0、2.0μmol/L吡格列酮组心肌细胞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亚单位Kir6.1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缺氧复氧组及GW9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sarcKATP)亚单位Kir6.2mRNA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此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及上调mitoKATP通道亚单位表达有关,sarcKATP未参与这种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巨噬细胞ABCA1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HP-1细胞体外培养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50nmol/L、100nmol/L、500nmol/L和1μmol/L)干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ABCA1和LXR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别应用LXRα抑制剂GSK2033、PPARγ抑制剂GW9662、非选择性MT1/MT2受体拮抗剂Luzindole、选择性MT2受体拮抗剂K185进一步验证褪黑素调控ABCA1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 褪黑素显著上调THP-1来源巨噬细胞ABCA1和LXR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GW9662均可显著抑制褪黑素上调的ABCA1和LXRα蛋白表达水平(P=0.000),GSK2033可显著抑制褪黑素上调的ABCA1蛋白表达(P=0.000),但对LXRα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而Luzindole和K185均未明显抑制褪黑素上调的ABCA1蛋白表达。结论 褪黑素显著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PPARγ-LXRα通路参与了褪黑素对ABCA1表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人单核细胞,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PAAF收集自重症胰腺炎患者.将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THP-1分为4组:对照组(C组)、实验组(A组)、吡格列酮组(P组)、GW9662(G组).A组用PAAF刺激细胞;P组加入终浓度为20 μmol/L吡格列酮,2h后再用PAAF刺激细胞;G组先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30 min后加入吡格列酮,2h后再用PAAF刺激细胞.12 h后收集4组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TNF-α、IL-6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p38MAPK的活化程度和Iκ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AAF刺激后,A组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增加,NF-κB、p38MAPK活化,IκB蛋白水平降低,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组经吡格列酮干预后,TNF-α、IL-6的mRNA表达降低,NF-κB、p38MAPK活性下调,IκB蛋白表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应用GW9662后可拮抗吡格列酮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TNF-α、IL-6的mRNA表达增加,NF-κB、p38MAPK活化,IκB蛋白水平降低,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MAPK炎症信号通路活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控制炎症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对致病性炎症因子破坏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保护作用是否呈PPARγ依赖性.方法 用致病性炎症因子IL-1β和IFN-γ处理NIT-1胰岛β细胞株,建立β细胞的炎症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对炎症所致β细胞损伤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用Annexin V-FITC/PI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胰岛索分泌能力.同时用PPARγ的特异性抑制剂GW9662和PPARγ-SiRNA阻断PPARγ,观察对各组细胞的影响.结果 1)10 μmol/L的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显著性减少致病性炎症因子引起的β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3.99%和16.67%vs 51.33%,P<0.01);1 μmol/L和20 μmol/L的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亦可减少β细胞凋亡,其中以10uM干预浓度保护作用最明显;2)IL-1β/IFN-γ组细胞的胰岛素浓度由正常对照组的8.5±0.6ng/ml下降至3.6±0.5ng/ml;而10 μmol/L的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处理组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有所恢复,可达6.8±0.7ng/ml、5.9±0.9ng/ml(与炎症因子组相比,P<0.01).3)使用GW9662和PPARγ-SiRNA特异性阻断PPARγ后,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几乎100%消失.与IL-1β/IFN-γ组的β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水平相似.结论 格列酮类药物可以通过PPARγ依赖性机制保护致病性炎症因子对β细胞的损伤,减少β细胞凋亡,恢复胰岛素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路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成骨细胞
分化的影响,并通过调节PPARγ信号通路开闭影响这一分化过程。方法以大鼠BMSCs作对象,以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
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包括实验组:模拟微重力组、模拟微重力+10 μmol/L吡格列酮组、模拟微重力+10 μmol/L GW9662组、模
拟微重力+10 μmol/L吡格列酮+10 μmol/L GW9662组;对照组:正常重力组。体外成骨诱导14 d后,利用茜素红进行成骨结节
染色、油红-O进行脂肪细胞染色,并计算成脂率;测定各组细胞ALP活性;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PPARγmRNA表达水
平。结果吡格列酮明显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GW9662通过抑制PPARγ的激活而增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
论推测PPARγ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通过抑制这条通路的激
活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失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佛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泡沫化,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根据小檗碱干预与否及干预浓度将泡沫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小檗碱(5~20 μmol/L)干预组。细胞经分组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AcLDL聚集量;酶法检测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闪烁计数法检测各组胆固醇流出率,同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预处理对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以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RT-PCR检测肝X受体α(LX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内AcLDL聚集量及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而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GW9662预处理后,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LXRα和ABCA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小檗碱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的流出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途径,增加LXRα和ABCA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晓霞  王智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1):1693-1696,1701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对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ICAM-1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曲格列酮和/
或GW9662(PPARγ拮抗剂)对HeLa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48和72 h)使用MTT法对HeLa细胞活性进行测定。
在干预48 h后,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HeLa细胞ICAM-1、MMP-9 和PPARγ mRNA和蛋白进行测定。并使用EMSA对
HeLa细胞PPARγ DNA结合能力(核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GW9662组、曲格列酮+GW9662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各时
间点细胞活性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曲格列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
学意义(P均<0.05)。干预48 h 后,曲格列酮组ICAM-1 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但
GW9662组和曲格列酮+GW9662组ICAM-1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
0.05)。曲格列酮干预后HeLa细胞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和PPARγ核转位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本实验表明曲格列酮可以通过促进PPARγ表达和PPARγ的核转录水平下调HeLa细胞ICAM-1和MMP-9的合
成,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TNF-α调控ABC A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PCK,NF-κB的抑制剂)组、TPCK TNF-α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 estern b lot检测各组不同的时间点(0、6、12、24和48 h)ABCA1 mRNA和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TPCK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TNF-α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TPCK TNF-α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降低,但同TNF-α组比较,其下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TNF-α可以通过活化NF-κB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和GW9662对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与Visfatin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ROS和GW9662于各时段处理3T3-L1脂肪细胞,用RT-PCR技术检测VisfatinmRNA的表达。结果1、10、100μmol/L ROS抑制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表达。1、5、25μmol/L GW9662抑制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表达。5μmol/L GW9662不能拮抗10μmol/L ROS对Visfatin mRNA的抑制作用。结论ROS可能是通过非PPARγ途径影响Visfa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07-1109
目的:探讨PPARγ是否能上调大鼠心肌细胞中miR-148b表达,以及PPARγ上调miR-148b表达是否依赖于转录水平。方法:利用吡格列酮刺激大鼠H9C2心肌细胞PPARγ激动,应用GW9662特异性拮抗大鼠心肌细胞PPARγ激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miR-148b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48b启动子区域的PPARγ结合位点;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验证PPARγ是否与miR-148b启动子结合。结果:吡格列酮剂量依赖性上调miR-148b表达(P<0.01);吡格列酮上调miRs-148b表达后,给予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上调的miR-148b表达降至对照水平(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48b启动子区域存在PPARγ的两个结合位点;应用ChIP实验验证转录因子PPARγ不能与miR-148b启动子区域的两个预测结合位点结合。结论:PPARγ上调大鼠心肌细胞中miR-148b表达,但调控不依赖于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脂素(visfatin)诱导人类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作用。方法:给予不同浓度的visfatin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并加入低密度脂蛋白(LDL)孵育24 h后,运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变化,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浓度的visfatin刺激负荷LDL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细胞质内的脂滴明显增多。visfatin呈浓度依赖性的下调负荷LDL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visfatin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PPARγ表达水平的下调,这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受体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缺氧/复氧后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经DMSO溶媒、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单独或联合PPARγ受体抑制剂GW9662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Ch...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GZ组)及吡格列酮+GW9662预处理组(PGZ+GW9662组),每组10只.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取胰腺组织检测核因子-κB (NF-κB)、Bcl-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其余3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升高,SOD、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F=21.72~356.76,q=4.37~10.13,P<0.05);与IR组相比,PGZ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降低,SOD、Bcl-2表达明显升高(q=3.45~8.72,P<0.05);而PGZ+GW9662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6~1.13,P>0.05);与PGZ组相比,PGZ+GW9662 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表达明显增加,SOD、Bcl-2表达明显降低(q=3.77~8.98,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上调SOD的活性、Bcl-2表达及下调NF-κB表达,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和GW9662对3T3-L1脂肪细胞内脏脂肪素(visfatin)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GW9662能否拮抗罗格列酮对visfatin的作用,以探讨PPARγ与visfatin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和GW9662干预,在不同的时间段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技术检测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以确定二者单独作用时的最佳剂量及时间。再将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剂;罗格列酮组:单独加入罗格列酮;GW9662组:单独加入GW9662;罗格列酮+GW9662组:同时加入罗格列酮和GW9662共同作用;以上各组药物均使用最佳剂量,作用最佳时间后观察visfatin 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或GW9662单独干预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当罗格列酮浓度达10μmol/L或以上、GW9662浓度达5μmol/L或以上时,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罗格列酮+GW9662共同干预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v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压力及曲格列酮干预对THP-1源泡沫细胞ABCA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THP-1源泡沫细胞分为9组:对照组、120组、140组、160组、180组、120T组、140T组、160T组和180T组.对照组、120组、140组、160组和180组分别在0-180mmHg压力下培养48h;其余4组则先给予曲格列酮干预后,再分别在相应压力下继续培养48 h,终止实验.结果 120组、140组、160组和180组ABCA1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20T组、140T组、160T组和180T组与相应组比较,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120T组和140T组mKNA表达与对照组相当(P>0.05),ABCA 1蛋白表达与mRNA类似.结论 高压力下调了THP-1源泡沫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曲格列酮能阻断或减弱这种作用,提示高压力减少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与PPAR 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酸吲哚酚(IS)是否调节巨噬泡沫细胞脂滴的蓄积,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ATP结合转运子A1(ABCA1)和ATP结合转运子G1(ABCG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佛波酯(PMA)诱导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随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进一步转变为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IS以及ox-LDL共同作用24 h,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含量,RT-PCR法检测ABCA1和ABCG1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CA1和ABCG1蛋白表达。结果 IS干预可明显促进细胞内脂滴蓄积,下调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ABCA1和ABC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IS可通过下调ABCA1和ABCG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脂滴蓄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