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及含量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PUFA能够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上调参与肝脏脂肪酸氧化的基因转录,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下调参与肝脏脂肪合成的基因表达。PPARα与SREBP-1c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UFA对PPARα、SREBP-1c及其他参与脂质代谢的核转录因子如肝脏X受体、肝脏核因子-4等的调控加以综述,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ob/ob肥胖小鼠脂肪肝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 18周龄雄性ob/ob及其同窝对照小鼠各4只,禁食16h后处死.检测小鼠体质量、肝脏湿质量/体质量、肝脏三酰甘油(TG)水平;用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形态结构和脂质沉积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Ob/ob小鼠体质量、肝脏湿质量/体质量和肝脏组织TG水平均高于对照小鼠(P<0.05),H-E和油红O染色显示ob/ob小鼠发生肝脏脂质沉积;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脂肪酸合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极长链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等mRNA表达水平在ob/ob小鼠肝脏均高于对照小鼠(P<0.05),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软脂酸辅酶A氧化酶1(ACOX1)、载脂蛋白B(ApoB)和微粒体TG转移蛋白(MTP) mRNA在两组小鼠肝脏中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b/ob小鼠肝脏的脂肪酸摄取和从头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脂肪酸氧化及脂质向肝外转运的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时皎皎  糜漫天  韦娜  王斌  易龙  张乾勇 《重庆医学》2012,41(13):1252-1254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比对大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S及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喂养6种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的饲料,即饱和脂肪酸组(SFA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UFA组)、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PUFA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3PUFA组)、1∶1n-6/n-3组及对照组,持续喂养18周。在实验末提取大鼠肝脏组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FAS及PPARαmRNA表达。结果 SFA、MUFA对PPA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SFA能显著地升高FAS mRNA的表达,而MUFA能显著降低FAS mR-NA表达(P<0.05)。对于PUFA,它们调节血脂的效应更加全面,能够显著降低脂质合成中的关键酶FAS的表达同时升高PPARα的表达。结论 PUFA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脂代谢基因FAS和PPARα有关。  相似文献   

4.
核受体PPARγ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P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共有3种亚型(PPARα,PPARγ,PPARδ或β),是一类基因转录因子,其中PPARα有468个氨基酸残基,基因定位于22q12-13.1,主要在肝、心、肾组织表达,在肝脏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PARδ(β)有441个氨基酸残基,基因定位于6p21.1-21.2,广泛地在各种组织中表达,其表达水平高于PPARα和PPARγ,但目前对其功能不甚了解,个别研究发现与脂质代谢有关;PPARγ已被公认在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多种代谢(糖、脂肪、能量代谢等)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脂肪细胞分化及瘦素(Lp)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MSC。在诱导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TRA进行成脂肪分化诱导,光学显微镜下油红O染色观察BMSC分化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性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及相应蛋白表达;RT—PCR和ELISA法检测分化过程中细胞Lp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ATRA(0.1~1.0umol/L)作用后,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PPARγ、FABP4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现一致性下降;诱导后细胞Lp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显著减少。结论0.1~1.0umol/LATRA可抑制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及其Lp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ARγ和FABP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利拉鲁肽对高脂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脏脂肪酸β-氧化关键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和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yl Coenzyme A Oxidase1,ACOX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是否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治疗NAFLD.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20只)、模型(25只)以及利拉鲁肽治疗组(25只),模型成功建立后,利拉鲁肽治疗组给予利拉鲁肽60 μg/(kg.d)皮下注射治疗,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参照,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处死大鼠各半,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肝脏病理学可见,空白组细胞整齐光滑,细胞大小均一,没有任何脂肪浸润,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的肝脏脂肪沉积,治疗4周后,肝脏脂肪颗粒沉积明显减少,治疗8周后相较于4周组脂肪颗粒沉积进一步减少,但和空白组仍有有一定的差距;治疗组肝功能和血脂相较于模型组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好转,同时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进一步好转;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后,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ACOX1 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个蛋白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代谢、改善肝功能,这可能是通过其增加脂肪酸β-氧化关键酶PPARα和ACOX1的表达,进而促进肝脏蓄积的脂肪酸的排出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方格星虫多糖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方格星虫多糖的抗菌活性。方法以方格星虫体壁作为试验材料,经沸水抽提、乙醇沉淀和sevage法去蛋白后得到粗多糖,再经G-5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含不同浓度的方格星虫多糖(50,37.5,25,12。5mg/ml)培养基,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杆菌培养12、24、36、48h,观察并记录其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方格星虫多糖浓度(25—50rag/ml)对三种试验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抗菌活性越强。结论方格星虫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埃希菌、枯草杆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组重要的细胞内脂肪酸载体蛋白,分子量较小(15KD),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胞浆,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心肌、小肠、肝脏、脂肪组织、脑、表皮等组织细胞中。已发现的FABP包括心肌型(H-FABP)、小肠型(I-FABP)、肝脏型(L-FABP)、脂肪细胞型(A-FABP)、  相似文献   

9.
以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通过检测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内PPARα及Bax基因的表达及脂肪酸氧化代谢的水平,初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体内脂代谢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中小鼠体重下降,但肝湿重及肝指数却明显上升,肝脏内PPARα基因表达受抑制,脂质代谢能力减弱,且NAFLD小鼠中PPARα基因的表达随着脂肪肝的病变程度而变化;Bax基因在高脂饮食组中表达量上调,肝细胞凋亡水平上升。说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体内PPARα基因表达减少而Bax基因表达上调,肝脏脂肪病变加重,从而引起脂肪酸代谢水平的下降,增加脂质的异位沉积,增强了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研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对小鼠整体代谢及肝脏糖脂代谢平衡的影响。雄性ICR小鼠连续灌胃齐多夫定12周,每天记录小鼠的饮水量及摄食量。检测给药12周后不同禁食时间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RT-PCR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肉碱棕榈酸转移酶(Cpt1α)、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以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基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胰岛素信号Akt、P-Akt及Glut2、Mcad、Cpt1α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齐多夫定导致禁食后脂代谢能力显著下降,糖耐量受损,肝细胞体积增大,显著增加肝脏TG、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提高Glut2基因表达,下调脂肪酸氧化代谢基因Cpt1α、Mcad和糖异生相关基因水平,以及下调Cpt1α的蛋白表达。实验结果提示齐多夫定能够引起禁食后糖脂代谢紊乱,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饱和和不饱和长链脂肪酸通过G蛋白受体120(GPR120)对脂肪细胞炎症、内质网应激及胰岛素信号分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5例择期行胆结石胆囊手术的患者的大网膜脂肪组织,分离成熟脂肪细胞并进行培养.分别进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研究和长链饱和脂肪酸PA研究.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PR 120、FAB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质网应激蛋白p-eIF2α及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IRS-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DHA刺激下,GPR120和FABP4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同时,TNFα (P<0.01)和p-eIF2α (P<0.05)表达下调,IRS1 (P<0.05)表达上调.加入GPR120特异性抑制剂GW9508后,GPR120和FABP4的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1),TNFα(P<0.01)和p-eIF2α (P<0.01)表达较不加GW9508时上调,IRS1 (P<0.05)表达下调.(2)在PA刺激下,除TNFα (P<0.05)和p-eIF2α (P<0.01)表达上调、IRS1 (P<0.05)表达下调外,其余结果同(1).结论:GPR 120介导了脂肪酸诱导的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调控,并在饱和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长链脂肪酸的作用中起到平衡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ApoE-/-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AS模型。14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70只ApoE-/-小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高剂量冠心康组(生药浓度为3.456g/mL)、中剂量冠心康组(1.728g/mL)、低剂量冠心康组(0.864g/mL)和西药辛伐他汀组[3mg/(kg·d)]。每只小鼠灌胃0.5mL,每天1次。连续灌胃8周后取材,分离肝脏及主动脉。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和ABCA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肝脏PPARγ、LXRα和ABCA1mRNA的表达。结果:与C57BL/6J小鼠比较,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高、中剂量冠心康与辛伐他汀在不同程度上下调了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mRNA的表达(P〈0.05),而以高剂量冠心康的作用最为突出。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C57BL/6J小鼠比较,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各用药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而以冠心康高剂量组作用最为突出。结论:PPARγ-LXRα-ABCA1通路在ApoE-/-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复方冠心康能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的进展,可能与调控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PPARγ、LXRα、ABC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PPAR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4周的方法复制高脂血症模型。电针组小鼠接受单侧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电针,药物组小鼠每日接受40 mg/kg辛伐他汀灌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中PPARα、TNF-α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PPA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小鼠肝脏中PPARα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肝细胞内小颗粒脂滴减少,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减少,且肝细胞保存相对完整。结论 电针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而减少脂质沉积,治疗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4.
李玲  凡慧慧  曾方银 《广东医学》2016,(11):1712-1714
肿瘤细胞中的脂质代谢改变是肿瘤细胞重要特征。肿瘤细胞中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增加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提供了生物膜合成所需要的基质、信号脂质等,进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s)是一种核转录因子,能直接激活参与脂肪酸、三酰甘油、胆固醇合成及磷酸脂合成与摄取等30多个基因的表达。近年研究表明,SREBP1在前列腺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人脑胶质细胞瘤、结直肠癌等肿瘤中有异常表达[1-7],且靶向SREBP1的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治疗癌症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手段[8-9]。 SREBPs对肿瘤细胞产生的生物学影响主要通过介导脂质代谢途径来实现,在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SREBPs在肿瘤代谢与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并对SREBPs在肿瘤中的研究作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糖脂代谢的改善效果。方法将db/db 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 CLA实验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CLA混合物灌胃处理,测量小鼠体质量、饮食摄入量、饮水量、口服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学改变和脂肪酸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PPARα、PPARγ、 CD36、CHREBP和SREBP-1c 等基因表达水平。分别用共轭亚油酸和亚油酸处理HepG2 细胞,检测PPARα、ACC、P-ACC、 CD36等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上清中乙酰辅酶A的含量。结果共轭亚油酸能减少db/db小鼠饮食、饮水量,有效减轻小 鼠体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P<0.05)。共轭亚油酸能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肝脏病理学切片和 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能减少肝脏里脂滴累积,有效改善脂代谢。共轭亚油酸能上调肝脏组织PPARα表达(P< 0.05),下调CD36表达(P<0.001)。细胞实验显示共轭亚油酸能上调PPARα(P<0.001),上调P-ACC,同时下调CD36(P<0.01)表 达;ELISA结果显示CLA处理后细胞中乙酰辅酶A显著上调(P<0.01)。结论两种共轭亚油酸同分异构体混合物能够明显改 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对肥胖、糖尿病动物模型产生综合性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上调转录因子PPARα,下调脂质转运蛋白CD36,促进ACC磷酸化来调控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藿朴夏苓汤中主要成分之一厚朴酚改善OA+PA诱导HepG2细胞脂质积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筛选藿朴夏苓汤中各成分对CPT1α-luc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研究厚朴酚与PPARα的相互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HepG2细胞的PPARα蛋白表达。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模型组(OA+PA)、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2.5,10,40μmol/L)和非诺贝特组(10μmol/L)。1 mmol/L的OA+PA处理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积蓄细胞模型,2.5,10,40μmol/L厚朴酚处理24 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聚集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脂质合成、摄取和氧化分解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厚朴酚通过Cys276、Lys358、Thr279等氢键方式与PPARα的LBD进行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提高CPT1α-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厚朴酚通过促进PPARα核易位,提高PPARα和CPT1-α的mRNA表达水平。油红染色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HepG2细胞内红色脂滴聚集和TG水平明显增加,模型组细胞内主要脂质合成和转运基因(FAS、CD36、FABP1和FAT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脂质氧化代谢基因(PPARα、CPT1-α和ACO)则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细胞内红色脂滴聚集和细胞内TG水平,抑制脂质合成和转运基因FAS、CD36、FABP1和FATP2的基因表达,而提高脂质氧化代谢基因PPARα、CPT1-α和ACO的表达(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α敲减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失去了降低细胞内红色脂滴聚集和细胞内TG水平,以及失去对脂质合成、转运和氧化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成分厚朴酚通过激动PPARα信号,提高脂质氧化分解作用,并降低脂质合成、摄取,从而减少HepG2细胞模型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17.
肥胖是肿瘤发展的危险因素,与多种肿瘤的不良预后有关,脂代谢紊乱成为探索肥胖症和肿瘤疾病内在联系的关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系列水溶性小蛋白质,主要负责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和代谢,同时也可以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脂肪组织来源的脂肪酸结合蛋白主要包括FABP4和FABP5,它们被鉴定为多种恶性肿瘤的致癌基因。本文总结了FABP4和FABP5在肿瘤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FABP4和FABP5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机制,阐述了以FABP4和FABP5为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hu苓多糖抗小鼠HepA瘤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hu苓多糖对小鼠HepA瘤细胞P16、Rb基因及TNF-α表达影响。结果:Chu苓多糖作用后,小鼠HepA瘤细胞P16基因表达蛋白(P1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小鼠HepA瘤细胞Rb基因表达蛋白(P105-Rb蛋白)表达增强(P<0.05),小鼠HepA瘤细胞TNF-α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Chu苓多糖对小鼠HepA瘤细胞P16、Rb基因及TNF-α表达有激活作用。对抑癌基因P16、Rb基因及TNF-α表达的激活可能是Chu苓多糖抗肿瘤的普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2)编码区exon2第54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化同期平行病例一对照试验,冠心病组86例,正常对照组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76例样本FABP2基因Hae—Ⅱ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1)样本人群的FABP2基因编码区exon2第54位密码子存在Hae—Ⅱ酶切位点.可产生多态性片段:野生型FABP2Ala54/Ala54;杂合变异型FABP2Ala54/Thr54;纯合变异型Thr54/Thr54。(2)冠心病组变异型FABP2Ala54/Trhr54及Thr54/Thr54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7)。(3)与野生型基因携带者相比,冠心病组FABP2Ala54/Thr54及Thr54/Thr54基因携带者的OR值为2.16(95%CI,1.03—3.54)结论(1)所研究的样本人群存在FABP2基因多态性;(2)FABP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涉及冠心病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3)FABP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苑子总黄酮(TFS)对肾阳虚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脏甘油三酯(TG)合成途径的影响。方法 10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TF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并连续给予6周高脂饲料复制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 L/kg),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0.2 mg/kg),其余分别灌胃TFS 28.5、57、114 mg/kg,持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免法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和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FS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ACC活性和GPAT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1),ACO、CPT-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肝细胞膜SREBP-1c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肝细胞核PPARα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实验结果表明TFS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SREBP-1c表达,降低TG合成途径中限速酶FAS、ACC、GPAT的活性及水平;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提高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中ACO、CPT-1α的表达水平,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抑制肝脏中TG的合成,达到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