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及质量在线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并用于提取过程质量在线监控.方法:采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仪在线采集过程光谱数据,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提取过程轨迹,并采用主成分得分、Hotelling T2和DModX监控图实时监控提取过程质量.结果:应用建立的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能及时发现提取过程异常情况.结论:基于NIR光谱技术的过程轨迹在线质量监控方法为实现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丹红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填写评价筛选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发现336例住院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有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结论: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是安全的,但仍需加强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丹红提取液质量快速分析技术,用于测定丹红提取液中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5个成分的含量.在丹参和红花药材的提取过程中取样得到提取液样品44个,扫描紫外光谱,并用HPLC测定5个成分含量.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紫外光谱与5个成分含量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丹红提取液中5个成分的含量.该方法能快速分析丹红注射液生产过程中间体的质量,为丹红注射液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正  康立源  范骁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989-2992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海量制造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品质的大幅提升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因此在中药制药企业建立数据集成与管理系统变得非常重要,它将使得工厂生产数据的收集、保存、分析、展示和交流变得简单、高效。通过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打破数据孤岛,整合所有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并发现和沉淀生产知识,最终提高生产过程质量。该文分析了中药制药过程有关工业大数据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重点就数据集成、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具体探讨。该文结合了生脉注射液生产历史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例分析,并展望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中药数字制药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如何在临床试验中建立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DSMB)以及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应该如何履行其职责。方法 依托丹红注射液Ⅳ期临床试验平台,根据美国FDA发布的《临床试验数据监查委员会的建立与工作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并结合丹红注射液的研究目的、方案设计以及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赋予的职责,制定了丹红注射液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章程与操作程序。结果 丹红注射液Ⅳ期临床试验建立了由临床医生、统计学家和生物伦理学家组成的独立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则、工作职责和委员会章程。其主要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会议来履行工作职责,采用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集中监察和现场监察的方式对试验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制定并开展相应的期中分析,重估样本量并对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提高试验的成功率,从而更好的保护受试者的安全与利益,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可控性。结论 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建立不仅能保护受试者的安全与利益,同时也能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丹红注射液Ⅳ期临床试验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可为其他临床研究建立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一种中药生产过程前馈控制方法,以减少原料质量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丹红注射液的醇沉工艺为例,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浓缩液性质、工艺参数与醇沉上清液性质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根据物料性质计算合适的工艺参数.比较了使用优化前后工艺参数进行醇沉得到的上清液质量.结果表明,使用前馈控制方法优化醇沉工艺参数能有效地控制上清液质量,有助于提高醇沉工艺上清液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用于红花注射液生产的红花原料吸光度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追踪红花注射液生产过程吸光度指标的变化趋势,同时建立红花原料吸光度检测方法,并追踪多批2012年至2014年红花原料吸光度质量情况,建立红花原料的吸光度控制标准。结果红花注射液质量标准中检测的吸光度指标,在工艺过程中不断下降;近3年红花原料吸光度波动较小;当红花原料吸光度大于0.35时,可用于红花注射液的生产。结论红花原料吸光度标准的建立,可从原料源头控制质量,从而保证红花注射液成品吸光度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该文结合中药制药工业应用场景的原理和领域知识,探讨了如何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中药智能制药关键技术。以新型中药提取设备与中药丸剂干燥设备的数字孪生研究为实例,示范了该技术在新型制药工艺开发及制药设备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探讨了该技术在中药生产行业中形成数据驱动的生产过程实时优化、运维服务动态预测方法,构建基于数据与算法驱动的"理治"生产模式,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感知、评估、预测和智能控制与智能决策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2009年10月,笔者用丹红注射液(山东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硝异山梨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丹红注射液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制药工艺从丹参、红花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其中主要有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水溶性成分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丹红注射液的药理学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1.1心血管保护作用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多伴有心肌损伤,发生细胞凋亡以及钙超载,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心肌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钠尿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无论是心功能改善情况、6 min步行距离还是中医证候疗效、血浆BNP浓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LVEF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西药治疗外,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后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心痛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比较了国内市场上不同厂家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及原料样品中右旋糖酐40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对其评价指标以及质量差异成因进行比较分析,为评价该系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示差折光串联激光光散射检测器(HPSEC-RID-MALLS)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比较多个不同来源的注射液及其原料药相关质量指标,分析其不同工艺参数(pH值和高温时间)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结果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47批A~H企业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均在1.51~1.77内,2批I企业样品为1.40~1.41;右旋糖酐原料药9批A~C企业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均在1.46~1.58内,3批D企业样品为1.33~1.34。结论 注射液中右旋糖酐40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主要源于原料药的质量,不同来源和工艺的原料药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差异较大。在注射液制剂工艺过程中,其pH值和高温处理时间对右旋糖酐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在该品种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或产品再研发过程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杜婧  杨薇  易丹辉  谢雁鸣  杨伟  庄严  陈倩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21-2824
目的: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北京市10家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丹红注射液的2 070例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信息,用频数统计的方法找出使用频次较高药物进行评价,根据关联规则中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与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情况.结果:HIS“真实世界”数据库中,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常常与阿司匹林口服剂、硝酸酯类口服剂、氯吡格雷口服剂、心通口服剂一起合并使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常与药理作用相似的化学药物联合使用,请临床医生注意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4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集中监测法、病历回顾法、文献研究法、自发呈报法4种方法研究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探索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研究的适宜方法.方法:制定集中监测法、病历回顾法、文献研究法3种方法的不良反应情况调查表,收集一定时间段内不良反应信息;自发呈报法收集河南省自发呈报系统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资料汇总和描述性分析.结果:集中监测法、病历回顾法、文献研究法、自发呈报法4种研究方法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0.993%,0.336%,0.515%,0.067%;紫绀、心律失常、低血压、多汗、红斑、出血性皮炎、斑丘疹、烦躁、牙龈出血、牙痛、耳鸣、哮喘、转氨酶升高、便秘、疼痛为新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集中监测法是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适宜方法,能客观反映临床使用情况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从丹参原药材到丹参注射剂制剂成型过程中,涉及工艺复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整体质量控制。该文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结合丹参注射剂物质基础,探讨该制剂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以达到对丹参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物质基础的质量控制,为丹参注射剂生产质量规范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