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 上溯明清,下逮民国三百多年,由于仲景学说不断发展,绍兴以治伤寒著名者不乏其人,在仲景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流派,这就是“绍派伤寒”。集其大成者为绍兴陶里俞根初先生,他著《通俗伤寒论》一书(此书无印行本,现通行本为徐荣斋重订的《重订通俗伤寒论》),奠定了绍派伤寒的学术理论体系。该书业经何廉臣勘校、曹炳章补苴、徐荣斋重订,现今通行本为《重订通俗伤寒论》,此书被推为“四时感证之  相似文献   

2.
绍派伤寒是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的一个学术流派。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多变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基于绍派伤寒学术思想,通过六经气化学说阐述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运用五型法指导辨治,并结合绍地用药特色治疗干燥综合征,纲目分明,执简驭繁,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绍派伤寒源流及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绍派伤寒是俞根初根据绍兴地气特点,吸收了传统伤寒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精华所创,其后名家辈出,不断发扬光大,学术思想上辨证三焦与六经并重,重视治湿,创立了治燥温凉分治,在用药、腹诊等方面也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通俗伤寒论》为清代一大名著,原著浙江名医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以六经理论统治外感热病,其六经方药体现“绍派伤寒”的辨证论治特色,其中不少俞氏经验方被收载于现行全国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中,现将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之名方作一浅析,有利于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蒋新新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56-1457
<正>绍派伤寒是以绍兴而命名(浙江省绍兴市),缘于其因地制宜的地方性,独树一帜的创新性,以及前赴后继的可持续性。1源流与特色绍派伤寒萌芽于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伤寒典》中的学术观点,至清乾隆、嘉庆年间,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一书奠定了绍派  相似文献   

6.
以绍兴历史上的各派医学名家滑寿、张景岳、章楠、俞根初、何廉臣等人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为线索,探讨地方医学知识的形成和演化特点。从明清到近代,绍兴地区的外感热病学经历了一个从伤寒学说主导,温补思想介入,到温病学说传入,再到独立的绍派伤寒学说形成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学知识逐渐"入乡随俗",伤寒学说中与绍兴风土不适宜的部分被弱化或替代,而与当地病证密切相关的温病和湿病知识被不断地开拓和深化,最终形成了与最初传入的伤寒学说差别巨大、别具特色的绍派伤寒学说。  相似文献   

7.
胡宝书先生是“绍派伤寒”的代表人物,治疗时病颇有特色。文章从胡先生用药“轻”和“灵”两个方面,对他临证治疗时病的独到之处,作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从形层说解六经、八纲辨证析六经、寒温一统成新论三方面,对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俞氏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具有独创性,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精粹。  相似文献   

9.
沈钦荣 《中医药学刊》2011,(12):2725-2726
从形层说解六经、八纲辨证析六经、寒温一统成新论三方面,对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俞氏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具有独创性,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精粹。  相似文献   

10.
<正>腹诊之术,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挥发展于《伤寒杂病论》。然自宋代以后,中医腹诊在临床的应用明显减少。清代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推崇腹诊,并提出“腹诊”之名[1]。  相似文献   

11.
浅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特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根初(1734—1799),名肇源,清绍兴名医,“绍派伤寒”的创始人。俞氏医技卓越,治验颇丰,他结合前人的医学理论及自己的临证心得,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著成《通俗伤寒论》。从广义伤寒立论,统论四时的外感疾病,在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把诸多新的内涵融入仲景的辨证理论体系之中。临证从六经辨证人手,  相似文献   

12.
胡云波为浙东时病专家胡宝书的祖父,也是宝书的受业师,一生耽嗜歧黄,尤擅时病,为“绍派伤寒”之中坚人物,在绍兴颇负盛名。因年代久远,胡云波的著作、医方已散佚难觅,现笔者从手抄本中撷取其治疗妇人产后兼感时症的零星经验,介绍给大家,吉光片羽,弥觉可贵也。一、产后伤寒胡云波谓:“产后伤寒,最属难治,因新产体虚,不任攻表故也。”故云波温散风寒忌辛热燥烈,疏风清热戒苦寒败胃。  相似文献   

13.
李敏  荆鲁 《环球中医药》2020,13(5):830-833
探讨舒驰远对伤寒六经病的独到见解,舒驰远以《伤寒论》为学术基础,突破了伤寒独解外感病之常规,颇具创造性的重新厘定六经之法,其重视温补阳气的学术思想为后世“火神派”开创先河,对“火神派”温补阳气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舒驰远立六经新论,忠实仲景六经辨证方法,并提倡阳虚阴凑为致病之源,善长温补之法,重视病者本气的作用;对《伤寒论》的理论和药物应用,往往不囿古人陈说,别具只眼。其卓然一帜、构思精巧之理论,拓宽了后辈研习伤寒论的思路。舒驰远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为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理论开辟了新途径,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温病方中"角药"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楼友根 《河南中医》2005,25(2):64-65
若将三味药配成一组的形式命名为“角药”,虽仍属药对范畴,但它的组方意义远比“药对”广泛深厚。这种配伍应用方式最早始见于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后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并加以充实发展。至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不但温病学术体系日臻完善,而且还创制了许多临床疗效卓著的新方,这些新方被后人谓之温病方。现就温病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角药”的配伍理论,应用规律,作一初步探讨,不揣浅陋,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陈祖皋先生,系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现已退休多年,求诊者仍络绎不绝,为绍兴市区妇孺皆知名中医。笔者有幸侍诊一侧,共事同科数年,并多次问业于先生,获益匪浅。今不揣固陋,希冀把先生运用绍派伤寒治疗外感发热疾病学术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以期抛砖引玉,并飧同道。1六经分证,辨证精到绍派伤寒,以清末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何秀山序中得名: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它发端于明代,成熟于清末民初。其学术特点,以六经统摄三焦,  相似文献   

16.
"绍派伤寒"作为一个学派自立于医林,有着她学术上的特色,本文就其主要学术思想之特色浅述一二. 《通俗伤寒论》序曰:"吾绍派伤寒由专科,名曰‘绍派'".由此,正式有绍派伤寒之命名.绍兴以治伤寒著名者不乏其人,而更有发展与创新.其学说源于仲景、介宾,以擅治时令(泛指内科诸病症),充分体现张景岳六经辨证,辨证重湿,施治主化,立法稳健之特色,其与吴门之温病学派虽同治热病,但其辨证纲领及论治内容都迥然不同,而又与一般仲景学派相异,自成一体,故曰"绍派伤寒".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说羽翼伤寒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病在历代医学家的实践和总结中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伤寒”,“温病”,并形成了两种理法方药体系。从明清起,数百年的学术争鸣,产生了伤寒、温病的许多学派。由于学术争论,使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前伤寒学研究未见在岭南萌芽,直至何梦瑶,粤省才有伤寒研究专著的出现,后郭元峰、陈焕堂、麦乃求继之,岭南伤寒研究逐渐形成规模.清至近现代是岭南医家研究《伤寒论》成果显著、理论丰沛、实践形成规模的时期,笔者按照时间先后,结合阶段特点,将建国前岭南伤寒30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清代、清末民初、民国三段,以明晰学科起步、兴盛、再发展的脉络及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先行梳理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流变,后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工具探寻医家不同舌诊理论的认知根源。文献梳理发现舌面脏腑分布理论随时代而变迁。如《伤寒指掌》言“四畔属脾”,《医医偶录》云“舌中主脾”,《医述》称“舌左属肝,舌右属肺”,现行《中医诊断学》教材谓“舌边主肝,舌尖主肺”等。不同的舌面脏腑分布理论是舌诊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节点,是医家不同学术观点的体现,反映了医家对于舌诊认识的不断思考和完善。通过对不同时期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考察,发现舌面脏腑分布理论的产生以隐喻认知为基础,方位映射在舌面脏腑分布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支撑舌诊理论的基础是医家的学术背景与医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赵晴初,著述丰、医术精、性平心善。其临床诊疗特点主要为四诊重望诊、外感宗六经、内伤主虚损、病机纲阴阳、用药主轻清、治病重护胃。赵晴初是绍派伤寒的重要临床实践者,在医坛影响颇深,值得后人进一步研究与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