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成药》2016,(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中马兜铃酸III、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的HPLC方法。方法马兜铃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合大鼠口服马兜铃酸I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I的限量,确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的限量。结果马兜铃酸Ⅲ、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分别在0.34~31.90、0.32~30.20、0.12~28.10和0.21~41.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或马兜铃总酸的限量为0.000 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的限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微量马兜铃酸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微量马兜铃酸A的标准检测方法,并对目前合法使用的含马兜铃酸A的药材、易与含马兜铃酸药材相混淆的中药材及其中成药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乙酸(68∶32∶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90 nm。结果:马兜铃酸A在0.016~0.51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最低检测限为4 n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采用建立的标准限量检测方法,对11批市售细辛药材和15批中成药样品中马兜铃酸A进行分析;11批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质量分数在3.1~26.6μg.g-1,其中只有3批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细辛药材项下的限量规定;15批中成药样品中只有1批检出了马兜铃酸A。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含痕量马兜铃酸的药材及成药中马兜铃酸A的限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l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汉城细辛A.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 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茎[1]。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临床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诸病的治疗,是一味常用中药,尚含有微量的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2]。倪美华等[3]测定了北细辛地上、地下部分马兜铃酸A质量分数,分别为7956~11312 ng·g-1和0867~1767 ng·g-1;高钧等[4]测定华细辛不同部位马兜铃酸A为079~115 mg·g-1,其中以根部最低为079 mg·g-1,叶片为464 mg·g-1,较高;张萍等[5]对19批细辛进行了含量检测,其中北细辛为4~8 μg·g-1,华细辛为10 μg·g-1。上述测定结果显示,细辛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A含量较地上部分低,这可能是除细辛应用历史原因之外[6],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细辛全草入药改为根及根茎入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但从文献显示,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相差约1 000倍。为较全面了解细辛中肾毒性成分概况,本实验采用HPLC测定了全国9省市(直辖市)36批细辛根及根茎药材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以期为细辛药材质量标准的增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北细辛全草及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及其急性毒性。方法: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 enex C18(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63:36:1),检测波长为390nm,流速1.0mL/m in,柱温35℃;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法。结果:HPLC法测定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线性范围为20.2~121.2ng,北细辛全草及细辛根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8.1%;北细辛全草及根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40μg/g和45.80μg/g;北细辛全草及根1g/mL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给药,LD50不能测出,耐受量大于40g/kg。结论: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北细辛全草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高于细辛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小鼠对北细辛全草和细辛根的水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耐受倍数相当于药典规定的临床剂量的800倍,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测定秦巴山区产细辛Aristolochia sieboldii Miq.和汉中防己A.heterophylla Hemsl.两种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ODS (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乙酸(47:17:36);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15 nm.结果 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为74.1 μg/g,汉中防己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为2.14 mg/g.结论 汉中防己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是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30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查北细辛药材及数种中成药中的马兜铃酸A。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以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滋m)测定马兜铃酸A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 (25∶13∶1∶1,v/v),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5nm,柱温35℃。结果:在所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细辛药材及含细辛药材的中成药未检出马兜铃酸A。结论:该检测方法测得马兜铃酸A最低检出量为1.8×10-4?滋g,为马兜铃酸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经济、可行的科学方法。北细辛药材及含细辛药材的中成药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A。  相似文献   

7.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马兜铃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地区市售青术香及其它八种含马兜铃酸类中药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用于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检测波长为390nm。结果:马兜铃酸A在0.047。0.235mg范围内(r=0.999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6%,RSD=2.04%。不同地区市售青木香中马兜铃总酸含量在0.145%~0.567%范围内,其中以河北安国含量最高(0.567%),重庆含量最低(0.145%);八种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含量在0.178%~0.717%范围内,其中以关木通含量最高(0.717%),华细辛含量最低(0.17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来测定其它含有马兜铃酸类中药材及中成药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谢昭明  李顺祥  刘杰 《中成药》2007,29(12):1808-1810
目的:考察细辛不同部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用高效液相测定细辛不同部位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细辛药材根及根茎中不含马兜铃酸A或含量极低,叶中均含马兜铃酸A,含量稍高。结论:细辛以根及根茎入药比全草入药更好,与在古代细辛以根入药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辛药材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乙酸水溶液(42∶58),检测为波长320nm,柱温40℃,流速1m L·min-1。结果马兜铃酸A浓度在0.5040~50.40μg·m 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马兜铃酸A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2.88%。细辛药材叶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高于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其根和根茎中含有微量的马兜铃酸A。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近5年细辛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志祥  王永红  彭崇胜  刘忠 《中草药》2010,41(2):318-320
细辛是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的常用中药,含细辛的中成药品种也很多,具有多方面治疗功效。鉴于马兜铃科药用植物马兜铃酸的肾毒性问题,细辛用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修改细辛入药部位5年来细辛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研究状况,以期对细辛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pattern of the biomass, root number, and age class of Asarum sieboldii f.seoulense. METHODS A large sample,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io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were used. RESULTS The biomass and root number of Asarum sieboldii f.seoulens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growth spe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high. There existed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e class and the number of roots of Asarum sieboldii f.seoulense; the age class and biomass had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the biomass of Asarum sieboldii f.seoulense depends on the root numb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ge class, the biomass and root number of Asarum sieboldii f.seoulense increase, but the relative growth speeds are not equal.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钧  李伟  魏峰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0):1579-1580
 目的测定华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39:6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17nm,分别测定20个华细辛样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回收率为98.9%,RSD为2.1%,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40x+0.267, 在5.2~68n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华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在6.8~45.4μg·g-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两种荚蒾属植物宜昌荚蒾和日本珊瑚树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及波谱技术分离纯化并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宜昌荚蒾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熊果酸(2),艾纳香素(3),胡萝卜苷(4),(-)-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5),(+)-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6),adoxoside(7),马钱苷(8)。从日本珊瑚树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a-香树脂醇(9),熊果酸(2),6α-hydroxylup-20(29)-en-3-on-28-oic acid(10),2a-hydroxyursolic acid(11),胡萝卜苷(4)。结论 化合物3,5,7,8为首次从荚蒾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8为首次从宜昌荚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9,11为首次从日本珊瑚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基因组C值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估测华细辛基因组大小。方法对8种常用的细胞核解离液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采用OTTO细胞核解离液,以华细辛幼嫩叶片为材料,以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 Karel Domin为内参植物,运用流式细胞术对华细辛基因组C值进行了测定。结果华细辛基因组C值为(5.197±0.157)pg,估测华细辛基因组大小为5.083 Gb。结论该研究建立了流式细胞术测定华细辛基因组C值的方法,所得数据可为华细辛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Nine new eudesmanolides (1-9), two new guaianolides (12 and 13), and a new germacrane (10), along with a previously reported guaianolide (11),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Thapsia nitida var. meridionalis. Thapsia nitida var. nitida also afforded compound 13 along with a new guaianolide (14). The structure of 13 was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Compounds 1, 2, and 11-14 have been tested as potential inhibitors of the sarco- and endoplasmic Ca2+-dependent ATPases (SERCA) pump. None of them showed significant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耿盼盼  杨冬之  王勇波  刘忠 《中草药》2009,40(4):625-629
目的 建立优化的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AFLP反应体系,为华细辛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以华细辛叶片为材料,对基因组DNA提取、酶切连接、PCR扩增等操作过程中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筛选最适条件,建立完善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 建立了优化的华细辛AFLP分析体系:在基因组DNA提取时,提取液中添加巯基乙醇、样品温浴时间为30 min;Trul Ⅰ和PstⅠ的酶切时间分别为3 h;在扩增反应中,Mg2+终浓度为1.5 m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0.2 μL.结论 本反应体系可获得良好的AFLP分析结果,可用于华细辛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毛麻楝中的一个新phragmalin柠檬苦素(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毛麻楝中结构新颖的phragmalin柠檬苦素。方法:应用各种分离方法对毛麻楝茎皮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一维和二维NMR以及HRESI-MS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个phragmalin柠檬苦素,分别为tabulalinF(1)和tabulalin(2)。结论:TabulalinF(1)为新化合物;tabulalin(2)首次从毛麻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华重楼中一个新的类胆甾烷皂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芸  王强  叶文才  崔力剑 《中国天然药物》2005,3(3):138-140,i001
目的:从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中分离活性成分皂苷类化合物。方法:药材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硅胶柱和ODS柱反复柱层析,得到化合物(1)。结果与结论: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鉴定该化合物为一个新的类胆甾烷皂苷,命名为:Parispolyside E。该化合物结构为:3-氧-α-L-阿拉伯糖(1→4)[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β-D—chacotriosyl-26-氧-β-D-葡萄糖苷,是在重楼属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芳香环的类胆甾烷型的皂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一个湖北麦冬疑似种的命名及其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对湖北麦冬疑似种及从形态或分布上看较有可能是其亲本或原变种的植物,还有不可能是其亲本或原变种但与其区别最小的湖北麦冬,进行ISSR,将ISSR的结果转换成由0和1组成的数据矩阵,用软件SPSS16.0计算处理这种数据矩阵,以得到任意两个供试植物的相关系数,并构建聚类图。根据对相关系数和聚类图的分析结果,作出研究结论。结果:从52个ISSR引物筛选出10条引物,这10条引物共扩增出141条带,其中140条是多态性的,能很好的区分各种供试植物。湖北麦冬疑似种与湖北麦冬间的相关系数,大于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其他供试植物间的相关系数;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山麦冬间相关系数的平均数,小于湖北麦冬疑似种与湖北麦冬间相关系数的平均数,大于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剩余的其他种供试植物间的相关系数或相关系数的平均数。聚类图也显示,湖北麦冬疑似种先与湖北麦冬聚类,次与山麦冬聚类,然后才与其他的供试植物依次聚类。结论:湖北麦冬疑似种可能是山麦冬中的(同源四倍体)与短葶山麦冬(二倍体)杂交而产生的异源三倍体。这样推测的依据是:1、此种植物与湖北麦冬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并且都具有开花后不结果的特征,而周群等人对湖北麦冬的核型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异源三倍体;三倍体又恰好早被遗传学阐明是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2、湖北麦冬疑似种和短葶山麦冬都没有地下横走茎,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第三大的。3、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山麦冬间的相关系数是第二大的,并且两者的花药在形态上都是矩圆形范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