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外用酊剂疗效显著、前景广阔,但临床应用时相关细则模糊、缺乏可靠依据。在中国知网以"酊剂"为主题,搜索2019年3月至2000年12月所有文献,选取中药外用酊剂治疗疾病的临床文献共73篇;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以"酊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出用于外用的中药酊剂共163种,并根据药品编号对其药品说明书在官网进行搜索。对163种中药酊剂的制备方式、疾病类型、使用方法、使用频率和周期等进行分析。为中药外用酊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中药外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立坤  竺炯  史万忠  邵懿 《河北中医》2011,33(11):1736-1739
中药外用指中药材经研磨、提纯或浸泡等加工方式,制成粉剂、酊剂、膏剂等,外涂于皮肤或黏膜,作用广泛,应用方便。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多,中药外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常见。我们对近年有关中药外用制剂致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中药各种剂型如膏剂、巴布剂、水剂、酊剂、喷雾剂等和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37-440
从膏剂、凝胶剂、洗剂、涂剂、散剂、酊剂、海绵剂、涂膜剂、气雾剂等方面对国内中药外用制剂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辨证施治和新型外用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21-229
中药外治具有应用方便、安全程度高等优势,但仍有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以"中药"、"外用"、"不良反应"等为关键词,搜索1990年~2019年国内报道的有关中药外用不良反应事件,整理其用药情况(所用药物、性味归经、外用说明、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表现、诊断、累及系统等),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中药临床外用的药物警戒提供参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能加中药酊剂外擦治疗白癜风与单用美能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35例白癜风患者,采用美能加中药酊剂治疗与单用美能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半年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美能加中药酊剂治疗白癜风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3,(9):1191-1192
目的:观察0.03%他克莫司软膏、中药酊剂联合治疗局限性儿童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局限性儿童白癜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局部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中药酊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局部治疗给予0.05%卤米松乳膏外用,每月随访1次,疗程为3个月。同一观察者在治疗后l、2、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0.03%他克莫司软膏、中药酊剂联合治疗局限性儿童白癜风疗效明显高于单一使用强效激素治疗儿童白癜风,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综述近年来中药外用治疗股癣的临床研究进展。应用较多的剂型主要包括酊剂、膏剂、搽剂及洗剂,所用药物多具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痒功效;相关的研究结果证明,中药外用治疗股癣具有见效快、止痒好、治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不仅疗效可靠,而且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治疗股癣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毒"中药安全性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同理对于"有毒"中药外用安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该文通过系统研究有毒中药外用的不良反应安全事件报道,具体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提出现代临床关于有毒中药外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如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面积)、外用具体功效、早期毒性预警指标、中毒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相应解救措施等均无参照依据,缺乏一套系统的关于指导临床有毒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标准用药规范。应重视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提出"有毒"中药外用应建立在特定条件下对毒性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理论思想。明确毒副反应早期预警机制,建立适用于临床的相关毒性早期预警敏感指标,控制其风险因素。加强"有毒"中药外用的药效、毒理机制研究,明确用法用量及外用具体功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增效减毒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外用在特定条件下的药效。提出建立"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标准规范,对于指导临床中药外用安全合理有效及外治新剂型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0.5%鬼臼毒素涂膜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0.5%鬼臼毒素涂膜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0.5%鬼臼毒素涂膜剂,对照组用0.5%鬼臼毒素酊剂。用药方法为外用给药,疗程7~28 d。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 0.5%鬼臼毒素涂膜剂治疗尖锐湿疣较酊剂具有同样疗效,而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1.
中药栓剂作为一种重要的给药方式,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基于对中药栓剂疗法已有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经学会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中药栓剂临床外用技术规范(草案),包括临床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前评估、用药前准备,栓剂的用法、用药剂量、频率、时间、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期规范中药栓剂的临床应用,提高中药栓剂的疗效,减少栓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中药乳膏剂已有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并结合其临床研究和相关现代研究,经外治学会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中药乳膏剂临床外用技术规范(草案)。包括适用症、禁忌症、用药前评估、用药前准备、操作方法、给药频率、用药疗程、用药后评估、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期规范中药乳膏剂的临床应用,提高中药乳膏剂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熏洗(浴)疗法临床应用广泛,但方法各异。基于对熏洗(浴)疗法已有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结合临床应用实际和相关现代研究,经相关领域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中药熏洗(浴)疗法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草案)。该规范(草案)包括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前评估、用药前准备、药液制备、熏洗温度、熏洗时间、熏洗频率、熏洗疗程、操作方法、用药后处理及评估、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期规范中药熏洗(浴)疗法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中药凝胶剂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和相关实验研究,经外治分会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中药凝胶剂临床外用技术规范(草案)。包括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前评估、用药前准备、凝胶剂的准备、凝胶剂临床应用方法、给药频率、给药疗程、用药后评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期规范中药凝胶剂的临床应用,提高其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临床中药穴位敷贴应用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结合临床实际和现代穴位敷贴研究,经外治分会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草案),包括临床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前评估、用药前处理、穴位敷贴的方法、用药剂量、频率、时间、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期规范中药穴位敷贴的应用,提高穴位敷贴的疗效,减少穴位敷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徐克明 《天津中医药》2016,33(7):411-413
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成因点评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注射剂配伍不当、超浓度或超剂量使用、溶剂选择不当以及超疗程使用等。针对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适应症、疗程、使用禁忌、注意事项和使用剂量等有关药品应用说明应认真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大毒中药临床外用方法现状及特点,为外用技术的规范化提供理论支撑,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方法:筛选大毒中药临床外用研究文献,归纳赋形剂、疾病分布、用药剂量、频率、用药时间、疗程,总结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结果:各大毒中药均以糊剂应用广泛,在骨科疼痛性疾病、癌性疼痛等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疗效。不同剂型用药剂量有较大的差别,如川乌、草乌外洗一般在7~15g,热敷在1~5g,穴位给药时每穴0.3g以下;斑蝥外敷3g等。结论: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阐明大毒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技术特点,为大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药现代制备工艺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了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本身毒性、同物异名药材的混淆、炮制不当、用药剂量不当、用药途径不同、配伍不当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并就提取、纯化技术等中药现代制备工艺对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现代中药制剂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前者可能会改变复方的化学成分组成、活性成分用量或药物剂量、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引入工艺杂质及辅料,对产品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归纳应对上述影响的相关对策,呼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复方中应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研究,加强中药物质基础成分的研究,深入开展中药毒理学研究,加强制剂工艺与临床应用的关联研究与分析,加强建立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体系与提高辅料安全性,提高企业在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参与程度,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潜在毒性中药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医药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应用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瞩目,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却也在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无毒的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致使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更加备受关注。目前,在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研究方面,医务人员及医药研究工作者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已知毒性的药物上,基本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地把控,而对那些已经出现不良反应报道,但尚未引起重视的潜在毒性中药却关注甚少,导致因忽视潜在毒性药物而形成的用药安全漏洞,长此下去势必造成用药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本文针对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药及其毒性主要表现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个体体质差异、药材基原、药用部位、药材产地、炮制方法、制剂工艺、药物用量、用药疗程的角度,对这类中药潜在毒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引起对潜在毒性药物应用安全的普遍重视,为进行药物毒性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依据,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提供可靠借鉴,有助于在充分发挥中药临床应用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药使用的安全性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药(TCM)外治法是目前所知起源最早的治疗疾病方法,起源于先秦,成长于汉唐,创新于宋元,发展于明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现代药源性疾病的大幅攀升,药物外治因其不良反应小、应用方便、疗效确切等,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随着中药外用药物、剂型、方法等的增多,中药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广泛应用到儿科、妇科、内科、肿瘤科等,但多无用量、用法、用药时间、疗程等的规范,随意性较大。中药外用治疗局部病变,可以在局部发挥直接的作用。中药外用多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来阐述外用机制,以内服功能只能从中医理论部分阐述其外治特点,多不能很好指导相应中药临床外用。对于中药外用机制鲜有现代研究的报道,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论述,缺少现代研究的证实和支撑。也有散在的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相关报道,但中药外用多为打粉、水煎、醇提等粗制剂,剂量、剂型、疗程、外用方法等多随意性大,加之成分复杂、含量较低等,单纯从透皮吸收很难阐述其外用的机制,也不符合中药临床应用的事实,外用机制的不明确,限制了中药外用的发展。本文通过前期大量的文献研究、数据库研究、实验研究等,提出了中药外用通过局部微作用、微刺激、微吸收,即"三微调平衡",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而发挥外用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