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效速”,影响针刺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病情病程、患者体质、治疗方法及临床操作是其关键,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刺得气与否及快慢强弱又是影响治疗效果最直接的原因。本人在突尼斯从事针灸援外工作多年,临床实际工作中体会到该国患者对针刺的反应普遍比我国人敏感,针刺时极易得气,且得气迅速,针感强烈持久,针感放射现象时有出现,故针灸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我国患者,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与他们的体质、饮食习惯、气候环境以及他们对针灸医学和中国医生的信任等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 针刺得气后,病人在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感到针下沉紧。但是,这种得气感有时是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而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存在,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人将“气至而有效”片面理解为只要得气即可,忽视了维持针感的重要性。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针刺的疗效与针感维持的久暂有直接关系。一  相似文献   

3.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4.
针刺过程中的得气效应,指针刺入有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即时性反应,亦称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标幽赋》也曰:“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由此可见,针刺疗法与得气之情况密切相关。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陈克勤副研究员潜心针道数十年,学验俱丰,  相似文献   

5.
得气、针感与疗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教材《针灸学》称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又名得气”。《实验针灸学》又根据《内经》对得气的论述将其分为受针者的针感和医者手下感两种。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得气与针感同义 ,可分别为患者和术者所检验。至于其与疗效的关系 ,《灵枢·小针解》曾明确指出 :“为针之要 ,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进一步将其释为 :“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后世医家受此影响 ,对于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不断有所阐发 ,并创用一系列催气、行气的方法来促使得气的出现或促其强化 ,以追求理想的疗效。针灸理论及临床医师几乎均认为常用…  相似文献   

6.
袁青 《世界中医药》2007,2(4):233-234
1靳老的入针特色许多医生或学生都喜欢快速入针,或曰“飞针”,看起来好像很“潇洒”,靳老却反对这样,他认为毫针的针柄是专门为持针所设,持针的部分不应在针身。快速入针,虽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对针感和得气反而帮助不大,甚至没有针感。《灵枢》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标幽赋》曰:“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这些都说明了针刺必须要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而靳老在针刺时非常注重针感和得气。靳老临床上喜欢慢进针,这样患者的针感就会特别强,只要医者的指力足,患者就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另外,…  相似文献   

7.
得气 ,古称“气至” ,近称“针感” ,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历代针灸学家都很重视针刺得气 ,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进针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得气 ,一切针刺治疗都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补泻及其他手法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催气 ,是针刺后遇到不得气的情况时 ,需要采取适当手段 ,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1 古代医家对得气与催气的认识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与催气作了细致描述。关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中曰 :“…  相似文献   

8.
“气至而有效”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祥 《国医论坛》2000,15(2):47-47
针刺治病必须得气,这是针灸界流传几千年的古训,也是目前针灸临床奉行的原则。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嫩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清楚地表明“气至”是针灸获效的关键。不仅如此,后世还认为针刺获效不仅要“气至”,还与气至的快慢有关。若得气迅速,则收效也快,疾病易于痊愈;若得气缓迟,则获效也慢,疾病不易痊愈;若经反复运用各种行针催气手法而气仍不至者,则疾病预后多不良。如《针灸大成》所说:“针老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什么是得气?古人的描述一…  相似文献   

9.
针感是临床上常见现象。多数医者认为针感与得气或气至同义,即针刺过程中出现针感说明预期治疗效果较好,无针感预示着疗效差。可目前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通过查询古籍文献以及清华同方、重庆维普和PubMed上相关文献,在分析针感一词的演化过程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对针感与得气和气至进行了辨析认为:针感一词是针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名词,反应的是受术者的机能状态;针感不同于得气和气至,但三者的关系密切,是进行补泻获得气至、得气状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查阅清末前历代针灸古籍,并以《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大全》等近20本典籍所著为据,结合近现代针灸名家的学术观点,梳理历代医家对"得气"的认识,分析其流变,进一步深入了解后世对"得气"的认识。《内经》《难经》后历代医家丰富了针刺得气中神气相随、如何候其气至、如何辨其气至而施法、对得气感的描述、得气与理解浅深刺法、气未至不可出针的论点。自《内经》《难经》后至清末前,各家对"得气"认识虽不尽相同,但"得气"理论得到了更丰富的延续与阐释。  相似文献   

11.
蒙珊  尹宏 《陕西中医》2006,27(4):506-507
“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现代称之为针感,一般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针灸临床非常强调得气感,因为它是针灸作用发挥的首要条件。针下辨气,是指针刺后,通过医者指端的触觉以辨析针下的反应,从而测知患者机体内抗病机能之盛衰消长,并结合临床表现,作为施行补泻手法和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本文以腰痛为例,探讨针下辨气在疾病不同治疗阶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得气的重要性在中医学经典著作及以后的针灸专著中均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至,乃去之,勿复针”,说明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得气,而且是“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古今针灸医学实践表明:针刺得气层次的浅深,直接影响疾病疗效的快慢。影响得气(层次)的因素,环境、气温、时间、体质等。本文论述的得气层次,是在兼顾以上因素的前提下,医患者之间的(得气)感觉。1医者的得气层次首先,得气是指医生得患者之气。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获得患者病变经脉、脏腑、腧穴的气血和阴…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内经针刺气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意同得气 ,即在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 ,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针刺必须在气至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 ,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足见气至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历代针灸医家均十分重视气至 ,在现存医学古籍中《内经》最早提出气至概念。1 气至的意义  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强调针刺只有出现气至的反应 ,才能产生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针灸临床上气至与否也就成为医生判断针刺疗效与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某些病症即使针刺后病痛…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通过重温《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两种。得气与气至含义各有侧重,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较快;深里虚实病证,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灸是中医治病调气的常用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调气,“气至”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杨继国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出“三步调气法”,即针灸得气、以神驭气、点穴导气三步。针灸得气依靠针刺手法和控制灸量达到“气至”,强调“得气”,注重患者的“针感”和“灸感”;以神驭气是通过治神、调神引领经气到达病所,用于针灸得气失利之时;点穴导气即运用点按、揣揉、敲打穴位等方式调气,用于前两步均未实现“气至”时。附病案3则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认为"气至"之气分广义与狭义,针刺作为治疗手段时,气至多为谷气至,"气至而有效"之气即为谷气。气至是"得气"的前提,得气是针刺后谷气或正气至病所并与邪气斗争的状态,正邪相争的预后则需要脉象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而"针感"则是气至、得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分为显性针感与隐形针感。  相似文献   

17.
探讨针感和针灸治疗疗效间的关系.针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关键,在治疗中有很多影响针感的因素,包括分经得气、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出针方式.特别是治疗周围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时,有选择性地让针感或强或弱传导至病变部位,以“气至病所”,往往取得良效.医者在治疗中应该因患者体质、病情、病程和所处时期,在试探中找出适合该病人该时段的针感,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8.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针刺得气后,病人在局部会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常会感到针下沉紧。这种得气感有时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  相似文献   

19.
乔云英 《光明中医》2011,26(2):301-302
本文提出针灸医籍当中"气至"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针感,"气至"与"针感"不同,"气至"更是一种针刺有效的标志。临床判断气至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针刺感应、针感的传导方向及针刺后机体整体感觉来判断。《内经》中所讲的"气至而有效"有其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天灸通脉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舒通经脉往往是治疗疼痛疾病的关键。在针灸治疗过程中也有“气至则有效,气迟至则不治”的说法,也就是说在针刺过程中针下得气后如果产生“循经感传”现象,针刺的疗效就会显著提高,但正常人群,出现循经感传现象的比例不足一半。促使循经感传现象的出现就成了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