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等功能。脾主运化、主升清,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点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便秘"、"腹泄"和"腹痛"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与肝脾密切相关。文章分别从肝、脾入手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感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基本特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IBS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而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能够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情志的调畅与否主要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IBS属中医“腹泻”、“便秘”等范畴。笔者现分别从肝、脾入手探讨IBS与肝脾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分析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脑—肠轴功能紊乱与中医学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的关系;总结以心理应激反应为切入点研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所取得的现代研究成果;探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和协助脾胃运化功能与脑—肠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为多见,此病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师陈文慧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常见于情志致病,情志失调导致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运化而生湿、化热、伤阴等,进而影响肠腑功能而发为本病。从疏肝健脾、平肝利湿、柔肝止泻三法论治,治法独特,用药精简,临床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位主要在肺,然其发病和(或)急性加重受肺外脏腑的影响,肝脏便是其中之一。肝主疏泄,能够促进水液、血液的运行布散,助脾胃运化,调畅情志,因此,肝失疏泄能引起相应的病症。通过论述"肝失疏泄"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期望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乙肝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其病程长 ,难治愈 ,正确的家庭调护对疾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现仅就此病的家庭调护问题浅谈如下。情志调护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情志不遂是肝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 ,经络器官活动正常。反之 ,郁怒伤肝 ,疏泄失职 ,肝气郁滞使病情加重。故应使患者舒情志 ,畅气机 ,开散郁结之气 ,心情开朗以利病情康复。饮食调护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促进脾运化功能 ,若情志不遂 ,焦虑 ,郁闷 ,气失调畅 ,肝气可犯胃 ,影响脾胃运化活动 ,饮食不能及时腐熟和传送 ,精气不能及时吸收及输布 ,则…  相似文献   

7.
肝主疏泄,性喜调达,肝的疏泄功能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使之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促进血液运行和水液输补、调节生殖功能等五个方面。肝与冲任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直接导致气滞血瘀,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引发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佐以补肾健脾之品,情志疏导,用药以牡丹散为基本方,行气化瘀止痛汤,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主一身之气机,具有调畅气机、输布津气、疏脾助化之功。若肝疏泄正常则气之升降有序,出入调畅,津液输布,血液运行无碍,脾胃纳运功能亦正常。若肝失疏泄,则一身之气机皆滞,脂浊之积不可免矣。治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法,调肝健脾,注重脏腑相关的整体化治疗,疏通血脉,促进血脂转运及排泄。  相似文献   

9.
“肝主疏泄”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其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主要体现在促进脾胃运化、促进气血津液输布和调畅情志等方面。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多因邪毒入侵、七情内伤、饮食所伤等致肝失疏泄,肝失疏泄的微观病理表现之一为自噬功能失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自噬的经典通路,mTORC1过度表达抑制自噬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本文从“肝失疏泄”角度,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在肝癌中的作用,为临床基于疏肝论治肝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肝主疏泄功能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调畅情志是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功能。情志以血(精)为本,以气为用,情志异常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中医所述情志异常属于病理性心理应激反应的范畴,肝主疏泄可调节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心理应激反应也成为研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现结合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和心理应激理论,对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魏天贵  党中勤 《河南中医》2020,40(3):372-375
党中勤教授认为肝硬变腹水是由于肝病日久,肝病传脾或者脾虚肝乘,导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疏泄不利,体内水邪泛滥,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标实为水。在肝硬变腹水的治疗中,党老师非常注重实脾,着力于补益脾气,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恢复正常,气机调畅,水湿得化。在培补中宫脾土的同时,党老师也非常注重水肿的消除,临床治疗中加入四苓散以健脾渗湿、利水消肿,以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肿泄泻,且不妄用攻下逐水药物。党老师继承前人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健脾益气、活血利水为大法,总结出临证用药经验方黄芪泽苓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疗效,能够消除腹水,提高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12.
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湿热、疫毒、痰浊、瘀血等互结,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脾胃为后天之本,肝纤维化的治疗当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脾胃健旺,则肝脏安和。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肝脏的生理特性为主,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血瘀证贯穿肝纤维化始终,且血瘀的程度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治疗除疏肝理气外,还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以改善肝内气滞血瘀的状态。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病日久可累及肾脏,导致肝肾阴津亏虚,肝肾同病,故治疗应肝肾同治,滋水以涵木。  相似文献   

14.
肝主疏泄,能疏通畅达一身之气机。肝气为病,多易波及他脏。臌胀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脾胃主运化水湿,但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借助肝气的疏达始能调和不病,今肝气不和不能正常疏达反来克伐,则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而停滞腹中形成胀满。臌胀的形成与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臌胀从肝论治是根据肝的升达疏泄作用对气、血、水、脏腑以及情志的影响作用和臌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临床上通过调肝的方法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水调畅,进而使人体气血恢复调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臌胀早期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臌胀中晚期肝郁血瘀水停,宜疏肝活血,化瘀利水;臌胀中晚期肝肾阴虚水停,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臌胀中晚期肝气阳虚水停,宜补肝气,温肝阳。臌胀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辨证施治中的理法方药选择上,均应注重调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中医生理、病理等多角度对本病进行分析,认为冲任失调与气郁痰阻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病变虽涉及肝、脾、肾三脏,但又以肝、脾失调为主要病理基础。结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中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为模型,以西药喃氟啶化疗、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为对照治疗,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健脾理气法对大鼠肝癌组织基因组转录水平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各中医治法下调最明显的基因分别为:清热解毒法明显下调140个基因,活血化瘀法明显下调186个基因,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689个基因;②在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的163个已知基因中,筛选出19个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讨论:基因芯片很好地揭示了不同中医治法各自防治肝癌的分子作用靶点,其中,健脾理气法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转录中,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多条通路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王瑞平教授认为卵巢癌是在肾阴亏虚的基础上,外邪内侵、七情饮食内伤,脏腑经络功能进一步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紊乱,血行瘀滞,痰饮内停,有形之邪阻于冲任督带,结聚胞宫而成,提出卵巢癌应以滋肾养阴、调理冲任固其本,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祛其邪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便秘一证,证候多样,由瘀致秘的病机为气滞血瘀、血瘀血虚、血瘀津亏.血乃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成,故治血者,治脾为主.肝藏血,有疏泄、调节血液之功,故由瘀致秘多从肝脾论治.血瘀可致气滞,血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之因,瘀血停留,阻塞脉道,气机运行失常,宜用风药和血疏风、行气化瘀,方用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久病必虚,久病兼瘀"...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肝脾两脏五行乘侮关系出发,探讨郁证的发生与发展。认为两者虽功能不同,但都在调畅情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存在密切的生理与病理关系,若木郁乘土、土壅侮木、土木不疏都将导致郁证内生。因此临床上从肝脾两脏五行关系着手,将郁证分为怒郁、思郁、忧郁三类,分别以疏肝解郁、清热除湿,理气疏肝、健脾化痰,行气解郁、益气健脾为治则,治疗湿热内蕴、痰气互结、肝脾亏虚型郁证,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