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四君四逆汤系四君子汤与四逆散之合方,具有健脾疏肝、行气和中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损、气血失和的病证。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载:"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其中人参益气健脾为君,白术健脾燥湿为臣,  相似文献   

2.
四君子汤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君子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代表方剂.方中人参为君,甘温以大补元气;白术为臣,苦温以健脾燥湿;佐以茯苓,甘淡以渗湿健脾;使以炙甘草,甘温和中,全方配合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相似文献   

3.
人参(含党参)为补气要药.茯苓乃常用健脾药,两药常配对出现在许多方剂中。本文将这种配伍关系称人参茯苓“药对”(以下简称药对),现浅析如下。1补益脾胃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四君子汤是临床使用频度较高的补益剂,功能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佐茯苓以渗湿健脾,四君合而益气健脾。就方剂组成则言,由四君子汤衍化的方剂有: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等。上述方剂的共同点是均含有四君子汤,对应的证候都有脾胃虚弱证。然而,各…  相似文献   

4.
<正>参苓白术散首见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莲子肉、山药、砂仁、桔梗、薏苡仁、甘草组成,为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生津保肺之方剂。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即四君子汤)甘温益脾,燥湿渗湿;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补益肺气。汪韧庵称参苓白术散乃"足太阳阳明药也,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引其滞,调其气而已"。全方诸药  相似文献   

5.
四君子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君子汤一方,出自《和剂局方》,由人参(或以党参代替)、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等功效,是补脾益气的基本方。现将其在儿科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黎居士简易方论》脾胃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黎居士简易方论》中收录的有关治疗脾胃病的方剂,将纳入方剂建立在EXCEL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系统中的频次分析、药对分析、关联分析、药物四气五味以及归经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49首脾胃方,含86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8次的药物有甘草、干姜、白术、人参、陈皮、茯苓、木香、丁香、砂仁、肉桂、青皮;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为人参-白术,白术-甘草,甘草-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白术-人参-干姜,人参-干姜,白术-干姜。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多以辛、甘、苦味,以脾、胃、肺经为主。结论:旴江医家黎居士治疗脾胃病具有温中祛寒、益气补脾,兼健脾燥湿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雯 《光明中医》2012,27(1):166-167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功效益气健脾,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运化复常,资生气血,故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以补气健脾为主的许多方剂,多从本方发展而来。笔者临床加减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参苓白术散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苓白术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桔梗、砂仁、莲子组成,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夹湿证,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补脾良方。笔者据证异病同治,运用此方治疗口糜、咳嗽、小儿厌食及感冒、眩晕等病,收效甚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进行探讨,提出脾胃气(阳)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要的发病基础,胃络瘀阻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机,宜以益气补中、健脾养胃、活血化瘀、通络消痞为治则,以健脾活瘀方加减治疗。健脾活瘀方由党参、白术、黄芪、丹参、三棱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养胃、活血通络等功效。临床案例表明:健脾活瘀方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治疗胃黏膜腺体萎缩及肠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10.
苓桂术甘汤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方.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方中茯苓甘淡性平、健脾利湿以化饮为君药;桂枝温阳化气、利水化饮、平冲降逆为臣药,与茯苓相伍,一利一温,对于水饮滞留而偏寒者,具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湿源于脾,脾阳不足,则湿聚为饮,今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聚,故以白术为佐;使以甘草调药和中,共收饮去脾和、水湿不聚之功.余经近20年临床反复加减运用此方,颇有心得,现举其治疗肾积水、心脏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美尼尔病等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疾病中,属正气不足脾胃气虚者多见,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功效益气健脾,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运化复常,资生气血,故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以补气健脾为主的许多方剂,多从本方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2.
<正>四君子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组成,是健脾益气的代表方。小儿具有稚阴稚阳、脏腑娇嫩等生理特点,损伤脾胃是多种儿科疾病的重要原因,四君子汤治疗多种儿科疾病有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君子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君子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组成,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的作用。作为调补正气的基础方,临床运用范围较广。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方进行了大量的药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进展,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将  相似文献   

14.
【歌诀】补脾之王推白术,专入脾胃甘温苦。燥湿利水补中土,安胎止汗痹痞除。【释义】中药治疗脾虚首选白术。白术专入脾、胃之经,为健脾补气第一要药。白术味苦能燥,善于燥湿健脾;又白术长于补脾气,脾气健旺,则脾之运化功能旺盛,中焦得补,水湿自然得利;又脾主升提,故其能治疗脾气虚弱,胎儿不得养引起的胎动不安。  相似文献   

15.
四君子汤Ⅰ号、Ⅱ号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赵洪武,陈树和,邱明义四君子汤源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甘草、茯苓、白术四味药组成,为益气健脾之祖方,举凡脾胃虚弱之症,用之多有卓效。现代因人参价格昂贵,多用党参代人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0年版一部所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5软件,整理总结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处方,采用频次、关联及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206首,中药232味,性味以温平寒、甘苦辛为多,归经以脾胃肺肝为主;功效统计显示,常见治法为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疏肝和胃、补脾益气;高频药物有甘草、陈皮、大枣、白术、半夏、白芍、玫瑰花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甘草-大枣""甘草-陈皮"等;关联规则显示有"黄连→吴茱萸"等;系统聚类提取共获得4个核心聚类群。结论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仲景顾护脾胃为宗旨,以健脾气、理滞气、化痰湿、清郁热为主要治法,善用四君子汤、二陈汤、百合汤、左金丸、小陷胸汤、枳术丸、芍药甘草汤等简易名方灵活辨证,并独创经验方三花百草饮芳香悦神、理气化滞以截断病情、防止传变。  相似文献   

17.
翟熙君  刘战河 《陕西中医》2007,28(2):229-230
苓桂术甘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原为治疗伤寒误用吐下之脾胃气虚水气证及胃脘痰饮证而设.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桂枝温阳化气而行水,二者相合一温一利,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以断生湿之源,甘草益气和中,与白术相协共奏补土制水之功.饮去脾和,湿不复聚而饮证自愈.笔者临证时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多获良效.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四君子汤首见于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其善于补气,为补气之基本方,常用于面色萎白、语声低微、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之脾胃气虚证。因其组成药物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具有补而不滞,利而不峻之功效,且其作用冲和平淡,如宽厚平和之君子,故名"四君子汤"。后世医家继承并灵活运用,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经过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的四君子汤类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等,丰富并完善了中医药的宝库。  相似文献   

19.
李乾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家温  杜雪方  任传枝 《光明中医》2009,24(12):2246-2247
李乾构教授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主任委员.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桔梗、甘草组成。有补中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是治疗脾胃虚馁,夹湿而泻的良方。笔者据证异病同治,采用此方治疗玫瑰糠疹、慢性肾炎、女性尿道综合征等病,收效颇佳,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