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膝过伸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疗效。方法:40例脑瘫合并膝过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另予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膝过伸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步行能力,提高膝关节控制能力,纠正膝过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衡推拿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膝反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校门诊部和昆明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性瘫痪伴有膝反张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目前国内康复界应用于脑瘫膝反张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衡推拿法治疗。同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的膝关节反张角度,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出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反张角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与单纯康复治疗均能缩小膝反张角度,缓解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松弛,降低膝周肌群肌张力,增加肌力,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且平衡推拿法结合康复有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蹲马步训练对治疗脑瘫患儿膝过伸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该院2013年6—9月康复训练6个月以上的3~6岁可负重站立独立行走均有不同程度的膝过伸脑瘫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两组均在接受日常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物理治疗时观察组每次蹲马步训练5~10 min,对照组每次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抗阻肌力训练及控制训练5~10 min,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进行肌力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徒手肌力检查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徒手肌力检查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蹲马步训练可显著提高股四头肌、腘绳肌的肌肉力量及膝关节的控制,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膝过伸问题,提高脑瘫患儿步行的稳定性及治疗有效率,蹲马步训练方法值得在脑瘫康复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股四头肌0~30°等速肌力训练。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通过简式Fugl-Meyer下肢评分(FMA)评分、膝过伸次数及股四头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BW)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膝关节过伸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8周后,两组下肢FMA评分均有提高,膝过伸次数均有减少;试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在股四头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BW)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0~30°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主要通过增强患者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来改善膝关节的控制能力,从而减少脑卒中患者膝过伸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躯干腰背肌及患侧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日常生活自理活动训练、平衡控制训练、协调性训练、转移训练、骨盆躯干核心肌控制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躯干腰背肌及患侧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膝关节的屈肌和伸肌力峰力矩及其比值、腰背肌伸肌力峰力矩及其比值、TUGT等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干腰背肌及患侧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肌张力增高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选取研究对象5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康复方式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个性化康复方法进行治疗,使用ADL表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的日程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使用个性化康复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膝关节控制能力,提高患儿的日生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痉挛型脑瘫儿童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电针康复治疗组、康复对照组进行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坐位及立位功能、膝过伸功能障碍程度、肌力。结果: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B、D区得分高于对照组,膝过伸角度减小、肌力明显提高。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提高脑瘫患儿下肢肌力、肌张力的疗效。方法:将52例下肢肌力2级以上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运动疗法、站立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重支持系统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下肢肌力及肌张力变化。结果:试验组肌力、肌张力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下肢肌力2级以上的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方法:对68例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中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患儿预后效果,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传统坐位能力训练,治疗另行强化腹部肌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后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维度B(坐位)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将5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GMFM-88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可更有效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虚拟情景训练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因膝关节疾病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包括CPM治疗、肌力训练、助行器负重训练、平衡训练;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肌内效贴配合虚拟情景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和步态分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及步态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技术配合虚拟情景训练能显著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膝反张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膝反张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膝反张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速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180°屈肌和伸肌的肌力(PT)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80°屈肌和伸肌的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其LH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术后患者肌力的恢复,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及口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并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肢体功能训练、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及口肌训练,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半年后流涎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669,P0.005);试验组GD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介入、口肌训练等康复护理治疗可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改善语言及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刃针松解术对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刃针松解术结合常规康复,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测量膝、踝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粗大关节功能运动评分表(GMFM-88)观察站立及步行功能。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下肢痉挛状态、膝、踝关节活动度、站立、行走功能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松解技术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站立、步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治疗的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量表及CSS量表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改良Ashworth量表及CSS量表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良Ashworth量表及CSS量表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力状态的影响较好,对痉挛的改善作用更好,因此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6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以中药熏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9个月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肌力评定表(MMT)评定疗效。结果 9个月后,治疗组患儿下肢的肌张力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肌力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中药熏蒸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的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和推拿等综合治疗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头针加推拿及功能训练对30例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根据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自理动作、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治疗后综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和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应用康复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曾昊 《四川中医》2020,38(2):188-191
目的:探究"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观察及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对象,按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痉挛分级、下肢肌力及粗大运动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痉挛分级和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踝背曲肌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痉挛分级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踝背曲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GMFM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下肢肌力、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