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笔者通过总结古今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在病机、方解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即认为《伤寒论》具有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根据厥阴病的提纲证及《伤寒论》 三阴三阳病变的规律,认为厥阴病的特点是半表半里虚寒、上热下寒、冲逆明显.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组成为寒热并用,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从适应症上看,当属厥阴病的范畴,为治疗厥阴病的典型方药.笔者在临床中加减应用,往往取效甚捷.  相似文献   

2.
鲍艳举  花宝金 《北京中医》2006,25(8):471-473
笔者通过总结古今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在病机、方解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即认为《伤寒论》具有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根据厥阴病的提纲证及《伤寒论》三阴三阳病变的规律,认为厥阴病的特点是半表半里虚寒、上热下寒、冲逆明显。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组成为寒热并用,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从适应症上看,当属厥阴病的范畴,为治疗厥阴病的典型方.药。笔者在临床中加减应用,往往取效甚捷。  相似文献   

3.
柴胡桂枝干姜汤由东汉张仲景所创,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丘余良主任医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认为该方总的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脾胃虚寒,寒热错杂,气化失调。对丘余良主任医师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下肢水肿、失眠、便秘等疾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2例医案分析了寒热错杂型的急性胆囊炎病机多为胆热脾寒,以疏利肝胆、温中生津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常有"遗毒为害",中医症候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缠绵难愈。唐文富教授基于本病病因病机,以伤寒六经为纲,另辟蹊径,化繁为简,认为其多属虚实寒热错杂之厥阴病,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屡见功效。现总结了唐文富教授之临证经验,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高热之验案,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特点,思考原方的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23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索中药防治甲减新思路。方法:观察甲减患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并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减治疗有效,说明部分甲减患者病机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病机,丰富了中医对甲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外科托法治疗痤疮的体会。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配伍外科托法,可用于治疗以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为主之痤疮。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糖尿病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伴见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保持患者原有的降糖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坚持饮食、运动及适当的心理调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PG、PBG及HBA1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柴胡桂枝干姜汤最早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全方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牡蛎、天花粉、  相似文献   

11.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自《伤寒论》,是柴胡剂六方之一。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运用此方关键在于把握“肝热脾寒”病机,在临床中将其运用于治疗各种内伤杂病,取得显著疗效。文章介绍临床上如何从“肝热脾寒”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经验,并结合医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结合验案,介绍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证体会。包括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盆腔炎太阳太阴合病、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太阳蓄血证、大承气汤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少阳太阴同病、真武汤加减治疗少阴寒化证、猪苓汤治疗少阴热化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厥阴寒热错杂证。认为六经辨证体系指导盆腔炎的治疗较脏腑辨证更能应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种,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较高,由精神情志因素引发者居多,多患者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由于长期服用西药不良反应明显,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优势。刘清泉教授由脾寒病机解读失眠的病机,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丹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及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本文介绍相关医案4则。  相似文献   

14.
少阳经连结了胆和三焦,位于三阳的半表半里之间,具有气血水火枢转和通道的功能,能够宣通、升发、疏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少阳病多为枢机失运,正邪分争,气血水火交郁,寒热虚实,偏颇不定等病理演变。其证候以气机的郁滞和水液的停滞为主要特征。足少阳胆的病变从气机的郁而不畅(小柴胡汤证)到滞而不通(大柴胡汤证),甚而气结(柴胡加芒硝汤证);手少阳三焦的病变则主要是三焦气、水通道的郁滞,表现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相似文献   

15.
根据仝小林提出的"郁热虚损"理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虚、损"阶段,络病范畴,其中最为顽固难治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气血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涉及寒入骨髓,表现为阳虚寒凝血瘀。辨治过程中首控血糖,糖络并治,扶正补虚,助阳透寒。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糖络并治"贯全程,扶正补虚要求"衡"。多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寒凝痛显者则加乌头汤。  相似文献   

16.
何锟鹏 《世界中医药》2013,8(9):1051-1052,1057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症状计分,并根据症状、结肠镜检查判断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且治疗组腹胀、腹痛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低,对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少阳病柴胡类方架构浅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伤寒论》中,柴胡类方剂共有6首,共同组成了治疗少阳病的方剂。大小柴胡汤都是治疗少阳本证的方剂,少阳本证主方仍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是对小柴胡汤治疗不足的一个补充,即邪重而正气不甚虚弱之时,当用大柴胡汤治疗。柴胡桂枝汤为治疗少阳兼太阳表证的方剂;柴胡加芒硝汤是治疗少阳兼阳明里实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少阳兼太阴里虚的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是治疗三阳同病的方剂。  相似文献   

18.
孟旭  张广中 《环球中医药》2013,(12):952-95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制方药少而精,其方剂在历代中医研究探索的著作中常被论述,临床应用颇为广泛,远超原著的主治范围,其中柴胡类经方应用灵活,随证加减可治疗多种临床疾病。文章简要的论述了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及四逆散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刘静  郭欣  黄娜娜  吴恺怿  孙蓉 《中草药》2019,50(21):5145-515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明确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TCMID数据库锁定柴胡桂枝干姜汤7味药的药物靶标,TTD、DrugBank、PubMed数据库查找失眠的疾病靶点,构建"疾病-方剂-靶点"网络,用STRING和Cytoscape分析软件对其关键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明确作用机制。结果柴胡桂枝干姜汤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包含靶标640个,失眠的PPI网络包括靶标175个,富集分析得29个关键靶标和其间80条互作关系;GO富集分析及KEGG途径分析结果显示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槲皮素、碳酸钙、6-姜辣醇、山柰酚、汉黄芩素等171个活性成分主要通过CACNA1C、GABRA1、GABRA2、GABRB3、GABRA3等29个关键靶标及突触信号传导、膜电位的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离子门控通道活动、GABA-A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质膜、突触等细胞组成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传导、5-羟色胺能突触等多条作用通路发挥治疗失眠作用。结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等171个活性成分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的药效物质基础,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和CACNA1C等29个靶标构成了其发挥"疏肝健脾、调和阴阳"的功效作用网络,为临床合理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提供了网络药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