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勇敏  谭小宁  徐琳本  吕元  奚剑敏  蒋益兰 《中草药》2016,47(16):2883-2886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对结直肠癌裸鼠转移模型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抑素(ES)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消癌方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ALB/c-nu裸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裸鼠采用盲肠内注射50μL人结肠癌HCT116细胞造模,3 d后取存活裸鼠32只,随机分为健脾消癌方低、高剂量(10、40 g/kg)组,5-氟尿嘧啶(5-FU,0.13 g/kg)组,模型组,分别ig或ip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4周后,采用q RT-PCR法测定裸鼠结直肠癌转移后结肠、肝、肺及盲肠肿瘤组织中VGEF、ES m RNA表达量。结果在VEGF m RNA表达量方面,各组均较对照组升高,模型组与5-FU组最高(P0.01);健脾消癌方2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在ES m RNA表达量方面,各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模型组与5-FU组最低(P0.01);健脾消癌方2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0.01)。4个部位以盲肠组织VEGF水平最低,ES水平基本相当。结论健脾消癌方可能通过使结肠、肝、肺等组织VEGF的降低与ES的升高来达到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裸鼠采用盲肠黏膜内注射HCT116细胞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予健脾消癌方10、40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2 ml/10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癌肝、肺、淋巴转移情况。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肝、肺、淋巴转移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肝、肺转移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通过TGF-β介导而上调E-钙粘蛋白、下调波形蛋白表达,逆转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进程,可能是其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魟鱼软骨多糖对Lewis肺癌VEGF 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魟鱼软骨多糖(RCG)对Lewis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接种Lewis肺癌细胞,复制肺癌移植瘤模型;将实验分为生理盐水(Saline)组、不同剂量魟鱼软骨多糖(RCG)组、环磷酰胺(CTX)组,给药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肿瘤抑制率和肺转移瘤灶数目;采用Westernblot检测瘤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魟鱼软骨多糖各剂量组对肿瘤的抑制率和肺转移数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生理盐水比较,该多糖各剂量组对VEGF、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魟鱼软骨多糖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与其抑制肿瘤VEGF、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滋阴方二至丸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性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BA模型组、二至丸高、中、低(6.4,3.2,1.6 g·kg-1)剂量组和三苯氧胺(TAM)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每只大鼠均以致癌剂DMBA诱导(剂量100 mg·kg-1,2次,间隔1周)乳腺癌.诱导第2天开始给予药物干预,每周触诊所有大鼠乳腺肿瘤发生情况并记录体重变化;15周后处死动物,统计各组大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并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动物肿瘤组织中VEGF,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MBA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中剂量组和TAM组大鼠乳腺肿瘤平均潜伏期延长(P<0.05),平均肿瘤直径、平均肿瘤体积、平均瘤重显著降低(P<0.05);二至丸中、高剂量组VEGF和MMP-9强阳性率显著性降低(P<0.05),且VEGF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滋阴方药二至丸可能通过干预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生长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扶正散结汤拆方配伍中药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机制影响的差异及其协同作用。方法:80只C57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扶正组、化痰组、活血组、解毒组、联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瘤细胞建立肺癌模型,从接种后的第2天开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或腹腔注射,连续14 d后处死,将瘤体剥离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ES、MMP-2。结果:各给药组肺转移结节数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以顺铂组和联用组为最少、也最接近,其次依次为扶正组、解毒组和活血组,各组与顺铂组相比,除化痰组外,无显著性差异。顺铂及各配伍组分组均较模型组VEGF、MMP-2表达量降低、ES表达量升高,其中解毒组VEGF表达最低(P<0.05)、联用组ES表达量最高(P<0.05 or P<0.01)、MMP-2表达量最低(P<0.05),而顺铂组不具任何优势。结论:扶正散结汤拆方配伍四法联用具有更好抗肿瘤转移效果,与顺铂相当;在抗肿瘤微血管生成机制方面,各配伍组分作用各有特点,但四法联用具有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健脾消癌方对大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索其防治大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肝转移裸鼠模型,将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脾消癌方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并观察各组裸鼠肝转移情况,测定其肝组织中MMP-9、TIMP-1表达量。结果:健脾消癌方组肝转移率低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健脾消癌方组肝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低于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健脾消癌方组MMP-9/TIMP-1比值低于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而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消癌方可抗结肠癌肝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及TIMP-1表达、保持二者间的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肺消癌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晚期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肺消艾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KPS评分、VEGF、MMP-2、MMP-9水平、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CC)评分。结果对照组总缓解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KPS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EGF、MMP-2及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VEGF、MMP-2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MMP-9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躯体、心理、社会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消癌汤联合化疗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降低VEGF、MMP-2及MMP-9的水平,与单独进行化疗比较,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检测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分析扶正散结方抑制肿瘤生长在微血管生成方面作用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扶正组、化痰组、活血组、解毒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造模后分别给与相应药物干预,连续14天,同时称取体质量及测量肿瘤长短径,于第14天取血后留取血清,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内皮抑素(endostatin,ES)的表达。结果肿瘤生长速度以顺珀与联用组最慢,其余中药组次之,模型组生长最快。VEGF含量,以联用组含量最低,其次为活血组与顺珀组,其余中药组含量较高(P0.01)。AS含量,各组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模型组尤为显著(P0.01),以顺珀组及联用组降低程度最轻。各组ES含量较空白组均明显降低(P0.01),以模型组最著,联用组及扶正组与DDP组最接近(P0.05),化痰组、活血组和解毒组ES含量则较低(P0.01)。结论扶正散结汤各组拆方中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上调AS和ES的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血管生成有关;血清学检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在肿瘤微血管生成方面作用机制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癌组织标本47份作为肿瘤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35份作为CIN组,正常宫颈组织(NCE)21份作为NCE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MP-9和VEC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肿瘤组、CIN组中MMP-9和VEGF阳性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NCE组(P<0.05),肿瘤组明显高于CIN组(P<0.05);MMP-9和VEGF阳性表达均与肿瘤组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并且在宫颈鳞癌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肿瘤组中MMP-9和VEG;F阳性者的MVD值明显高于其阴性者(P<0.05),MMP-9和VEGF的表达与MVD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9和VEGF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9和VEGF及MVD值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裸鼠胃癌移植瘤及转移灶的生长转移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5-氟尿嘧啶,5-Fu组),健脾养正消癥方低、高剂量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及肝转移灶的情况。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胃癌原位移植瘤及肝转移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MP-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ECK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胃癌原位移植瘤及肝转移灶中P-STAT3,MMP-2,MMP-9,MMP-14,VEGF,RECK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健脾养正消癥方高、低剂量组小鼠瘤体平均瘤重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健脾养正消癥方作用于裸鼠胃癌移植瘤及其肝转移灶后,侵袭转移相关基因中MMP-2,MMP-9,MMP-14,VEGF表达下降,RECK基因表达上升;健脾养正消癥方作用于裸鼠胃癌移植瘤及其肝转移灶后,其相关蛋白P-STAT3,MMP-2,MMP-9,MMP-14,VEGF表达下降,RECK蛋白表达上升。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及肝转移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健脾养正消癥方能够下调P-STAT3,MMP-2,MMP-9,MMP-14,VEGF等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RECK基因或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健脾消癌方对大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肝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大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0只BALB/C-nu裸鼠作为空白组,其余裸鼠建立人大肠癌细胞肝转移裸鼠模型,建模3 d后取存活裸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消癌方组(41.6 g·kg-1),人参皂苷Rg3组(5.2 mg·kg-1),各组裸鼠灌胃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4周后脱颈处死,观察各组裸鼠肝转移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PTEN),Akt,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健脾消癌方及人参皂苷Rg3组肝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p-PTEN,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肝组织中p-PTEN,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PTEN,p-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TEN,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TEN,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TEN,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消癌方可拮抗大肠癌肝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PTEN,p-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结肠癌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从PI3K/Akt生物轴调控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HCT116细胞,细胞设3组:对照组,健脾消癌方组(加入15%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及人参皂苷Rg3组;制备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条件培养液(分组及制备方法见实验方法),用条件培养液干预HUVEC(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Matrigel基质胶法检测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条件培养液对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随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Akt、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蛋白表达。最后在结肠癌HCT116荷瘤小鼠中验证健脾消癌方对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并经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模型组HUVEC细胞管腔形成较空白血清组显著增加(P<0.05);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较模型组HUVEC细胞管腔形成显著减少(P<0.01)。p-Akt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血清组(P<0.05),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I3K、Akt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性增大,瘤组织内VEGF表达、CD31阳性面积显著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瘤组织内VEGF表达、CD31阳性面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癌方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生物轴调控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中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a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in chromosome 10,PTEN)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消癌方抑制结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0%,15%,20%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处理HCT116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iR-21,PTEN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低剂量组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TE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脾消癌方中剂量组miR-21mRNA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TEN mRNA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5);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TE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健脾消癌方中、低剂量组比较,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TEN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中、低剂量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健脾消癌方中、低剂量组比较,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可能通过降低miR-21的表达,上调miR-21靶基因PTEN蛋白表达抑制结肠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及其拆方对肠癌模型裸鼠体质量、瘤体、转移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 L(B-cell lymphoma/leukemia-x L,Bcl-x L)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肠癌原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健脾益气组(15 g·kg-1),化瘀解毒组(15 g·kg-1),健脾消癌方组(全方组,15 g·kg-1),5-氟尿嘧啶组(5-Fu,20 mg·kg-1),共5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4周,观察裸鼠体重、瘤体抑制率、转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x L,Bax蛋白表达。结果:健脾益气组、全方组体重下降低于模型组(P0.05),化瘀解毒组体重下降高于模型组(P0.05);健脾益气组对瘤体的抑制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全方组对瘤体均有较好抑制作用(P0.05);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地转移,其中模型组、健脾益气组总体转移率达90%,化瘀解毒组、全方组转移率分别为70%,60%,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及全方组能够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Bcl-x L蛋白表达(P0.01)。结论:健脾消癌方中健脾益气组优势在于稳定体重,化瘀解毒组优势在于抑制肿瘤,抑制转移;全方组能够稳定体质量,抑制肿瘤,抑制转移,全方配伍疗效最优,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及下调Caspase-3,Bcl-x 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健脾利湿化瘀方临床疗效和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健脾利湿化瘀方及其拆方在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小鼠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裸鼠36只建立人前列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组、全方组、君药组、臣药组和佐药组。实验各组干预14 d后处死取血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瘤组织中VEGF、ANG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3-羟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的AKT(p-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给药组瘤体积、瘤质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西药组、全方组、君药组、臣药组、佐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3.95%、41.05%、19.21%、27.37%、31.32%,拆方组间比较,佐药组抑瘤效果较好,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显示:各组VEGF、eNOS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西药组、全方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PI3K、eNOS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AKT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p-AKT呈降低趋势(P<0.05),其中西药组、全方组、佐药组呈显著下降(P<0.01)。[结论]尽管与西药对比抑瘤作用较弱,但中药健脾利湿化瘀方对前列腺癌在血管生成方面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具有化瘀消癥散结作用的佐药组,可能与姜黄、王不留行中某些有效成分能够下调PI3K、eNOS蛋白,影响AKT磷酸化,阻断PI3K/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健脾消癌方对小鼠大肠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大肠癌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结肠癌细胞CT-26构建大肠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消癌方低(15.75 g·kg~(-1)),中(31.5 g·kg~(-1)),高(63 g·kg~(-1))剂量组及5-氟尿嘧啶(5-Fu)组,分别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剪取瘤体、称取瘤质量后剪碎瘤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15.75,31.5,63 g·kg~(-1))组瘤质量均减轻(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表达增高(P0.05),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降低(P0.05);与健脾消癌方(15.75,31.5 g·kg~(-1))组比较,健脾消癌方(63 g·kg~(-1))组Bax,Caspase-3,Caspase-8增高明显(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可通过促进小鼠大肠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实现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5%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CT116细胞迁移、侵袭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中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K1),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1),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4EBP1),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p-4EBP1)等蛋白的表达,正常血清组设立相同浓度正常血清组(15%),10%胎牛血清组(FBS)。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Akt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mTO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S6K1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S6K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4EBP1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4EBP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结论:健脾消癌方抗结肠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消癌解毒方体内抑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荷瘤小鼠(H22肿瘤细胞株)用消癌解毒方煎剂剂量灌胃,观察光镜及电镜下肿瘤组织、细胞的形态,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含量。结果:消癌解毒方中剂量组凋亡细胞数量最大,并且所有消癌解毒方组中凋亡细胞除出现凋亡细胞一般的形态学改变,胞浆中可见大量吞饮空泡;消癌解毒方低剂量组外周血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癌解毒方对肿瘤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MMP-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