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ICP患者,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茵栀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茵栀黄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血清胆汁酸、血清胆红素、血清游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茵栀黄组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降低血清胆汁酸、肝酶等生化指标,改善妊娠的结局,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佐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熊去氧胆酸片,观察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及TBA、AST、ALT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率与剖宫产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结合熊去氧胆酸片可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皮肤瘙痒、黄疸症状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片,观察组患者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以及瘙痒症状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早产,羊水污染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改善ICP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肝胆湿热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P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治疗组予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较均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疗效痊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肝胆湿热型ICP,能降低患者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孕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20例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治疗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胆汁酸、瘙痒症状评分以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叶青  宋亚丽  翟桂荣  杨慧丽 《新中医》2022,54(2):110-113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5d,随访至妊娠结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瘙痒症状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比较2组患者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瘙痒程度评分、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的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后的TBA、ALT、AST、TBIL、瘙痒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早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在常规使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改善各类生化指标,缓解孕妇的瘙痒症状,改善母婴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的84例轻度IC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20mL口服,3次/d,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口服,2次/d。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瘙痒评分、TBA、CG、TBIL、DBIL、ALT、AST 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评分、TBA、CG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TBIL、DBIL、ALT、AST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轻度ICP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对湿热郁蒸型胎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90例,其中单纯光疗组30例(A组)使用蓝光毯治疗,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30例(B组),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30例(C组),疗程为5d。治疗结束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并做出疗效判断。结果:治疗5d后三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与单纯光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案治疗第3d及第5d较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浓度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大便次数高于其他两组,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有25.1%的患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5次,该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皮疹的发生率高于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P<0.05),但是和单纯光疗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湿热郁蒸型胎黄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稍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两组间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组50例,观察组熊去氧胆酸结合中药组50例,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产儿结局。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胆汁酸(TBA)及转氨酶(ALT、AST)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窒息、早产率低。结论: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中药比单纯用UDC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ICP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竹叶地黄汤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ICP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采用UDCA口服,中药组采用茵陈竹叶地黄汤口服,中西药组采用上2组药物联合用药,观察3组疗效。结果中西药组在疗效、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2组(P均<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围生结局及治疗后复发方面,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茵陈竹叶地黄汤联合UDCA治疗IC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点,早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高。ICP病因不清楚,可能与妊娠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ICP孕妇的胎儿宫内监护。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010年1—12月收治的32例ICP孕妇及围产儿,年龄20—39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3例,其中3例产妇曾有不良妊娠结局(死胎)。32例孕妇以瘙痒为首发症状,发生于孕28—33周。肝生化指标异常32例。1.2症状体征:均因皮肤瘙痒就诊,1例伴阴道流血,5例伴黄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西药治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中药妊娠退黄汤、西药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 UDCA15mg/kg·d,10天为一个疗程;B组妊娠退黄汤,每日一剂,10 天为一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瘙痒、转氨酶、胆汁酸明显下降(p< 0.05),组间无差异(p>0.05)。停药后瘙痒、胆汁酸、肝酶出现反跳现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UDCA和妊娠退黄汤治疗ICP是安全有效的,但妊娠退黄汤治疗ICP后不易出现瘙痒及生化指标的反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本院10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2例,给予B组常规疗法,给予A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A组血生化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改善患者肝功能、肝酶以及胆汁酸等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可在临床中预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治疗及分娩方式。方法对109例ICP孕妇进行综合治疗,包括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ATP、辅酶A、思美泰。结果经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缓解,106例终止妊娠,其中剖宫产74例,顺产3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占5.6%,无一例死亡。结论经联合治疗及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可降低ICP孕妇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种产前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4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滴度≥128者随机分为3组(各138例):茵栀黄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颗粒(茵陈蒿、制大黄、黄芩、黄柏、甘草、栀子)治疗;中西药组给予中药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49%、82.61%、89.13%,茵栀黄组与中药组及中西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溶血发生率分别为42.03%、19.57%、13.77%,茵栀黄组与中药组及中西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及中西药联合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效果均满意,但中药颗粒口服方便,孕妇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茵栀黄颗粒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检测治疗前后胎盘中胆盐载体(MRP)的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南阳南石医院将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使用熊去氧胆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比较2组孕妇临床症状、糖脂代谢指标、妊娠结局及胎盘MRP水平。结果:2组瘙痒的症状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的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胎盘组织MRP1及MRP2水平均有所上调,其中观察组上调的趋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可明显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可通过上调MRP水平促进胎盘胆汁运转,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A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对照组B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光疗,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疗程7d.检测临床疗效、光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RF、TBA、TB...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与胎儿早产、窒息等不良孕产结局有关。西医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对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独特优势,病变涉及肝、胆、脾、肾、三焦,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退黄、行气活血化瘀为主,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