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生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决策,并分析其短期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7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中转开腹组(60例)及腹腔镜组(70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R语言构建中转开腹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通过绘制校准图进行一致性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64例,其中60例发生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7.9%(60/764)。肿瘤位置位于直肠[比值比(OR)=1.846,P<0.05)]、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评分Ⅲ、Ⅳ级(OR=2.381,P<0.05)、腹部手术史(OR=3.652,P<0.01)、肿瘤长径≥5 cm(OR=2.704,P<0.05)和体重指数(OR=1.109,P<0.05)是发生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校正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重合度。中转开腹组手术时间高于腹腔镜组(210 min比190 min,Z=-2.670,P<0.05);中转开腹组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组(170 ml比120 ml,Z=-6.018,P<0.01);中转开腹组术后住院天数高于腹腔镜组(10 d比9 d,Z=-2.134,P<0.05)。中转开腹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10.0%(6/60)比4.3%(15/704),χ2=4.055,P<0.05];伤口感染率高于腹腔镜组[15.0%(9/60)比4.7%(33/704),χ2=11.318,P<0.05],上述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位置位于直肠、ASA评分Ⅲ、Ⅳ级、腹部手术史、肿瘤长径≥5 cm和体重指数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生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石淋”之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多从湿热下注论治,其大法不离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其疗效亦为临床所证实。笔者在不脱离上述大法的同时,另辟蹊径,多从肝辨治,其效更佳,现将自己粗浅见解介绍如下。从经络循行部位来看,《灵枢·经脉篇》:“肝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经过2年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308名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为研究对象,来自同一单位的50名同龄男性为对照组,采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参数,利用XE-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抗震救灾组红细胞总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明显升高(P〈0.01),CD3+、CD3+CD4+、CD3-CD19+和CD3-CD56+也升高(P〈0.05),而CD3+CD8+及CD4/CD8无统计学差异。将6项免疫参数测定结果根据正常参考值分为偏低、正常和偏高,抗震救灾组CD3-CD19+正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震救灾组在经过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是以高嗜酸细胞为特征的克隆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病变。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按形态学分为3种类型: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和成熟细胞型。本病发病急,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发热、乏力、贫血、皮肤紫癜,需要排除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结合骨髓涂片和活检以及组化检查。慢性型者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伴低原始细胞计数患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患者鉴别诊断中形态及遗传检测的差异.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33例伴低原始细胞计数的MDS患者及19例MA患者进行临床参数、形态检测分析(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及病态造血)及遗传检测分析(染色体及基因检测).结果 伴低原始细胞计数的MDS组较MA组巨核系病态造血更易见(P=0.031),伴低原始细胞计数的MDS患者中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率与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MA患者(P=0.000,P=0.000).结论 联合形态及遗传检测可准确鉴别MDS与MA.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提高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 的认识。 方法 报道1 例BPDCN 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该例BPDCN 临床上以皮肤受累为首发症状,皮损表现为结节、红斑。病理及免疫学特征性标识本病。患者累及骨髓,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诊断予以帮助。 结论 该病侵袭性强,进展较快,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预后极差。单纯从骨髓细胞形态学很难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相鉴别,需紧密结合临床,同时辅以病理及免疫分型检查明确诊断,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形态及遗传检测参数的差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 )与溶血性贫血(H A )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MDS患者56例,HA患者44例,分析比较其临床一般参数、骨髓形态参数(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及病态造血)及遗传参数(染色体及基因检测)检测的差异。结果 MDS组与HA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DS组患者骨髓细胞病态造血较HA组患者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是红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MDS组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较 HA组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染色体异常与基因异常更频繁发生于MDS组患者,与H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MDS患者与 HA患者的鉴别诊断可以联合形态及遗传检测,达到更加及时、准确的检测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拟探讨LBL、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骨髓形态诊断教学中的分层应用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检验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共20人,规培及新入职人员等轮转生共1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实习组和轮转组。每项内容教学两次,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分别采用LBL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分别采用LBL+CBL教学方法和PBL+CBL教学方法。结果理论成绩表明:实习组学员PBL方法与LBL方法的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组学员PBL方法的成绩优于LBL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成绩表明:两组学员LBL+CBL方法的成绩均好于PBL+CBL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L、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骨髓形态诊断教学中不能过于追求某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分层教学,对内容分方法教学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对湿热郁蒸型胎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90例,其中单纯光疗组30例(A组)使用蓝光毯治疗,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30例(B组),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30例(C组),疗程为5d。治疗结束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并做出疗效判断。结果:治疗5d后三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与单纯光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案治疗第3d及第5d较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浓度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大便次数高于其他两组,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有25.1%的患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5次,该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皮疹的发生率高于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P<0.05),但是和单纯光疗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湿热郁蒸型胎黄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检测对淋巴瘤(lymphoma)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确诊的47例淋巴瘤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标本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多种TM水平,并进行临床参数分析。结果:血清TM特别是CEA、CA125、CA15-3、SF水平在淋巴瘤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9,P=0.000,P=0.005,P=0.000)。淋巴瘤患者组血清TM水平与其一般临床参数并不相关(P0.05),而与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数(或淋巴瘤细胞)、B组症状、分期、IPI预后评分、骨髓是否浸润相关(P0.05)。淋巴瘤患者中在一般临床参数较均一的情况下,骨髓浸润组较未浸润组B组症状更易见(P=0.031),CA15-3及SF水平升高更多(P=0.002,P=0.000)。结论:骨髓形态联合血清TM水平检测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对辅助判断淋巴瘤是否伴有骨髓浸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