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关于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方面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了解和掌握目前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痤疮的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现代医家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讨、痤疮治疗的临床研究及方药的使用方面进行总结。从而得出,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具有重要理论基础和临床优势。这为痤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从体质角度根治痤疮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罗璎  胡冬裴 《河南中医》2014,34(1):181-183
对于痤疮的治疗,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有医家通过脏腑辨证,从肺、脾、胃论治,有医家从肝肾论治,也有医家将痤疮按虚实分为实火和虚火进行治疗,还有医家按照痤疮皮损部位和形态分经论治。西医从免疫遗传学、环境情绪、代谢机制以及病原微生物领域对痤疮的发生机制以及危险因素进行讨论,以外用抗生素以及激素软膏为主治疗。  相似文献   

3.
基于王琦教授"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体质理论,痤疮的发病与湿热体质密切相关,痤疮的临床表现符合湿热体质特征,痤疮的病机要点以湿热体质为本,毒瘀痰结为标,主张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文章在分析痤疮的临床特征、发病的病因病机与湿热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佐以王琦教授从清热利湿干预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病例加以说明,从而显示出辨体论治在治疗痤疮中的临床优越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胆石病医家多从气郁、湿热论治。根据临床治疗与现代实验研究,认为淤血在胆石病形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中从气阻血淤,湿淤互结和阴虚血淤3个方面论述了血淤与胆结石的关系及其治疗原则,为胆石病从淤论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从肝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中医研究进展,结合古近现代中医对该病的认识,我们以“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作为指导,提出从“肝”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认为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病位主要在肝,以湿热为患,肝经湿热循经上扰所致,为临床辨证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好发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严重威胁现代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加后天获得的长期稳定的人体状态,决定着个体的发病倾向以及疾病的转归。国医大师王琦提出"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将辨体论治作为指导疾病诊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质相关的文献分析发现,痰湿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等体质类型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总结该病常见体质类型,介绍王琦教授针对不同体质类型进行辨体论治的思路和方法,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沿袭历代医家的辩证论治,遣方用药,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笔者从痤疮发病部位出发,依据中医整体观、痤疮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采用以分部论治为主要治则,并注重引经药物应用治疗本病,希望为痤疮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9):1225-1226
目的:痤疮是临床常见病,轻者影响患者美观,重者给患者的心理、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总结杨强主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灵活掌握吾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通过分析古医及现代医家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吾师从脾胃、肝胆及脾胃肝胆互资互制方面对痤疮的发病机制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结合典型医案分析总结。结论:杨强主任从脾胃、肝胆论治痤疮为中医论治痤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痤疮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现代医家多以火热实证论治,予清热解毒法治疗为主。然痤疮的病因不仅有热,更与风、寒、湿、痰、瘀等致病因素有关。临床辨证论治,结合寒温并用理论,自拟中药面膜外治不同类型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月经的产生以肾为根本,多数医家从肾论治卵巢早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角色的转变,妇女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现代研究表明,卵巢早衰与情志关系密切,但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对之论述不多。《傅青主女科》从"郁"论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气郁为病",首创"柔肝解郁法",提出了解郁重在养血育阴、益气健脾的新见解,对于治疗卵巢早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基本理论入手,结合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症状、特点和现代研究探讨其从肝论治之理论基础:肝藏血而主筋,肝血亏虚是RA发病基础,也是女性多发的原因;肝主疏泄而调气血,肝气郁滞,日久气郁化火,伤阴耗血,生痰夹瘀,又会加重RA的进程。临床治疗RA可以从“调肝”入手选方遣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寻常痤疮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318例寻常痤疮患者在两名中医专业调查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寻常痤疮患者一般情况登记表》的填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痤疮级别、精神因素、遗传情况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湿热质所占的比例最大,有258例次占23.54%,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P<0.05);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这3种体质在女性寻常痤疮患者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0.05);阳虚质在青春期后患者比例高于青春期患者(P<0.05);各种体质类型在不同级别寻常痤疮中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气郁质在受精神因素影响患者的百分比高于不受精神因素影响的患者(P<0.05);各种体质类型在有遗传因素和无遗传因素患者中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热质是寻常痤疮发病的主要体质类型,部分体质类型的分布受性别、年龄及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遗传因素、痤疮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探讨从五脏论治麻木的理论基础,并采撷古代和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5种论治麻木的方法:从肺论治,当补肺固卫、益气通络;从脾论治,当健脾益气、祛痰化湿;从肝论治,当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从肾论治,当滋阴补阳、固本填精;从心论治,当补心养血、通脉安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观察中药治疗痤疮的病例,总结其疗效和疗效影响因素。疾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结果:共纳入28例成年痤疮的病例,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本研究提示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具有一定的优势,为"辨体论治"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同时提示饮食、服药方法等对痤疮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痤疮患者的体质类型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对356例痤疮患者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得分,分析痤疮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男女性患者SAS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状态多见于20~29岁的痤疮患者;对痤疮患者中焦虑者进行中医体质因素的l ogi st i c回归分析:在P0.05水平,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是平和质、阴虚质和气郁质。结论:痤疮患者中的阴虚质、气郁质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方法可谓各有见解,通过对明清医家的中医体质分类进行挖掘整理,以期明确明清医家的体质分类方法,为现代中医体质分类提供理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宁地区痤疮发病年龄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门诊病例调查方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诱因、饮食嗜好、伴随症状、皮损类型、病情分类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宁地区痤疮患者体质发病趋势是湿热质发病多,气郁质次之。春季表现痰湿质为高峰,气郁质出现小高峰;夏秋季节湿热质与阴虚质发病或病情加重,呈现高峰;冬季气郁质表现为高峰,血瘀质由于观察例数过少,规律不明显。结论:湿热质是南宁地区痤疮发病的易发体质。不同体质痤疮加重或发病季节也不同,临床治疗上结合气候特点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白书仙  张波  张洁  金晶  沈琴  卫静 《陕西中医》2021,(3):344-346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众多医家多从肺经风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等论治。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发病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上述四证不能全部囊括,但多与肝、脾胃密切相关,笔者引经据典,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简述肝、脾胃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现代痤疮的发病机制,从肝郁脾虚论治,注重调理肝脾,以疏肝健脾为主,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  相似文献   

19.
寻常痤疮辨证论治刍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钱江  杨柳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67-868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寻常痤疮辨证论治文献,发现临床辨证分型没有统一标准,分型较多,其中以肺经风(郁)热、肺胃湿热、血瘀、痰凝、冲任不调等型多为诸医家所用,并取得了确切疗效。参照现代医学根据寻常痤疮皮损形态分型论治理论,从中医病因病机入手,结合辨证分型规律,联系临床治疗体会,将寻常痤疮分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等5型,与现代医学所分丘疹性、脓疱性、结节性、囊肿性、萎缩性、聚合性痤疮等基本对应,较为系统全面,便于临床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阳痿之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治疗此病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一般治阳痿多从阳虚、气郁、湿热论治,予以补肾壮阳、培养心脾、疏肝解郁、清热化湿等法,确有较好效果。但笔者临床所见因痰所致的阳痿亦较多,对此从痰论治每获速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