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1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比两组治疗后肌张力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治疗后肌张力恢复的总有效率较高,肢体运动功能更好,日常生活能力更强。结论: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促进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的恢复,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4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采用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有效促使肢体张力恢复,提升生存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毫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张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及肌张力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92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NIHS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显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葛根、白芍、赤芍、伸筋草、当归、枳壳、木瓜、柴胡、红花、牛膝、桃仁、桔梗、川芎、甘草)治疗,1 d 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纳入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加乙哌立松口服、汤药予补阳还五汤加减。B组给予芍药甘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C组给予乙哌立松口服,汤药以芍药甘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疗程均为1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为68%,C组为88%,C组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Fugl-Meyer(FM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评分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指数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芍药甘草汤合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肌松药治疗肌张力升高、属气虚血瘀型的中风患者,可较显著地降低患肢肌张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徐安瑜  徐应倩  黄璐 《新中医》2021,53(3):135-139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症状、肢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肢肌张力改善情况(Ashworth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改良RANKIN量表)及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肌张力Ashworth评分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Ashworth评分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ANKIN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可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肢体肌张力与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针刺跷脉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 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 例,对照组采取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康复治疗等现代医学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柔肝通络汤联合针刺跷脉治疗。2 组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 评定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平衡功能[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6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肌张力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肌张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FMA、BB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联合针刺跷脉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肌张力和神经缺损严重程度,提升下肢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熄风解痉方中药熏蒸联合CT围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熄风解痉方中药熏蒸,联合组给予熄风解痉方中药熏蒸联合CT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MAS评分、CSS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定、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3.94%,优于对照组81.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解痉方中药熏蒸联合CT围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疾病可有效帮助患者提升肢体功能程度,提升肢体肌张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筋骨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筋骨三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上肢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MAS分级、上肢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结合筋骨针疗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相比,可更有效地减轻缺血性中风患者痉挛上肢的肌张力、改善运动能力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行急诊介入诊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血府逐瘀汤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生脉饮组加用生脉饮口服,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口服,疗程7d。观察三组再灌注损伤事件(血管无再流或慢再流、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l2h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三组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效果优于单用血府逐瘀汤或生脉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结合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符合顽固性失眠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予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压豆,对照组予阿普唑仑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0d 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64%,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经 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脱水、止血、腰椎穿刺、预防消化道出血等综合治疗措施,然后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静脉泵入尼莫地平(2~4ml/h),14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2~4ml/h),14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能有效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较单纯的西医常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纽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NIH-CPSI)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问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67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血府逐瘀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组(观察组)35例,帕罗西汀组(对照组)32例,疗程8周。结果:①在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患者痊愈9例(25.71%),显著进步12例(34.28%),好转11例(31.42%),无变化3例(8.57%);对照组痊愈8例(25%),显著进步10例(31.2%),好转12例(37.5%),无效2例(6.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15, P〉0.05)。②治疗开始后的第2、4周末HAMD和HAMA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05,P〈0.001,P〈0.001),至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对照研究血府逐瘀汤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照研究将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和复方丹参滴丸进行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临床治疗,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血府逐瘀汤加减较复方丹参滴丸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用药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与西药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5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1剂/d,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cy、LP(a)的临床变化。方法:将16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试验组(A组)93例和对照组(B组)76例,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按设计各服药1个月。结果:服用血府逐瘀汤试验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