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玉琴教授治疗妇科病时,用药精巧,疗效显著,尤其善于使用药对。其常用的药对有青皮配麦芽、茯苓配山药、全蝎配白僵蚕、车前子配泽泻、墨旱莲配藕节、金银花配蒲公英等。庞玉琴教授治疗妇科病常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然脾喜燥恶湿,故庞师在处方中,健脾祛湿之药常穿插其中,茯苓、山药常为其首选之药;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病多为气滞之证,盖女子肝血素虚,肝阴难济肝阳,故肝气易郁滞,常用青皮、麦芽治疗,且二者亦可健脾;气滞日久易引起积聚,常用全蝎、白僵蚕治疗;气郁日久易化火,女子多热症,故常用金银花、蒲公英治疗气分热证;用墨旱莲、藕节清血分热证,亦可治疗血热出血之病;女子带下,经水之疾多兼湿邪,故常用车前子、泽泻利水止带。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疹。全虫方具有熄风止痒、除湿解毒之功效;全蝎、皂角刺、皂荚可熄风止痒、托毒攻伐,刺蒺藜和炒槐花可疏肝凉血,威灵仙祛湿通络,苦参、白鲜皮和黄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全蝎、皂角刺、皂荚对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用之最为相宜,白鲜皮常配苦参等用于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疮疡或  相似文献   

3.
吴萸性热,味辛而苦。其功能以温中止痛、泄肝降逆著称。临床主要用于寒邪内阻及肝气横逆所致的胃痛、腹痛、呕吐、泄泻等病证。作为主药,用量6~10g,水煎服。肝病善痛。肝气犯胃,胃痛反复发作,嗳气泛酸,舌苔白者,当重用吴萸,并与白芍拌炒,取其泄肝中有柔肝之功。此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若肝气郁滞明显,痛引两胁,胸闷,当加疏肝药如香附、青皮。若肝郁化热,胃痛有烧灼感,急躁易怒,舌苔黄,用吴萸须配黄连、山栀、蒲公英。久痛必瘀。当胃痛如针刺、部位固定、舌紫暗时,用吴萸当配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久痛必虚。  相似文献   

4.
久咳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佳 《陕西中医》2005,26(10):1067-1068
认为从肝论治久咳不愈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从脏腑相关角度来看,肝与肺二者在气机的升降方面密切相关,调肝可以宣肺;从六经辨证来看,久咳之证,多已由表向里传变,常可客于少阳,少阳为肝所主。具体治疗方法上,可根据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清肝泻火、滋养肝阴、疏肝理气、化痰等方法。但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适应征,疏肝不忘理肺,并注意药物的配伍。  相似文献   

5.
一、制川草乌配蜈蚣祛风通络治痛痹制川草乌均为祛风猛药,同入肝经,合用能增强追风通络,逐寒祛湿的功效。临床常可用于治疗寒湿久羁,痹阻经脉,气血凝滞之证,如坐骨神经痛等。盖制川草乌味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治久痢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指出其特点有三 :1 .久痢扶正不忘驱邪 ;2 .久痢治疗因人而制宜 ;3 .久痢用药精选巧配。  相似文献   

7.
萧龙友临证用药特色鲜明,南沙参是其处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一味中药。通过研习萧龙友传世医案,归纳总结了萧龙友临证使用南沙参的五种常用配伍,并对其适应症和常用剂量做了分析。结论如下:南沙参配知母、贝母,为清润之法,用于肺热痰阻,既施之于有形之痰,亦用于无形之痰;南沙参配灵磁石,为清降之法,用于肾气不纳,肝气横逆,上犯于肺之证;南沙参配郁金,为清化之法,用于肺金虚不能制肝木,肝气犯胃,食滞中焦之证;南沙参配首乌藤,为清养之法,用于肝血虚少,肝阳浮越窜络所致痛证;南沙参配桑寄生,为清补之法,用于冲任不固,虚热内扰之证。  相似文献   

8.
石榴皮酸涩温。功能涩肠止泻,兼可杀虫。可治久泻、久痢、脱肛以及虫积腹痛。也可用于崩漏带下。诃子既能涩肠敛肺下气,又可清肺利咽开音。适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久咳、虚喘以及音哑等证。  相似文献   

9.
妇科用药琐谈乳山市中医医院(264500)徐元山解放军54766部队卫生队(264500)李来平关键词乌梅白术麦芽石见穿妇科用药经验1乌梅,消症瘕,止崩漏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能敛肺生津、涩肠安蛔,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烦...  相似文献   

10.
<正> 附:十八反十九畏中的对药一般而言,反、畏药属配伍禁忌,不能同时应用,但对反、畏药的实质,古人认识并不一致,且有不少同用的实例,证之临床,不少反、畏药同用确能增强疗效.因此,对反、畏药中的对药应用既要审慎,但也不能拘泥. 1柔肝软坚,化痰散结——海藻甘草海藻苦咸性寒,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甘草甘平缓急,散结除痰,但用之不当,气增而久每可出现壅滞生湿,化热伤阴之弊,不能单用于肾实(水盛)肝旺,湿盛中满,阳亢刚燥之人.如海藻甘草两药合用,反能出现明显的柔肝软坚,化痰散结之效,既可用于痰湿壅盛,水瘀阳亢之肝阳肝风诸证,也可用于痰结气滞之瘰疬肿块.《疡医大全》内的消疬丸;《医宗金鉴》海藻玉壶汤、通气散坚丸、妙灵  相似文献   

11.
<正>据《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具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现代养生学家提出,枸杞子尤其适合气血两亏、体质虚弱、视力下降、贫血、慢性肝炎、中毒性或代谢肝病及胆管系统引起的肝功能障者和工作繁忙的男性服用。枸杞子可用于做菜或泡茶,具有解热、  相似文献   

12.
柳成刚 《河南中医》2012,32(10):1317-1317
慢性肝损伤发病缓慢,治疗难以速愈,保肝将军膏用药名贵,节省药源,善于滋补,口感较好,便于服用,便于保存,可以久服,恰适慢性肝病的治疗,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及其所致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等.  相似文献   

13.
窦迎春 《国医论坛》2011,26(2):35-36
何首乌,在晋代已有应用,但医药书籍的记载则首见于唐《何首乌传》,名首乌,宋代《日华子本草》始名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味甘、苦、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为补肝肾、益精血之佳品。常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并能截疟,为久疟伤阴、日久不愈之必用药;且能润燥通便、解毒,故亦用治血虚津亏、肠燥便秘以及瘰疬、疮痈、皮肤疹痒等。  相似文献   

14.
文通过阐述消渴病与肝脏的关系,指出肝强克脾、肝强犯胃、肝强灼肺、水亏肝强可导致消渴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以此为基础的消渴病日久发展至消渴目病,其病机多有病久伤阴耗血的特点,而肝开窍于目,阴血不足则目窍失养,治之宜柔肝以补肝体,这就为柔肝法治疗消渴目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探讨了临床上运用柔肝法对消渴目病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论治泄泻两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慢性泄泻日久,采用常规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清热利湿、消食导滞、抑肝扶脾、健脾益胃、温肾健脾等)而不效者,以活血化瘀为主配以他法治之,每获良效。现择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与肺在脏腑、经络及五行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久咳与肝的病变密切相关,从肝治咳,其常用治法可归纳为疏肝祛风、理气化痰、平肝清肺、疏肝健脾、镇肝熄风、柔肝滋肾等六法。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不仅是治疗外科疔疮肿疡的妙药,而且也是治疗内科蒲公英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不仅是治疗外科疗疮肿疡的妙药,而且也是治疗内科1的2年第6期(总3邓》·S胃肠道疾病的佳品,现简介于下。 1.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发病暴急,极易形成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尽快控制吐泻,避免机体水份继续丢失。一般急性发病者,用蒲公英60克,水煎3次,每次15分钟(不宜久煎),取汁1000毫升,加少量红糖或白糖矫味,频频饮服。如呕吐者,可兑入生姜汁少许。如湿热邪毒内盛,可酌配葛根、黄琴、黄连、木香、槟榔等。我在胃肠道疾病专科用此法治疗200多例患者,均不需另加其他解痉镇痛药或止泻药,也未加静脉补液,疗效可靠、, 2.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蒲公英有较好的健胃功效和消炎作用,但其苦寒之性甚微,无伤阳败胃之弊,可用于多种证型的胃病,尤其是通过适当的配伍,更有利于发挥其健胃、消炎的特殊功效。如证属肝胃不和者,可用蒲公英30克,配柴胡、积壳等;如证属胃热者,用蒲公英60克,配黄苹、黄连、赤芍等;如证属阴虚者,用蒲公英15~30克,配沙参、麦冬、乌梅等。经常服思,其效颇佳。 3.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属馒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除寒凝与癖血之证型外,其他证候均可配用蒲公英治疗,有助于消炎抗菌,以促进溃疡愈合。《医林纂要》认为蒲公英能“补脾和胃”。  相似文献   

18.
菟丝子用于慢性肾炎胡建刚①王永林①菟丝子甘、辛、微温,《本草纲目》谓其“久服可轻身延年”。笔者近10年来以菟丝子为主配以健脾补气药物治疗慢性肾炎长期尿蛋白不消者,疗效满意。药物由菟丝子30g,黄芪20g,山药15g,白术12g,陈皮8g,云苓10g等...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水谷之精微生化乏源,则肌肉失于充养;日久元气大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得不到后天的补充,则髓枯骨痿.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常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气虚发热、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现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确有效果,同时,部分西药如泼泥松等与补中益气汤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见效快、缓解完全、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乌梅用于大肠息肉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味酸涩性平,归肝、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功效,可治久泄久痢、尿血、血崩、恶肉、牛皮癣、蛔虫病、肺热久咳等疾病。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1],其中腺瘤性息肉约占8O%,结肠腺瘤有恶变的可能,公认为癌前病变,其恶变率约为1.4%~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