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昔洛韦联合火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血清白介素-2(IL-2)、γ-干扰素(γ-IFN)、P物质(S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增加(P0.05)。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IL-2、γ-IFN和SP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IL-2、γ-IFN和S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阿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疗效较高,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改善血清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逆流补营"火针法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SP和NK-1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脉冲射频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逆流补营"火针,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SRSS评分和HAMA评分、WHOQOL评分及血清SP和NK-1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SRSS评分和HAMA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SRSS评分和HAMA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WHOQOL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食欲、精神、生活兴趣、情绪、社交评分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血清SP和NK-1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P和NK-1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结论:采用"逆流补营"火针法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清SP和NK-1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基于"温阳导滞理论"针刺联合火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温阳导滞理论"针刺疗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QOL评分、VAS评分和QS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差异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 (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 0.05);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QS评分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QOL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6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 0.05)。结论:采用基于"温阳导滞理论"针刺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BDNF、IL-6和IL-10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银花散塌渍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瘙痒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2(IL-2)和神经肽P物质(S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寻常型银屑病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的IL-2和SP水平,同时分别对其进行PASI评分和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S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S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银花散塌渍疗法联合达力士外治能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瘙痒患者的疗效,降低血清IL-2和SP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的影响。方法:筛选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僵硬期肩周炎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脱落2例)和治疗组(32例,脱落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1次/d。治疗组患者给予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毫火针隔日1次,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CM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CMS、SF-36评分及血清SP和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明显,CMS、SF-36升高明显,血清SP、5-HT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改善的程度更大,血清SP、5-HT水平下降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CMS、SF-36评分及血清SP和5-H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能明显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火针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联合“逆流补营”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和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火针组和浮火针组,每组55例(疗效观察过程中浮针组脱落1人、火针组脱落2人)。浮针组采用扫散手法后留置软管24h;火针组选取疼痛区域边缘的阿是穴采用围刺法治疗;浮火针组采用浮针进行扫散手法后(不留置软管),同时火针进行“逆流补营”法治疗,三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火针组、浮针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8.7%;浮火针组有效率为92.7%;三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患者满意度(P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浮火针组与火针组、浮针组比较疗效更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火针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治疗次数少,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改善焦虑状态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火针及围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1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用围刺联合拔罐治疗,研究组用火针联合拔罐治疗。结果:VA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PAR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8.21%、对照组8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痛火针联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火针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和对照组(n=38,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VAS评分、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F=303.100,P<0.001),两组VAS评分均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呈降低趋势(时间效应:F=156.500,P<0.001),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交互效应:F=29.460,P<0.00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89.47%与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止痛、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等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CRP、IL-6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89%与26.32%,c2=4.547,P=0.033),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3%与 18.42%,c2=5.029,P=0.025)。结论:火针联合阿昔洛韦能够降低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临床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予以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挑疱及湿敷治疗,2组均治疗1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疗程结束后1月,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1月后,观察组发生后遗神经痛比例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对急性期止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散瘀汤联合火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活血散瘀汤联合火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血清IL-2和IL-6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后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2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IL-6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IL-2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活血散瘀汤联合火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加巴喷丁,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睡眠质量(sleep quality,Q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清SP和NPY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第3、6周时两组Q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QS及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P和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较佳,能减轻患者的神经疼痛,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外周血清SP和NPY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和电针组30例,分别于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后进行VAS疼痛计分法评定;并对治疗后1个月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毫火针组、封闭组及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星期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毫火针组和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星期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VAS评分与封闭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毫火针疗法、局部药物封闭及电针治疗网球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毫火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封闭疗法及电针治疗。结论毫火针疗法是一种治疗网球肘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毫火针联合运动疗法与普通针刺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例早期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开、闭链肌力训练),隔日1次,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 min,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WOMAC、SF-36评分及血清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降低明显,SF-36评分提高显著,血清NO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改善的程度更大,NO水平下降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WOMAC、SF-36评分和血清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毫火针联合运动疗法可能通过降低KOA患者的血清NO水平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早期KOA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 H Z)局部神经痛和血清中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60例AH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0.25 g/次,3次/d)、甲钴胺片(0.5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赞刺阿是穴治疗(1次/d),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SP含量。分析治疗组VAS评分和SP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血清中的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值和SP下降值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火针赞刺法可调节血清中SP浓度,从而加快AHZ局部神经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火针疗法结合拔罐、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东莞市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火针疗法结合拔罐、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存质量评分(SF-36)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S评分、MCS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结合罐、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更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温阳导滞理论”针刺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VAS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温阳导滞理论”针刺疗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QOL评分、VAS评分和QS评分及血清BDNF、IL-6和IL-10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QS评分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QOL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血清BDNF、IL-6和IL-10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 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 <0.05)。结论:采用基于“温阳导滞理论”针刺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VA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各11例,两组均予以神经营养药物,并用针灸治疗;联合组加用微波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90.9%、单一组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联合组VAS评分较单一组更低(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桃红四物汤,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疼痛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和PD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P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SP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