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讨七味白术散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治疗组。空白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治疗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二甲双胍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七味白术散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采集大鼠粪便;用高通量测序16S rRNA分析菌群的多样性及差异。结果:干预4周后,治疗组、二甲双胍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七味白术散能显著上调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艾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以及拉克氏梭状芽胞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异杆菌属(Allobaculum)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相对丰度(P<0.05);干预后未分域未分界细菌属(unclassified_k__norank_d__Bacteria)、纺锤链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可以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上调多种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丰度,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  相似文献   

2.
卢芳  闫静思  刘树民 《中草药》2021,52(13):3954-3965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淫羊藿EpimediiFolium对生理状态及寒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变化的影响以判断淫羊藿的药性归属。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3部分,生理状态大鼠、热证模型大鼠及寒证模型大鼠。生理状态大鼠共10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与淫羊藿组(Sm Q);热证模型大鼠共15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热证模型组(RmcM)、热证模型淫羊藿组(RmcQ);寒证模型大鼠共15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寒证模型组(HMmc)、寒证模型淫羊藿组(HQmc)。分别采用优乐甲120 mg/kg及冰水游泳方式建立大鼠热证与寒证模型,Sm Q组、RmcQ组和HQmc组自造模第1天起ig淫羊藿提取物(10 mL/kg),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 d,之后取大鼠新鲜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淫羊藿可引起不同证候大鼠肠道菌群中OTUs数量、α多样性及主要菌门丰度的变化,同时通过β多样性分析可发现不同样本间的菌群结构出现显著性差异;同一样本间的菌群结构较为相似,表明实验所获得的样本可用于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在门水平下,各模型淫羊藿组样本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均发生显著上升,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发生显著下降,结合两菌门所具有的功能可对淫羊藿药性进行进一步推断。结论通过对不同证候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综合分析,生品淫羊藿药性偏寒凉,这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al DNA,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白果温胆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以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食量、饮水量、呼吸及毛发光泽等情况的变化;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结果;采用16S rDNA Miseq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情况,通过OTU聚类分析方法、Alpha多样性分析方法、Beta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通过SPSS 25.0分析比较不同干预方法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 (1)行为学观察结果:白果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饮水量、毛发、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模型组大鼠肺气管上皮破损,肺间隔增厚,炎性细胞增多。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一定改善。(3)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度Chao1指数及Observed_species指数、Faith’s PD指数、Pielou_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毒降浊颗粒对代谢综合征(MS)SD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03 g·kg^-1·d^-1)、受试高剂量组(解毒降浊颗粒2.4 g·kg^-1·d^-1)和受试低剂量组(解毒降浊颗粒1.2 g·kg^-1·d^-1),每组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其余大鼠饲以高脂、高糖饲料,8周后,二甲双胍组和两组受试大鼠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解毒降浊颗粒灌胃。生化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水平及血脂含量,称取肝脏和附睾周围脂肪组织重量。提取粪便总DNA并扩增,文库制备,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受试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血浆LP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大鼠,但是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各指标与二甲双胍组基本一致(P>0.05)。另外,受试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和附睾脂肪系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是与空白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基本一致(P>0.05)。受试高剂量组大鼠NF-κB、IL-6及TNF-α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基本一致(P>0.05),但是明显低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受试低剂量组(P<0.05)。经α-多样性分析,受试高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度(Chaol指数)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但是5组大鼠肠道菌群复杂度(Shannon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高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软壁菌门比例以及普雷沃菌属、考拉杆菌属比例明显降低,拟杆菌门比例以及帕拉普氏菌属和拟杆菌属比例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受试高剂量组和受试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尤其以受试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P<0.05)。结论解毒降浊颗粒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有一定的减肥及降脂作用,并能改善肠道菌群,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中药黄连解毒汤(HLJDD)干预作用影响。方法 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模型组(M组)、HLJDD组(H组),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W组),每组各4只。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常规饲养,HLJDD组按0.027 g/(kg·d)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周。干预结束后,取出盲肠内容物(新鲜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组大鼠肠道微生物测序覆盖度在0.997以上,从属水平分析3组大鼠物种丰度聚类分布于4个优势的细菌门:27个属于厚壁菌门类(Firmicutes)、4个属于拟杆菌门类(Bacteroidetes)、3个属于变形菌门类(Proteobacteria)和1个属于疣微菌门类(Verrucomicrobia)门类细菌;Simpson指数表明,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其中模型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主要由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大肠志贺氏杆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组成,其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模型组明显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结论 SHR肠道菌群结构失于平衡状态,菌群多样性有一定程度下降,HLJDD可能通过增加SHR菌群多样性、降低SHR致病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升高SHR益生菌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达到对抗高血压的作用,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另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50 d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合并一次性链脲佐霉素(STZ)35 mg/kg腹腔注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 g/kg灌胃,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连温胆汤3,6,12 g/kg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30 d。末次灌胃后测定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尿量,取血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之后处死大鼠镜下观察肝脏组织表现,计算肝质量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的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的饮水量和尿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的饮食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肝质量指数及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肝质量指数及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镜下观察各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细胞空泡和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抑制糖尿病大鼠的肝肿大和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ST和ALT水平及肝质量指数,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瘀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大鼠肝细胞线粒体SOD及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20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糖耐量低减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模型组、化瘀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并设立空白组对照;给药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和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2 h血糖(2 h PG)水平,提取肝细胞线粒体并测量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化瘀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FPG、2 h PG及肝细胞线粒体MDA水平低于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SOD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化瘀温胆汤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雌鼠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6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中药组,每组各10只;建立PCOS模型后给予药物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二甲双胍组给予接受二甲双胍(270mg/kg·d)灌胃处理,二甲双胍+中药组在二甲双胍组基础上加用(34.5mg/kg·d)灌胃处理,4组均连续干预4周。记录各组大鼠卵巢排卵情况;检测干预前后的大鼠外周血TLR4蛋白、NF-κB蛋白、IL-6和TNF-α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LR4蛋白、NF-κB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的外周血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PCOS各组(二甲双胍+中药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平均排卵数、排卵率显著低于空白组,囊性扩张性排卵数高于空白组(P0.05),提示建模成功。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中药组平均排卵数和排卵率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COS各组外周血TLR4蛋白、NF-κB蛋白、IL-6和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二甲双胍+中药组干预后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和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PCOS各组卵巢组织TLR4蛋白、NF-κB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二甲双胍+中药组以上指标低于二甲双胍组和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PCOS各组外周血CAT、SOD、GSH-Px活性水平低于空白组,MAD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双胍+中药组干预后的以上指标(除MAD)高于二甲双胍组和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高于模型组(P0.05)。PCOS各组PFG、2hPG、FINS、HOMA-IR均高于空白组(P0.05),双胍+中药组干预后的以上指标低于二甲双胍组和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显著改善PCOS雌鼠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降低下游IL-6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芍药汤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菌群紊乱角度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生素组、芍药汤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5%TNBS+50%乙醇联合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8日开始每日对应给予生理盐水、抗生素、芍药汤、美沙拉嗪灌胃7 d,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损伤严重,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组、美沙拉嗪组、抗生素组大鼠结肠损伤减轻,血清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模型组大鼠菌群丰度、多样性较正常组均降低,芍药汤组及美沙拉嗪组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组及美沙拉嗪组门分类的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属分类的梭菌属、颤螺旋菌属、乳酸菌属、普雷沃菌属、瘤胃球菌属、帕拉普氏菌属、罗斯氏菌属丰度均增加,门分类的拟杆菌门和属分类的拟杆菌属丰度均减少。结论肠道菌群与体内细胞因子分泌和表达密切相关,芍药汤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影响肠道菌群,进而起到减轻肠道炎症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梅丸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血糖,肠道菌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肠道菌群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作用。方法:以80只SD清洁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从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70只以高糖高脂乳剂灌胃8周后联合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空腹血糖>11.10 mmol·L-1即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未成功的大鼠剔除,余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乌梅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ig)生理盐水20 mL·kg^-1·d^-1,二甲双胍组ig二甲双胍200 mg·kg^-1·d^-1,乌梅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乌梅丸20,10,5 g·kg^-1·d^-1。造模和用药前后定期监测大鼠血糖和体质量,用药四周后取血及大鼠粪便。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基因测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0的水平,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中乙酸、丙酸、正丁酸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下降趋势明显(P<0.0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菌属(Clostridium)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乳酸菌(Lactobacillus)降低,空腹血糖、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下降(P<0.01),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高、中、低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体质量下降趋势变缓,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Bacteroides,Clostridium降低,Firmicutes,Delta Proteobacteria,Lactobacillus增加,空腹血糖、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1),IL-10水平上升(P<0.01),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上升(P<0.05,P<0.01)。结论:乌梅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反应,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致血糖降低,从而达到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参苓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产物短链脂肪酸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受孕成功的36只孕鼠中随机选取30只孕鼠进行造模。造模大鼠予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周后,连续3 d予以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妊娠期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参苓固肠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8、9、4.5 mg·kg-1的参苓固肠方溶液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以52.5 mg·kg-1药物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24 h后,鼠尾尖采血检测末次血糖,麻醉下腹主动脉采血,生化法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INS);取大鼠肠道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变化;取大鼠粪便标本,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气相色谱法检测短链脂肪酸。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固肠方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糖、TG、TC、HDL-C、LDL-C、LPS、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肠道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及黏膜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参苓固肠方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血糖、TG、TC、HDL-C、LDL-C、LPS、IL-1β、IL-6、TNF-α等水平有所下调(P<0.05),肠道炎症及肠黏膜损伤得到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功能结构及多样性发生改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固肠方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肠道菌群功能结构及多样性回调,趋势接近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杜氏菌等致病菌丰度明显升高,普雷氏菌、拟普雷氏菌、阿克曼菌、罗姆布茨菌、毛螺菌等益生菌丰度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固肠方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缓释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杜氏菌等致病菌丰度降低(P<0.05),普雷氏菌、拟普雷氏菌、阿克曼菌、罗姆布茨菌、毛螺菌等益生菌丰度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短链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固肠方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变形菌门与炎症因子、血糖、血脂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参苓固肠方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不良妊娠结局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缓释片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降低LPS、IL-1β、IL-6、TNF-α,改善肠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模型大鼠脂肪因子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大鼠通过喂养高脂饲料与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6 m L/k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250 mg/(kg·d)灌胃;艾赛那肽组皮下注射艾赛那肽10μg/kg,2次/d。实验周期6周,比较4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腹部脂肪湿质量、肝脏形态学病理表现及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干预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体质量、Lee’s指数及腹部脂肪湿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艾赛那肽组体质量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艾赛那肽组Lee’s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艾赛那肽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减慢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降低大鼠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TNF-α水平,并可能通过减轻Leptin抵抗及下调TNF-α水平以减轻中心性肥胖及肥胖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来曲唑连续灌胃制备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 IR)模型,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0.135 g/kg组、半夏泻心汤5.31 g/kg组以及半夏泻心汤+二甲双胍(5.31+0.13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后称大鼠体质量、卵巢,计算子宫指数,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指数(HOMA-IR);用16s rDNA扩增子焦磷酸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体质量、子宫指数明显升高,大鼠动情期紊乱,血清睾酮(T)含量、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明显升高,HOMH-IR指数明显升高,血糖升高(P<0.05),大鼠肠道Chao、ACE指数明显降低,拟杆菌门/后壁菌门比值明显升高,普氏菌属丰度明显升高,苏黎世杆菌属、乳酸杆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UC的机制。方法:39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3只)和UC造模组(26只),造模组饮用4%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复制UC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穴,每日1次,每次10min,治疗5d。观察实验过程中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的变化;收集各组大鼠粪便排泄物,用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相似性及丰度值,对优势条带进行回收测序,采用Quantity one等软件对所得结果图谱进行分析,对优势条带进行菌种鉴定及含量分析。结果: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值及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明显增高(P0.05,P0.01)。电针能降低UC模型大鼠疾病活动指数,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度值及多样性指数(P0.05,P0.01);菌种鉴定表明电针能提高UC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和毛螺科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含量,降低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的含量(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UC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有益菌群的含量,对UC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发挥的保护作用很可能是电针治疗U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外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3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后肢涂抹空白乳膏(0.8 g/只)和蒸馏水1 ml/100 g灌胃]、二甲双胍组[涂抹空白乳膏和二甲双胍片0.18 g/(kg·d)灌胃]、辣椒碱+二甲双胍组[涂抹复方辣椒碱乳膏0.2 g/只和二甲双胍片灌胃]、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涂抹温通活血乳膏0.8g/只和二甲双胍片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HE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病理结构,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缩短;感觉神经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P<0.05或P<0.01);光镜下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萎缩、胞质内尼氏体溶解、部分胞核溶解、消失;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背根神经节结构改善,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二甲双胍组及辣椒碱+二甲双胍组加快(P<0.05或P<0.01)。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可能通过上调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连-肉桂对db/db小鼠血糖、肠道菌群及脂多糖(LPS)的影响。方法取6只db/m小鼠为正常组,将30只db/db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连组、肉桂组、黄连-肉桂组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灌胃前(0周)及灌胃后每周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重,在灌胃前及灌胃4周、8周后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的血糖;灌胃8周后采集各组小鼠粪便,16S-rDNA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基因测序;眼球采血,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PS含量。结果各药物组小鼠体重增长趋势均减缓,黄连-肉桂组体重增长减缓最明显。各药物组小鼠血糖呈明显下降趋势,黄连-肉桂组血糖下降趋势最明显;灌胃8周后黄连组和黄连-肉桂组小鼠血糖均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和肉桂组(P均<0.05),黄连组和黄连-肉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二甲双胍组比较,黄连组、肉桂组、黄连-肉桂组小鼠粪便中后壁杆菌门(Firmicutes)丰度明显下降,其中黄连-肉桂组下降最明显;黄连-肉桂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及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灌胃8周后各药物组血清LPS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5),各药物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黄连-肉桂组最低。结论黄连-肉桂可以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糖,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有效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减少LPS释放入血有关。  相似文献   

17.
顾宁宁  张兴德  郁红礼  谢辉  朱潇潇  李莹  郑兴忠 《中草药》2017,48(19):3998-4004
目的探索黄连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黄连治疗消渴证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特殊膳食诱导与ip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黄连提取物(4.36 g/kg)组、二甲双胍(0.097 g/kg)组,每组10只;各组均ig给药,对照组与模型组ig等体积的0.5%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每周监测体质量、血糖值各1次,给药4周后测定口服糖耐量以及胰岛素水平,给药4周后取其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黄连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症状均有改善作用,16S rRNA基因得到了951个OTU,15个门、25个纲、43个目、69个科、182个属、357个种;门水平,模型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细菌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黄连提取物组(P0.05);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只在模型组中检出;厚壁菌门(Firm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ae)、柔膜菌门(Tenericutes)、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在模型组中的量均高于对照组,而给予黄连提取物后,丰度有所降低;同时黄连提取物组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度略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结论经膳食联合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中放线菌门与脱铁杆菌门可能是潜在的标志菌;给予黄连提取物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发生改变,提示黄连提取物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18.
董敏  徐敏  陈一源 《中成药》2022,(3):758-763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大鼠糖代谢、炎性因子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DHEA建立PCO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葛根素组,每组20只.二甲双胍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粉末(270 mg/kg),二甲双胍+葛根素组灌胃给予二...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11):1552-1553
目的:研究补肾促排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及血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洁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补肾促排方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大鼠PCOS模型。补肾促排方组给予补肾促排方1ml/100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溶液1mL/100g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10只,给予1ml/100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28天。观察各组大鼠性激素及FPG、FINS及HOMA-IR变化。结果:补肾促排方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LH、FSH及T水平(P0.05),降低模型大鼠FPG、FINS、HOMA-IR水平(P0.05),与二甲双胍作用相当。结论:补肾促排方对PCOS伴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菁 《新中医》2020,52(3):44-47
目的:观察芪山无糖颗粒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80例MS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芪山无糖颗粒组各40例,同时纳入正常对照组40例,二甲双胍组服用二甲双胍片,芪山无糖颗粒组服用芪山无糖颗粒,总干预期为12周。采用传统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技术等,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和结构特征。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芪山无糖颗粒组FBG、P2hBG、HbA1c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2组TC、TG、LDC-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芪山无糖颗粒组TC、TG、LDC-C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二甲双胍组肠道菌群丰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芪山无糖颗粒组肠道菌群丰度较正常对照组上升。二甲双胍组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的肠道菌群相似度低,芪山无糖颗粒组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趋于接近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的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的菌群差异较大,而芪山无糖颗粒组的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组的菌群差异较小。芪山无糖颗粒组拟杆菌属减少、乳酸杆菌属增加,二甲双胍组并未表现出有益菌群的增多和减少。结论:芪山无糖颗粒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减少拟杆菌属等的数量,增加乳酸杆菌属的数量,对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肥胖、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