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中医讲师王长荣同志来信问:1.运气学说中三阴三阳的概念是什么?2.《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日三阴三阳也。”故一阳即为阳少,二阳(阳明)略多,三阳(太阳)最多,既然太阳阳气最多,为何又称“太阳寒水”?这种按六个时节而命名的三阴三阳是否有阴阳多少的含义?这些问题,我们特请广州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区永欣老师给予解答。现将区老师解答文章公开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1]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2]吴瑭亦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从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无论生理性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3.
1.《内经》中的"开"与"关"《内经》中对于开、阖、枢的记述,可从《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中,知其梗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命曰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命曰一阴."明白说明:以"太"为开,以"明、厥"为阖,以"少"为枢.  相似文献   

4.
病机司其属辨汗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解释人体脏气平衡的生理和病理模式.阴阳的偏盛偏衰是人体疾病的病机关键,汗证即是阴阳失衡的临床表现之一.<素问·阴阳别论篇>中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提出了生理性汗、病理性汗、五脏之汗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5.
<素问·刺法论>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说明人体的正气在抵御和预防疾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在疾病的治疗中,调动机体的抗病机制,鼓动机体自身的生理机能,使人体的正气发挥御邪、驱邪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使疾病向愈或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张坤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0):591-591
张山雷<疡科纲要·论阴证阳证>曰:"疡科辨证,首重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论阴阳法>中说:"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这说明了诊断疮疡如能辨清它的阴阳属性,在治疗上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原则性的错误[1].然疮疡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理发展千变万化,同病异病有真有假,如何辨证正确,治疗无误,笔者根据临床体会认为,一要抓本质辨阴阳;二要看变化辨阴阳;三要认疾病辨阴阳.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的六经学说是对《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的发展。在《内经》中记述和运用三阴三阳者大约有四个方面。一是经络之三阴三阳,多见于《灵枢·经脉篇》,系论十二经脉的循行及“是动”、“所生”病候,乃依据经脉循行人体的阴阳部位和所属脏腑属性而定。二是气化之三阴三阳,主要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诸篇。三是用以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合、枢等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的三阴三阳按照阴阳理论分述三阴三阳的病机、主病及推测预后等。四是热病的三阴三阳,主要对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杨峰  朱玲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4):144-145
<内经>中有不少篇章运用三阴三阳的形式说明病候,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刺腰痛>、<素问·刺疟>、<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等.在这些篇章中,有的明确提出了足三阴足三阳的名称,有的虽然以三阴三阳统言之,但不难发现,它们的病候多与足六经病候相关.对于以上这些篇章的内容,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其属于足六经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9.
冯文林 《中医杂志》2008,49(10):953-953
<素问·调经论>有段阐发气血虚实病机和由此所产生的证候举例:"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相似文献   

10.
六经的阴阳: 《天元纪大论》上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主治,各有太过不及也。”又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这是说一年之中的时间变化有阴阳之分(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春分至秋分为阳,秋分至春分为阴)。  相似文献   

11.
六经辨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简称,它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三阴三阳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源于《内经》阴阳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阴阳在人体的重要性。三阴三阳在《内经》里是用于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是一个生理概念,而在《伤寒论》中则是一个病理概念。《伤寒论》中  相似文献   

12.
姚玉芳  李珑 《中国针灸》2007,27(8):629-629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小针解>进一步指出:"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所谓守神,即根据病人阴阳气血盛衰的不同及生命活动的综合状态施行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人体的血脉经络,流通全身各处,内贯五脏六腑,外濡肌肤腠理,运行气血津液,滋润灌溉全身.<灵枢·决气>:"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视其外应,以察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经>:"魂、魄、谷、神,皆见寸口".从以上经典论述可治,脉象已成为反映机体综合信息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类经>注曰:"二阳,阳明也,为胃与大肠二经.……夫胃为水谷之海,主化营卫而润宗筋……,精血下行,生化之本,惟阳明为最.今化原既病,则阳道外衰,故为不得隐曲,其在女子,当为不月,亦其候也."  相似文献   

15.
1 手按摩与足按摩的作用机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灵枢·动输篇》曰:“夫四肢末阴阳之会也,此气之大络也。”《素问·手足阴阳流注论》亦载:“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十二经也。”经络标本根结理论也认为,经脉之根始于四末,经脉之本在四肢。以上论述均强调说明了四肢的末端是阳气之根、阴气之本所在,而且与十二正经密切联系。由于位于手足部位的经穴(多为特定穴)在临床治疗中不仅具有近治作用,而且具有治疗循经远端的头面、躯干、脏腑病的远治作用,并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用于协  相似文献   

16.
阴萎一词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黄帝曰:调此二者奈何?歧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泪俱出矣.知之则强,不知则老……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男子以八为纪,女子以七为纪,分别论述由少、长、壮、老的生理发育盛衰全过程.故张志聪注:"人年六十,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而阴事痿矣."[1]说明人六十岁左右时,男女双方生殖功能衰竭,性机能减退;或者房事不节,阴阳不调,而导致阴事萎弱不用.明确指出阴萎是男女双方性功能障碍,而不是专指男性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关于三阴中何经主枢的问题,多有争议。笔者认为,三阴中应以厥阴主枢较妥,现陈述管见如下; 一、《内经》厥阴为阖应视为枢枢机,乃事物运动的关键,故《尔雅》曰:“制动之主曰枢机”。开阖枢理论首载于《内经》,它是按照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多少排列的,如《素问·六元纪大论》曰:“阴阳元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素问·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少阳病提纲、成因和愈期人身的阳气来源于肾间之动气,敷布于体表以卫外,为太阳;盛于中焦腐熟水谷,为阳明。太阳也好,阳明也好,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两个阳,只是根据阳气分布的部位不同,其多、少、强、弱和作用也不同,因而命名也就不同,其实只是一个阳在体内体外出入游行而已。如果撇开其卫外和腐熟水谷的作用,单就其出入游行而言,便叫作少阳。《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阴阳离合论》:“……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都说明人体的阳气,分之则为三,合之则为一。  相似文献   

19.
甘温扶阳法源于<内经>,主要适用于阳虚之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根据"阳之动始于温"、"甘与辛合而生阳"的理论,本法常用药物的药性多温,气味或甘或辛,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甘草、桂枝、生姜、杜仲、狗脊、续断、附子、肉桂等.甘温扶阳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而且也是治疗老年性疾病和小儿疾病的一种重要法则.盖五脏六腑皆有阳气,但主要来源于肾,充养于脾,临床上以心、脾、肾的阳虚证较为多见.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