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有和中降逆、消痞散结之功,王振亮教授认为其主治证为中焦阳虚,热结于内,寒热互结中焦。通过对王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秃、红斑性胃窦炎、咽部憋紧等4则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总结半夏泻心汤的主治功效,以期为运用半夏泻心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永刚 《西部中医药》2008,21(10):12-13
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的病机为寒热互结。寒热互结的提法最早见于《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但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寒热两种性质截然相反,不可能互结。其实寒热互结实为寒热错杂,对其君药的认识主要有以半夏为君、以黄连为君、以半夏黄连为君、以黄连干姜为君等4个方面,但通过分析半夏泻心汤方名与药物剂量可以提示半夏泻心汤之君药应为半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加味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及治疗结果。方法:选择近十年间临床各类寒热错杂、脾胃不和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结果: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脾胃不和具有明显疗效。结论: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临证加减,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化疗相关性呕吐、急慢性胃肠炎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享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经验。从半夏泻心汤方解入手,针对脾胃疾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机,分享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辨证、药物配伍、药物计量大小以及与经方、时方合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寒热错杂证是脾胃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寒热并调法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证、乌梅汤证等条文中对寒冷与温热药物共同运用的方法,临床上运用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吴耀南教授如何用寒热并调法治疗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讲义》“痞证”中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平调寒热,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属“和解剂”;加减变化出“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适合不同证型痞满证。诸“泻心汤”。对寒热错杂、阴阳失调的疑难重病加减应用,效果满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诸“泻心汤”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1、辛开苦降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内经》对于脏腑功能失调、胃肠寒热错杂的病证有明确的论述。张仲景根据《内经》理论,开创了辛开苦降法的先河,将寒热苦辛之品共用于湿热、寒邪阻于中焦的病证,其病机特点多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位多以脾胃为主。涉及方剂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小陷胸汤、栀子干姜汤、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任勤教授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诸多疾病,如腹痛、哮喘、感冒夹滞,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异病同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泻心汤类方源自《伤寒杂病论》,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等,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加减化裁为泻心汤类方,共计8方,14味药。泻心汤类方从其立法来看,温清并用、甘苦兼施,能调中焦阴阳之失衡,寒热之错杂,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契合胃癌虚实寒热错杂之病机,对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于临床中研习《伤寒杂病论》,细揣古今医家之治验,略有所悟,文章就泻心汤类方来探讨胃癌之治疗。  相似文献   

10.
周莉 《四川中医》2011,(3):122-123
半夏泻心汤为仲景《伤寒论》之经方,以寒热互用和其阴阳,以苦辛并进调其升降,以补泻兼施顾其虚实为配伍特点,广泛应用于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证。现将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咳嗽的两则验案及心得举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腹泻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的疗效。方法41例化疗致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味,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以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化疗所致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邱红  周正华 《河南中医》2014,(4):577-578
心下痞病在胃脘部,与胃气的升降密切相关。心下痞可分为寒热错杂痞和热痞,寒热错杂痞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治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热痞应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在治疗时心下痞时,要先辨证论治,分清寒热虚实、表里有无,如此则气机顺畅,痞证消除。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和“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是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的常用方,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笔者根据寒热错杂辨证点用于咽炎的治疗,其效尚佳,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原为少阳证误下后,脾胃损伤而生寒,外邪内陷而生热,以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职,气机痞塞所致痞证而设,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阴阳并调之功,常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本人临床善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获良好疗效,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寒热错杂型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和莫沙必利单独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对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对寒热错杂型胃病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3月收入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08例GERD(寒热错杂型)为受试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半夏泻心汤,观察组则联合针灸、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取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的90.0%(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食道压力、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痛、纳差以及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联合半夏泻心汤和针灸显著提高了寒热错杂型GERD的临床疗效,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食道压力得到明显改善,明显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继合  董秀坤  李彩荣 《河北中医》2008,30(11):1177-1178
半夏泻心汤证临床常见,以腹部胀满、烧心、嗳气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半夏泻心汤疗效确切,但目前缺乏西医循证依据,为探讨该方剂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的相关性,2003-01-2006-09,我们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符合寒热错杂痞证之慢性胃炎60例,并与吗丁啉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霍炳杰 《河北中医》2012,34(2):222-222
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名方,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第6版中将半夏泻心汤病机解释为寒热夹杂痞不仅有热邪,还兼有寒邪,寒热错杂导致脾胃气机升降逆乱,因此需要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整气机[¨,符合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中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于2017年1月17日—2018年1月14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即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胸骨后不适、食物返流、烧心、反酸)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观察组4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胸骨后不适、食物返流、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促进食管黏膜炎愈合,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临床运用范围很广,运用得当,疗效卓著。但历代著家和《伤寒论》教材(成都中医学院主编64年版和湖北中医学院主编69年版)多以“寒热互结”、“寒热错杂”作为病机解释,笔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