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以及外邪易犯脾胃,脾胃病理因素多端等特点,提出脾胃病容易出现寒热错杂证的学术观点,总结脾(虚)寒胃热、肝寒胃热、脾(胃)寒肝热、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等常见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证候特点及辨治方法,提出治疗脾胃病寒热错杂证:一要明寒热之标本、二要注意寒热胜复与转化、三要寒热并调、四要兼顾脾胃生理功能、五要顺...  相似文献   

2.
《内经》首提胃肠寒热错杂证,结合后世论述与临床运用,对胃肠寒热错杂证治开展研究。《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有胃寒肠热、胃热肠寒、胃寒胃热3种类型,在"调于三里"原则指导下,可选择相应治法方药灵活运用。《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的认识对今天脾胃病临床辨证论治仍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潘淼  袁红霞 《新中医》2007,39(11):93-94
寒热并用法,是指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笔者临床体会到,寒热错杂证是脾胃病的主要证型,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寒热并用法是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物与温热药物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又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因脾胃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易产生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证候,单一的清热法或祛寒法难以以一概全,而寒热并用法的用药特点恰能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5.
寒热错杂证指寒证、热证错杂并存于机体的一类证候群。《伤寒论》完善了寒热错杂证的辨治体系,形成了“寒热并用”理论,创立一系列寒热同调的方剂。在糖尿病中寒热错杂型的患者也占有一定比例,现在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糖尿病寒热错杂证,并联系《伤寒论》中相关条文及临床上“寒热并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总结了针对该型糖尿病的治疗思路为寒热并用,立足脾胃,斡旋气机,方证对应。  相似文献   

6.
"寒热错杂"一词原本是对《伤寒论》诸痞证的病机概括,主要是以方测证归纳而来。古代虽未将寒热错杂证单独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证型,但对于寒热错杂的现象早有认识,并做了较详细阐述,为后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奠定了基础。体质因素是寒热错杂证形成和转化的基础,风、寒、湿、热(暑)、燥、毒六种外因及内外合邪是致病和寒热错杂证形成的条件,临床失治误治是促发和加重本病寒热错杂证的重要因素。谨守病机,寒热并调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原为少阳证误下后,脾胃损伤而生寒,外邪内陷而生热,以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职,气机痞塞所致痞证而设,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阴阳并调之功,常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本人临床善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获良好疗效,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虹 《中医研究》2010,23(5):59-60
辛开苦降法是在中药理论指导下,运用辛温、苦寒两类药物组方,以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斡旋脾胃气机,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的一种治法,属中医八法中消法、和法范畴。该法理论源于《内经》,立方用药首创于《伤寒论》。本文就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简略述之。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为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之代表方剂,属中医和法范畴,本证的证治要点为"但满而不痛",用其治疗中焦脾胃寒热错杂证,使药效各趋其所,多获良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上热下寒、胃热脾寒、胃寒脾热所致的多种中虚痞、满寒热错杂证。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方治疗属中焦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湿热中阻,气机升降功能失常导致的不寐、咳嗽、胃脘痛、泄泻等,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伤寒论》对寒热错杂方证的认识,包括表寒里热证、中焦寒热夹杂证、上热下寒证、少阳失和证、阴阳失调证5方面证治。提出寒热错杂的形成与感邪性质及机体体质密切相关。且寒热错杂易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其与脾胃生理特性及脏腑之间的病传密切相关。仲景《伤寒论》首创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寒热错杂之证,尤其注重脾胃气机升降之要,明察气机升降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立法处方重视脾胃升降,寒温并用,以平调寒热,斡旋中焦气机为治疗寒热错杂之根本。本文从“辛开苦降以畅中焦、清上温下以畅中焦、解表清里以畅中焦、和解少阳以畅中焦、调节阴阳以畅中焦”五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旨在探讨寒热错杂致中焦枢机不利的机理及证治,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寒热错杂十方的方证特点,梳理出寒热错杂证主要病位是中焦脾胃,与肝胆疏泄失职关系密切,病程较长伴有正气不足的病机特征,其主证为脾胃系病证(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痞满、纳呆)、肝胆系病证(寒热往来、胁痛)及其他(四肢厥逆、乏力)。同时,基于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复杂的疾病状态,结合《伤寒论》寒热错杂十方证疾病状态、病势及用药规律等方面,总结出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为补脾土以安五脏、斡旋中焦气机以平调寒热。总之,寒热错杂证高度概括胃癌前病变复杂的疾病状态,以八纲辨证中"寒、热"立论,执简驭烦,简化胃癌前病变辨证论治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胃癌前病变复杂难治疾病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寒热并用法为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属"和法"的范畴[1]。寒热并用法是指将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使用,两者性味相反而功用协同,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易寒易热、多因致病,脾胃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导致临床上脾胃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证候。张声生教授临证强调治疗脾胃病应当首辨其寒热虚实、结合病变脏腑,并根据疾病的特点常采用相应寒热并用法,如温中清胃法、温中清肝法、暖肝清胃法、清上温下法、温上清下法等,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的证治,临床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反流性食管炎凡属于以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的证治皆可使用,以和中降逆消痞是其辨证治疗的核心。文章以临床病案诊治经验为依据,在临证中,谨守其病机,以和中降逆消痞为基础佐以理气,降气之药,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朱世楷教授认为,脾胃病之伤在气机,中焦气机不利,临床百病丛生,然其病机核心是“脾不升,胃不降”.朱老指出胃病多热,脾病多寒,临床虽多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但总以“虚”证贯穿于疾病始终.治疗时,补虚固本是基本治则,以调理气机升降为核心,同时应分清疾病寒热、虚实,随证化裁,补虚以静,调气以动,除其寒热,复其升降,补其脾胃.另外,治疗脾胃病仍应通过西医现代检查手段明确病情,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寒热错杂是脾胃病的最常见证型,也是临证诊治的难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小北教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经验继承人,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宋孝志教授,业医30余年,承前启后,在诊治寒热错杂型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余有幸随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临床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来兴,传统医学博士、中医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为永春县中医院省中医脾胃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周主任认为当前的脾胃病多为寒热错杂、脾虚血瘀之证,这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改变有关.且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属阳,病多实热;脾属阴,病多虚寒,这就导致脾胃病多偏寒热错杂之证.胃病为慢性病,久病伤及正气则虚,虚则气血不畅,血脉瘀阻则挟瘀.因此周主任针对这一病因病机创立胃2方,主治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脾虚血瘀之证.我们临床跟随周老以胃2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文总结孔文霞主任医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孔文霞主任医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侯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病机表现为脾胃升降失调,兼有气郁、湿热、正虚等证,临床以辛开苦降法治疗,调畅气机,升清降浊,运脾和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余芳  宋瑾 《北京中医药》2019,38(11):1111-1113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可见寒热错杂证为其常见证型。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病以脾虚为本,治疗应在健脾的基础上,根据寒热错杂病机的标本先后、轻重缓急进行调治,辨证为胃热脾寒、胃热肠寒、胃寒肠热、肝热脾寒等,其治法分别为温脾清胃、清胃温肠、温胃清肠、清肝温脾。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名老中医金实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科临床工作多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机为寒湿痹阻,化热伤阴,病情大多寒热错杂。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方有表里兼顾,风湿俱去,寒热并调之特点。本文分析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型特点,结合经典理论,对金实教授运用该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经验进行理论及临床实践分析,主要有微微发汗法,藤类及虫类药物运用经验,注重顾护脾胃,及甘草使用经验等,并介绍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脾胃病常规的治疗包括健脾助运、补中益气、温中健脾、和胃养阴等方法,但在临床中由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脾阴虚、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脾虚而胃实之证也多常见。因此治疗上除了常规的方法以外,也应根据脾胃病自身的特殊规律,关注补益脾阴、寒热并用、升降平调、脾胃分治,守常法而不拘泥,灵活而不离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