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破译担截法     
冯禾昌 《中国针灸》1995,15(4):44-45
破译担截法冯禾昌(上海市闸北区虬江街道医院,200070)主题词刺法/历史,中医药学文献担截法为《天星十一穴歌诀》(后成《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以下简称《天星》)与《拦江赋》两篇道教针灸歌所载的法名,古今医家大多释作取双穴为担法、取单穴为截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追溯了“担截法”的历史渊源;首载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提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裁”的观点和十二个常用穴的临床应用,综述了古人对担、截二字的解释和个人对此二法的理解,指出这二法是针灸临床上普遍应用又很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临床上人们自觉地采用很少,多为被动地运用,对其实用价值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冯禾昌  叶明柱 《中国针灸》2003,23(2):126-127
读曹大明、路玫两位老师撰写的"担截'法新解"(见<中国针灸>2002年第4期272页)一文很有感触,由于笔者曾发表过拙文"破译担截法"(见<中国针灸>1995年第4期44页),因此对"担截"法的"新解"要再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4.
担截法是临床选穴、配穴的一种特殊方法,如何合理应用目前尚无定论。临症时应以脏腑经络的气机运行特点为依据,肝、心经病变多应左取,脾、肺经病变多应右取,肾经病变多应双取,与之相表里的经脉取其对侧,此正应"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之意。  相似文献   

5.
担截法,是临床选穴、配穴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担”,即挑担、双挑的意思;“截”即截止、阻拦的意思。《针灸问对》说:“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二穴,或手足二穴,或两手足各一穴也”。担截法的特点是在四肢远端取穴,临床应用具有简单、安全、速效等特点。主要用于治疗头面、胸腹及某些全身性疾病。今就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担截方法结合验案数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拓东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623-623
担截法首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 ,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 ,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 ,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 ,合截用法截。”[2 ]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担截法治疗中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60例 ,均依据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经头CT确诊为中风 ,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按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颁布《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标准》给予评分 ,其中治疗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82岁 ;病程最短 2h ,最长 3个月 ;评分 6~ 10分 7…  相似文献   

7.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担截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担截法治疗中风132例,并与传统取穴风池,肩Yu,曲池等44例作对照研究,两组均经20天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结果:担截法与传统取穴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担 截法与传统取穴治疗中风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8.
担截法新解     
曹大明  路玫 《中国针灸》2002,22(4):22-30
针灸歌赋中多次出现的“担截”法,至目前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针刺手法,一种认为是取穴方法,笔者虽苟同于取穴方法,但对其理解与历代医书的观点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对歌赋的认真分析并结合针灸临床实践,对“担截”法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担截法之我见450003河南中医学院曹大明路玫担截之法出自元代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歌》之“天星十一穴歌诀”中,至明代徐凤著《针灸大全》又增太冲一穴,并将其更名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歌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  相似文献   

10.
<正>“担截”首见于元代《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的道家针灸歌赋《天星十一穴歌诀》(下文简称为《天星》)所载“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古籍对担截记载甚少,歌中言“此法少人知,金锁都关”说明此法并非阙遗,而是精要所在,故秘而不宣。《天星》歌诀精简,仅提出11个要穴与担截相关。《拦江赋》在《天星》的基础上对担截进行了补充发挥,开篇即道:“担截之中法数何?有担有截起沉疴”,  相似文献   

11.
<正> 担:通揭开之"揭",当举字,特字用,引申为"刺".例:"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符合刺的就使用刺法,符合截的就使用截法.苞:通包容之"包".例:"今辄苞综诸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今则综合各种经典著作.栀:通扼杀之"扼".例:"喉痹气逆,口?,喉咽如栀状,行间主之."(《甲乙经》卷十二)——喉痹而气上逆,口歪斜,咽  相似文献   

12.
担截法探析     
阐述担截法的历史源流及各医家对其的解释,因其记载较少,后人解释不一,未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笔者的理解,指出担截法实为一种临床远端取穴方法,体现了针灸时平衡的辨证思维,通过单经络及多经络不同穴位的搭配,以疏泄经气,引导气血归于平衡,从整体出发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扩大其实用范围,无论对于肢体经络病变还是脏腑及全身病变,均可灵活施治,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杨继洲截担补泻法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担,医家多认为是配穴法。笔者据《针灸大成》及临床运用,认为杨继洲截担针法是一种针刺补泻手法。其操作方法是由呼吸、燃捻、九六、针芒以及“三才法”等基本手法所组成。天人地三部均须候气针沉,每部均捻九(六)撅九(六),以及用“推进一豆许”“退针一豆”以利经气运行,最后均在人部“纳气”以候针下之凉感、热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杨介宾教授临床擅长应用特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及八脉交会穴)、注重同名经配穴、四肢疾患多配夹脊穴及倡导担截配穴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简称十二穴,后同),为明代针灸家杨继洲之名著《针灸大成》所载。其歌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尺骨鹰嘴关节内垂直截骨法与肱三头肌腱舌瓣法治疗肱骨髁间C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截骨法治疗肱骨髁间C形骨折34例,采用舌瓣法治疗肱骨髁间C形骨折36例,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平均手术时间进行比较.术后随访采用Mayo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分为优、良、可和差四级,并对两种手术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7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截骨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10.6±20.5)分钟,舌瓣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50.5±30.4)分钟.截骨法平均手术时间较舌瓣法短,两种手术方法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97,P<0.05).所有病例无一例发生感染,术后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本组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0.2±2.6)个月.采用Mayo评分法,截骨法患者优10例,良21例,可2例和差1例,优良率91.18%;舌瓣法患者优10例,良13例,可10例和差3例,优良率68.89%,两种手术方法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41,P<0.0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较好的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张利 《光明中医》2010,25(7):1248-1248
<正>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为明代针灸家杨继洲之名著《针灸大成》所载。其歌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杨氏不仅阐明了  相似文献   

18.
中医截疟法治疗阿米巴病初探310006浙江省中医院蔡宛如,李学铭中医截疟法首见于《内经》,是历代医家用于治疗疟证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治疗上主要选用常山饮或截疟七宝饮等方剂,或者选用常山、蜀漆、马鞭草、徐长卿、青篙等单味中药。而阿米巴肠病则属于中医的痢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伤寒论》治疗传经证的“截法”,认为外感传经,必有郁热。从而提出治温病宜“见卫思气,入营虑血”为原则,以自拟清解汤为“截法”的代表方剂,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过去我们针灸治疗往往局限在皮损期 ,其实将针灸治疗提前到该病的潜伏期 ,疗效也显著。关键在早期诊断 ,带状疱疹潜伏期一般为 1 2周 ,患者常有劳累、感冒 ,或人流致免疫力低下等诱因 ,之后患者主诉全身轻度不适 ,发热 ,纳差 ,倦怠 ,乏力 ,头痛 ,局部皮肤可有灼痛、跳痛或感觉过敏。衣服触挨皮肤则疼痛难忍 ,也可出现局部皮肤微痒。一般均发生在身体的某半侧 ,胸胁部多见 ,呈线状或片状疼痛 ,患者能划出大致疼痛范围。此时即可作为带状疱疹潜伏期行担截法治疗。  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