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10年蛋白质组学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的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化该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Medline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录的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文献特征及研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1篇,期刊文献60篇,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23篇。60篇期刊文献分布在47种期刊杂志,其中56篇发表在核心杂志,文献内容以针灸理论(经穴脏腑相关)和作用机制为研究热点,涉及19种疾病模型(以胃黏膜损伤、脑缺血、脊髓损伤为主),51篇(69.86%)文献采用基于凝胶的双向电泳技术。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较好地促进了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和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值得对其研究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非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na-MCI)包括多种认知损害,可由帕金森病、糖尿病、脑卒中等不同疾病原因导致。现就近10年针灸治疗na-MCI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归纳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治疗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得出针灸治疗na-MCI的24篇国内外有关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得出针灸通过促进神经功能重构、提高神经可塑性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等途径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希望更好地为临床针灸治疗na-MCI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仪""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nfrared thermomerter"等为篇名或主题词,检索科学领域为针灸,通过对中国知网与Pubmed等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09篇,中文文献194篇,英文文献15篇,其中密切相关文献46篇。通过分析文献,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脉、穴位、刺灸法效应、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旨在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的应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Gao J  Liu XG  Yan XZ  Yu SG  Wu QF  Du HB  Liang FR 《针刺研究》2011,36(4):296-30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被日益广泛地运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但针对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鲜有文献报道。本文阐述了代谢组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独特优势,及其在现代中医药领域的广泛研究基础,探讨将代谢组学与中医、针灸契合的整体性、动态性等研究特点应用到现代针灸研究之中,对应用代谢组学解决临床研究中假针刺、时间针灸、针灸重大疾病及优势病种的机制研究、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等现代针灸研究关键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万方数据库获取研究相关期刊文献全文。以"关键词"="脑瘫"和"针灸"or"针刺"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00-2010年。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结果共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68篇,其中基金资助文献22篇,国家级2篇;168篇文献中未注明诊断标准的有27篇(16.07%),自拟疗效评价标准的有65篇(38.69%);在研究设计方法中,只交待随机对照53篇(31.55%),无分组对照有82篇(48.81%),58篇(34.52%)文献没有提及结果数据是否经统计学处理。结论应加强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机理研究,尽快建立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分析2016—2020年期间发表的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并对结果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器质性胃肠病则是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电针和灸法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方法,功能性胃肠病以电针干预为主,器质性胃肠病以灸法为主。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器质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结论:近5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实验以电针干预为主,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研究;器质性胃肠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以灸法为主,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方法 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数据库,PubMed数据库、Scopus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纳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中英文文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AMSTAR量表和国际报告规范PRISMA量表分别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9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中文文献178篇,英文文献14篇,2008年到2022年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AMSTAR量表平均分为(6.46±1.32)分,中英文文献分别为(6.31±1.24)分、(8.29±0.83)分,3篇(1.6%)文献提供了前期设计方案,没有文献提供纳入研究及排除研究文献的清单,33篇(17.2%)文献将发表情况考虑在纳入标准中,83篇(43.2%)文献报告了相关利益冲突,4篇中文文献和6篇英文文献属于高质量文献,161篇中文文献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的研究进展。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检索2017—2023年专项资助发表的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软件对论文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701篇,涉及核心作者108位、形成2个较大的研究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包括用药规律、中医证候等中医药临床评价和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疾病包括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等。英文文献732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药物效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等药理学研究是研究热点。结论 在专项支持下,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基于循证医学评价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恺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中草药》2021,52(2):585-593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中药学》规划教材收载的解表、清热、泻下类常用中药名称为线索,分别以中英文“药名”“代谢组学”为检索词,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895篇,并纳入单味中药研究文献70篇。对于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解表、清热、泻下类单味中药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提出单味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传统功效及应用,开展系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并建立符合中医证候认知规律的中药表征体系,进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中药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科学地表征中药“七情”单行的内涵,为中药七情配伍及经典名方用药规律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探讨分析针灸治疗眼病的适宜病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检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正式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通过整理、筛选、归纳,总结近5年的针灸眼病谱;同时与既往已经发表的2篇针灸眼病谱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探究针灸治疗眼病的适宜病症及其发展变化。结果 (1)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结果:近5年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共有588篇,包含38种病症,以干眼的文献最多(24.8%),其次为近视(12.1%)、视神经萎缩(10.0%),治疗最多的疾病类别为视网膜疾病与视神经疾病;(2)近5年适宜病症分级:(1)一级适宜病症,为干眼、近视、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弱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2)二、三级适宜病证无;(3)四级适宜病证,为Graves眼病、黄斑变性、眼底出血、视疲劳。(3)与既往研究比较:适宜病症中,视神经萎缩、弱视、干眼、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近年来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目前国内对肠道菌群与针灸治疗效应及作用机理的相关性研究的状况,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及临床研究在今后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三大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1999年7月1日-2019年12月1日,筛选符合预定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82篇文献,自2009年开始有针灸治疗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后文献量逐年增长;发表在41种期刊上,以《针灸临床杂志》所刊文献最多;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对此研究较多;52篇文献受基金项目支持;文献整体被引用量较低,有36篇文章未被引用,最高被引文献被引用频次为105次;17篇临床研究中有10篇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研究35篇,主要以各类疾病模型的大鼠为载体,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占主体,仅3篇研究健康鼠;临床研究17篇,均以患病人群为载体,以代谢性疾病为主;干预措施以艾灸、电针较多。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肠道菌群与针灸治疗效应及作用机理的相关性领域的研究较少,其中多项针灸治疗菌群失调性疾病的机制研究都推测肠道菌群是针灸治疗作用的生理基础之一,针灸可以通过使菌群恢复再平衡而治疗疾病;在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中,偏向于观察肠道菌群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较少分析肠道菌群与针灸治疗效应及作用机理之间的关系;此外,临床研究样本量少、半随机或非随机,综述类文献引用目录局限等导致文献质量普遍较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针灸治疗疾病与肠道菌群调控的相关机制及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明晰肠道菌群在针灸治病机理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分析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探讨其发展趋势。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及核心合集数据库(WOS)自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所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MPS的中英文文献,应用Excel2016、CiteSpace6.2.R2、VOSviewer1.6.18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中文数据库与WOS数据库分别纳入中文文献910篇、英文文献300篇,年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产出集中于西班牙、中国与美国,跨区域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在针灸疗法的选择上,中文文献以“针刺”“电针”“小针刀”为主,英文文献以“干针”“注射”为主。中文数据库当前研究热点以临床研究为主,WOS数据库以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为主。中英文文献均缺乏机制研究,应加强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进行不同针灸方法的对比研究、量效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为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四逆散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与四逆散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经NoteExpress 3.5.0.9054去重及数据清洗后,利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7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李越峰(41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120篇),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组方配伍和基础研究等相关领域。结论: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方面关注度较高,近年研究热点为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针灸防治青少年近视研究的选穴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近视的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纳入针灸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原始研究的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对其穴位归经、应用频次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相关文献,涉及43个穴位,11条经脉,4个经外奇穴。穴位使用的总频次共248次,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联系密切。结论针灸防治青少年近视选穴应重视经脉循行、关注配穴加减、强调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M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医学在线(PubMed)、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收录的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20 年 10 月。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 篇文献,含9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针灸组优于对照组(RR=1.24,95% CI [1.16,1.31],P<0.000 01)。②治愈率:针灸组高于对照组(RR=2.39,95% CI [1.87,3.05],P<0.000 01)。③VAS评分:针灸组在改善VAS评分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WMD = -1.54,95%CI [-2.24,-0.83],P<0.000 1)。④不良反应率:针灸组低于对照组(RR = 0.09,95% CI [0.01,0.67],P = 0.02)。【结论】 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所纳入研究质量欠佳,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0年3月1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基本信息、研究类型及对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和研究主题5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1996年-2020年共有相关文献175篇,其中临床研究170篇,影像研究5篇,发文量总体呈波折上升趋势。多数论文由国家级基金资助,研究对象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居多,对照组以药物对照为主,干预措施以针灸居多,观察指标以临床症状居多,"肠易激综合征"、"针刺"、"腹泻型"等词为高频关键词。结论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索其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领域中有巨大潜力,研究者在今后可在此领域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介绍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文献32篇,对该领域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代谢组学能够揭示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生物体系内所发生的代谢物的变化和代谢通路及途径的改变,强调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相一致,符合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效应的特点。广泛应用中医证候、经络与针刺、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以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应进一步提高分析测定的水平、将适用的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实现多种化合物的同时检测;完善代谢组学数据库的建设;加强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整合,满足其高通量、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要求。结论: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的焦点,现代关于针灸以及代谢组学对原发性痛经的相关研究报道居多。但在国内外,对于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研究较少,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从针灸疗法的角度将代谢组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发现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后的代谢产物有所变化,进而影响了某些代谢通路,推测这可能有助于阐明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海波  吴金鹏  杨春 《中国针灸》2012,32(12):1143-1146
检索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与学位论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79-2011),纳入21篇中文文献,10篇英文文献.结果表明,单纯针刺、电针、艾灸、压力刺激等多种针灸方式,对以鼠为主的正常或疾病模型动物腧穴局部筋膜组织和相应脏器或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都能产生调节作用,并逐渐成为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