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促使生活节奏加快,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使得焦虑症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焦虑症疾病致病因素不明确,引起该疾病的因素涉及较多的方面,临床尚未建立对该疾病完整的发病机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难题之一。中医相关研究认为,焦虑症病机为患者情志失调,因心、肝、胆、肾、脾等脏腑功能异常所致。现代关于焦虑症的研究中,该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从神经内分泌紊乱、神经递质假说及免疫功能紊乱假说等方面进行解释。在西药治疗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具有耐药性强、药物副作用较大等缺点,而中医治疗焦虑症不仅能够获取与西医类似的治疗成效,其药物副作用较低,对此本文主要就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临床表现既有精神性焦虑症状,又有躯体焦虑症状,且患者常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某些生化改变。在生化机制研究方面,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假说。本院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焦虑症取得好的疗效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围绝经期焦虑症西医及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围绝经期焦虑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常多伴随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兴趣减退,严重者可有自伤、自杀倾向。它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已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位居第二。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基础研究主要围绕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学说来阐述其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则以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为热点[1]。目前睡眠障碍被国内外多种诊断分类系统列为抑郁症  相似文献   

5.
乙型慢性肝炎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因此治疗乙型慢性肝炎的研究,便集中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现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紊乱、感染、遗传易感性等方面。本文出于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感染与分子模拟学说、自身免疫紊乱、基因遗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凝血学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 [1] ,其发病机制提出了诸多学说 ,如骨质疏松、骨内高压、脂肪代谢紊乱、免疫复合物抗体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炎、血液高粘滞状态、累积性骨细胞功能紊乱等学说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2 ]。 1 985年 Jones提出血管内凝血 (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IC)学说 ,他认为骨内过多脂肪栓子 ,高凝状态 ,及由于游离脂肪酸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触发局部血管内凝血 ,并以这一假说作为非创伤骨坏死的发病机制 ,认为血管内凝血这一中间机制 ,可能成为非创伤骨坏死最后共同通路。作为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8.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白癜风患者的免疫状态,对自身免疫的假说提供实验依据,笔者甜50例白癜风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其研究进展不断有所报道。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除外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紊乱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和再障相关的体液因子。现在就这方面作一综述,希望能为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的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相关文献报道,慢阻肺的发病与肺衰老关系密切,被称为"加速的肺老化疾病",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氧化应激失衡、炎症加重、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端粒假说、抗衰老蛋白表达异常等层面上,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颇有建树,如何把抗衰老的细想运用到中医治疗慢阻肺等慢性病上,将为今后中医治疗慢阻肺等慢性病提供更丰富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焦虑与抑郁障碍已成为我国转型期人群最常见的心身病理状态。中医在天人合一、形神统一、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对该类疾病具有心身同调的优势。文章从焦虑与抑郁障碍的中医范畴、病理机制、治疗大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探讨,概括其病机要点:实在三焦枢机不利、虚在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提出和解枢机、调和阴阳为其治疗大法,这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肝论治"焦虑障碍的研究显示,机体内部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常,经脉郁滞不畅是焦虑障碍的基本病机;以焦虑为主症的患者多表现为易怒、多虑、失眠、多梦、心悸、乏力、善太息、脉弦等症状,而此类症状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从肝论治为主要治疗方向,结合其他脏腑气血阴阳辨证论治,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便秘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升,是中医门诊常见病又是难治病。通过梳理近年来接诊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结合中医藏象学基础理论,归纳、分析、探讨脾胃、肝胆、肾、肺及三焦等脏腑在难治性便秘中的病机作用,认为其病机多是综合了以上多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的胃肠动力障碍和肛门舒缩失常的一类疾病,少见单一病因、病机导致的病证,临床治疗可采用包括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疏利肝胆、补肾填精、补肺益气、通利三焦等中医治法进行多脏腑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常见证候分布与病机。方法:分析514例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证候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郁热、痰热、瘀热、阴虚为焦虑障碍常见证候,其病位在心,邪扰神明、形神不安是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焦虑障碍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指出焦虑障碍的根本病机在于心肾阳虚,神机失养;肝气郁结是发病的关键环节。治疗上,解郁通阳是焦虑障碍的根本治法,其中,要把握温通心阳这一关键步骤,以及温肾填精的重要环节,而疏肝解郁则应贯彻治疗的始终。在论述病机、治法的基础上,对本病的基本处方用药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国外的学者倾向于将其分为失眠、快速动眼(REM)睡眠行为障碍、日间睡眠过多、睡眠发作4种类型。而帕金森病本身对睡眠中枢结构及递质的影响,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和精神症状,以及自主功能失调、基因突变等均可影响睡眠。该文阐述了帕金森病非运动并发症睡眠障碍的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基本的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认识,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郁证性麻木的病脉证治。认为麻木的病因病机除营卫气血失调、痰瘀阻滞、风湿痹阻以外,尚有忧思、惊恐、悒郁、善怒、心虚愦乱等情志不遂所导致的郁证性麻木,当从郁论治。郁证性麻木的部位、感觉、程度、起止、发作以及伴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郁证临床特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焦虑性神经症之惊恐障碍以及躯体化障碍、肢端感觉异常症等精神类疾病。  相似文献   

18.
郁证性经乱是指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内伤导致冲任失调是郁证性经乱的生理病理基础,其基础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化火、心脾两虚、痰凝血瘀、气血和肝肾亏虚;治疗时需辨证并兼顾崩漏与闭经的特殊性,不可忽视非药物情志疗法的重要性。郁证性经乱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应激性闭经等功能性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致月经失调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脑梗塞患者伴发焦虑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量表、卒中量表(NIHSS)以及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对105例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状况、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神经缺损程度及中医证候要素进行评定,按照SCL-90的焦虑因子分为脑梗塞伴发焦虑障碍组与脑梗塞不伴焦虑障碍组,分析两组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脑梗塞伴发焦虑障碍与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额叶、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睡眠状况、“瘀血”证呈正相关,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呈负相关。结论女性、额叶梗塞、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塞、强迫、抑郁、“瘀血”、病情严重,社会支持程度及生活质量差是脑梗塞患者伴发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在防治脑梗塞的基础上应加强心理疏导,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适当选用抗焦虑药物治疗,促进脑梗塞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0.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精神障碍,以与现实不相称的、广泛和持续性的担忧、紧张不安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紧张性震颤、口干及颜面潮红或苍白等躯体症状。中医认为五脏神在调节机体精神情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魄属于五脏神的理论范畴,魄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个体的精神情志、感觉运动以及内脏功能等。魄的功能正常依赖于肾精充足、肺气充沛、气机畅通。魄的功能失常可导致焦虑症精神症状以及躯体症状的出现。魄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焦虑症,主要病机包括因肺气郁滞而导致的魄不畅以及因肾精亏虚、肺气不足而导致的魄不宁。可由肺肾入手调节魄的功能,从宣肺畅魄、益肾强魄、补肺涵魄等方面对焦虑症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