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瘀毒络损探讨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在古医籍中无确切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中医的"瓜藤缠".临床表现常有多种损害同时存在,以紫癜、结节、坏死、溃疡为多见,自觉疼痛,部分患者可伴发内脏如肾脏、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损害,危及生命.诸医家对本病的病理机制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大致集中于热、瘀、湿(痰)、风、气虚等方面.认为络气不足是络病产生的始动因素,瘀毒络损是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主要病理机制,同时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水平进行多层次的探讨瘀毒络损在皮肤破碎性血管炎的病理机制.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及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免疫机制方面病机的研究,归纳和概括了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主要病理机制是瘀毒络损.得出了络病理论中的瘀毒概念与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免疫复合物、细胞毒因子和细胞毒素有相关性的结论.为临床上采用活络、化毒、扶正法治疗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提供了理论依据.旨在完善和丰富中医病机理论,为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奚九一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强 《中医杂志》2005,46(8):581-582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又称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严重时还可导致内脏损害而造成多系统病变.奚九一教授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医50余载,对治疗本病有独到经验.他提出了"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新观点,在治疗上采取缓急3期分治的原则,即急性活动期治以祛邪法,好转缓解期治以活血生新法,恢复稳定期治以扶正康复法.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兹将其辨证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吉燕  徐丽敏 《山西中医》2012,28(1):57-58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其主要侵犯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以下肢出血性丘疹、结节、坏死为主要临床特征,可伴有发热、乏力及关节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内脏损害,特别是肾和肺,且成年患者比青少年患者更易出现肾脏损害并且预后差[1,2]。中医称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为"瘀血流注",属于中医学的"瓜藤缠"、  相似文献   

4.
皮肤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属中医学"瓜藤缠""梅核火丹""湿毒流注"的范畴。现从中医学的角度总结了张建强教授治疗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的临床经验。首先从疾病的病因着手,其次将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最后善于应用药物独有的功效治疗本病,得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苍 《北京中医药》2009,28(11):850-851
本文介绍了陈凯教授的生平、为人及治学特点.介绍了他学习、继承、传播赵炳南先生皮肤病学术思想的经过,介绍了他善于思考,乐于交流,善于学习、敢于借鉴的治学风格,并重点介绍了他提出的"胃肠-皮肤相关理论"、"皮肤络病理论"、"清调补理论"等学术思想在慢性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黄褐斑、皮肤血管炎等病治疗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手心敷药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定远 《中医研究》1995,8(1):39-41
手心敷药治疗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福建350003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肖定远主题词血管炎,变应性皮肤,中药外敷疗法变应性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炎症性结节损害的疾病,在无明确原因及其他系统损害情况下发生,现代医学一般诊断为“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7.
丹参冻干注射液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属于过敏性血管炎的范围,又名许兰-亨诺氏血管炎(schon-1ein-henoch,vasculitis),本病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是一个病理学术语,过去也曾称为变应性血管炎、超敏性脉管炎、皮肤小血管炎等,是一种以皮肤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小血管炎,没有明显内脏受累的表现。特征是皮肤组织真皮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闭塞,血管壁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及坏死,中性粒细胞在小动脉尤其是毛细血管后静脉管壁内或管壁周围显著浸润,伴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核碎  相似文献   

9.
正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其临床特征。属中医学血证范畴,与中医古籍记载中的"肌衄"、"葡萄疫"、"紫癜风"等病证相似。现代医学多认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其基本病理改变包括广泛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炎症,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强,从而引起渗出性出血和水肿,多发生于皮肤和黏膜部位,亦可见于胃肠道、关节和肾脏改变。目  相似文献   

10.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在古医籍中无确切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中医的“瓜藤缠”。临床表现常有多种损害同时存在,以紫癜、结节、坏死、溃疡为多见,自觉疼痛,部分患者可伴发内脏如肾脏、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损害,危及生命。诸医家对本病的病理机制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大致集中于热、瘀、湿(痰)、风、气虚等方面。认为络气不足是络病产生的始动因素,瘀毒络损是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主要病理机制。同时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水平进行多层次的探讨瘀毒络损在皮肤破碎性血管炎的病理机制。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及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免疫机制方面病机的研究,归纳和概括了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主要病理机制是瘀毒络损。得出了络病理论中的瘀毒概念与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免疫复合物、细胞毒因子和细胞毒素有相关性的结论。为临床上采用活络、化毒、扶正法治疗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提供了理论依据。旨在完善和丰富中医病机理论,为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饮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疗效。方法:对采休清热利湿饮治疗32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结果:痊愈21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清热利湿饮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李祥  徐海霞  吕良德 《山西中医》2009,25(12):47-47
皮肤血管炎指供应皮肤营养的小至中等血管的血管炎症,自2003年3月至2009年1月,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管炎合剂在皮肤血管炎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血管炎合剂在几种皮肤血管炎疾病中的应用及其制法。四种疾病中以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的有效率为83%,可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其他三种疾病亦有不同程度辅助治疗作用。血管炎合剂原方来源于桂枝茯苓丸,本方系经典的活血化瘀方剂,但随证加减其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金实教授从心入手辨治皮肤血管炎,认为皮肤血管炎病位在皮肤脉络,其本在心,治疗以凉血清心法贯穿始终,临床常选四妙勇安汤为基本方加减,强调以清为主,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具体辨证及病势轻重缓急配伍凉血、活血、滋阴、祛风之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脉管Ⅱ号胶囊对瘀热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72例瘀热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加用脉管Ⅱ号胶囊,对照组加用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对瘀热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总体疗效无差异(P0.05),但在显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而对照组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者7例。结论脉管Ⅱ号胶囊治疗瘀热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可以减少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报告雷公藤糖浆治疗皮肤血管炎取得初步疗效之后,从1984年开始应用雷公藤片剂治疗皮肤血管炎性疾病11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从门诊随机登记病例进行治疗11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7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1岁。病期1个月至25年不等。共有十一个病种,其中多形性红斑29例,结节性红斑20例,结节性血管炎20例,过敏性紫癜12例、变应性血管炎8例,硬红斑6例,急性痘疮样苔癣状糠疹5例、其他尚有白塞氏病、亚急性迁徒性结节性脂炎、荨麻疹性血管炎各2-4例。上述病例有部分作皮肤组  相似文献   

17.
血管炎患者容易合并皮肤溃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笔者在应用常规创面护理的基础上,对血管炎皮肤溃疡患者采用康惠尔外敷及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病因尚未明确.其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唇红干裂、舌乳头增生和颈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19.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临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为主要表现.常见肌衄、便血、尿血等症,根据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血证"肌衄”"发斑”等范畴.笔者以凉血、和血、化瘀的方法,应用犀角地黄汤为主,随症加减治之,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对本病尚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本病以皮肤损害为突出症状和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例1.孙某,男,32岁,济南市人。入院诊断:变应性血管炎,于1988年10月27日入院,病人半年前因感冒后双下肢皮肤见红色丘疹、瘀斑、风团、瘙痒,伴双下肢关节痛。经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