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加味消风散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酮替芬、雷尼替丁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炬  陈宝田  林中方  曾抗  兰海梅  阮一民  马静  冯洁莹 《中药材》2008,31(12):1930-1932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组(40例)在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结果:(1)治疗组4周后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消风散治疗组前后患者血清IgE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组30例在治疗前后EOS.结果:(1)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消风散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消风散是黄莺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方。慢性荨麻疹病程长,易反复,治疗棘手。黄莺教授以益气养阴、疏风清热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消风散加减治疗,研究组采取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13.79%,总有效率为79.31%;研究组治愈率为55.17%,总有效率为92.24%。结论: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的明显优势,建议在,瞄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瘙痒是一种引起生理和心理不适的不愉快感觉,常出现于多种疾病中,除化学药物治疗,传统中医药的应用也一直备受关注。消风散作为经典的止痒方剂之一,以《外科正宗》所载版本为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其可疏风除湿、清热养血,兼顾了皮肤病复杂的病机。消风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疹、湿疹、急/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银屑病及其他多种皮炎,止痒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与抗变态反应、抗过敏、抗炎、抗组胺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等有关。该文分析了《外科正宗》所载消风散及其加减方在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了消风散止痒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以消风散的组方配伍特点和拆方后单味中药的组分研究为切入点,认为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苦参等是其发挥止痒功效的主要药物,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消风散的临床价值,探析其止痒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消风散加味治疗40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结果]40例中治愈20例,好转1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消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科正宗》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用消风散原方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15剂),痊愈16例(44.4%),显效11例(30.6%),有效8例(22.2%),无效1例(2.8%),总有效率97.2%。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型,疗效明显,适合在社区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为皮肤科常见病,慢性荨麻疹尤为顽疾。发作时体表出现大小不等、色鲜红或白色风团,倏起倏消,伴有剧烈瘙痒,发作后不留任何痕迹,常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笔者自1981—3~2005—3月间采用加减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最大76岁,年龄最小12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4个月,平均病程2年。1.2 诊断依据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确定。2 治疗方法加减消风散治疗。药物组成:苦参30g,蒲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予以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2)、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消风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0.6%,复发率是22.6%,同对照组的75.0%、50.0%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6.
邵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47-147
目的:预防与治疗因分娩女性婴儿导致情绪受到刺激,因而引起平衡、调节系统的崩溃,同时促发心理疾病、精神病及躯体病.方法: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等改变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结果: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海南青牛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系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和筋骨损伤。主要含有甾酮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为探讨海南青牛胆中挥发油成分 ,对其藤茎进行了挥发油的研究 ,通过GC MS Computer进行测定分析 ,从中共鉴定出 2 0个化合物。1 材料及样品的制备原材料采集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乡 ,经海南师范学院钟义教授鉴定为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取该植物藤茎经切片、干燥 ,粉碎成…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