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述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答: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厥阴肝经肝属络胆,足阳明胃络属胃络脾,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太阴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何谓八会穴?它们各治疗哪些病证?  相似文献   

2.
白晓辉  陈剑坤  李际强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94-1596
膀胱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则遗尿",其病位除肺与膀胱外,与脾、肾、三焦也有密切关系.治疗膀胱咳应首辨虚实,实者为邪气阻滞,三焦气机不利;虚者为肺脾肾虚,膀胱失约.根据病机将膀胱咳分为三型:三焦不利,气机逆乱,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肺寒水饮,膀胱不利,甘草干姜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主之;肺脾肾虚,气化失常,黄芪建中汤、金匮肾气丸主之.在临床上应用经方辨证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素问·咳论篇》原文,并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了"三焦咳"的生理基础、发病过程、核心病机、临床表现及辨治方法。"三焦咳"是由于长期慢性咳嗽,导致以肺脾胃为中心的多个脏腑受累,以三焦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其辨治当抓住聚胃关肺的核心病机,以调理肺脾胃、通利三焦为主,随证治之。现代医学中的感染后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病可参照"三焦咳"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正>《医学入门·五脏穿凿论》指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泻脾土。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膀胱病宜清肺。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此合一之妙也。"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是表里相关的脏腑.而五脏穿凿论则是脏腑关联的另一种形式(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本文通过对其相通机理进行讨论,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以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汪恒  袁惠 《国医论坛》2012,27(5):24-24
"咳而遗溺"、"咳而遗失"为咳嗽时分别伴有小便自遗、大便自出的两种症状,二者同见于《素问.咳论》:"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相似文献   

7.
古人认为,脐是全身筋脉的根源,六腑(胃为脾之腑、胆为肝之腑、大肠为肺之腑、小肠为心之腑、膀胱为肾之腑、三焦为心包之腑)的总领机关,六腑运化功能的好坏,可以通过观察脐的形状分析出来。  相似文献   

8.
瘀血证过去论述多注重心、肝、脾,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临床体会,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瘀。并对心瘀、肝瘀、脾瘀、肺瘀、肾瘀、胆瘀、胃瘀、大肠瘀、小肠瘀、膀胱瘀、三焦瘀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分别作了论述,可为临床全面认识瘀血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对人体生化模式的科学构划与创见,笔者曾撰文略加阐发[1],但仍觉未能尽意,更应论及的是三脏一腑联结的生化模式,为充实拙文之不足,阐述如下。  前已言及[1],津液的代谢过程是脾、肺、肾三脏通力合作所完成的,而脾、肺、肾都是独立的脏器,只有通过三焦将脾肺肾三脏联结成统一而协调的严密系统方能完成津液的代谢。那么,三焦又是怎样联系三脏并合作的呢?《灵枢本输篇》说:“肾合膀胱……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属膀胱。”此处的少阳即指三焦。三焦既属肾又属膀胱,因而肾合膀胱是由三焦联系起来的。肾又是如何连于肺呢?因…  相似文献   

10.
薛艳  张炜 《江苏中医药》2020,52(2):14-17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咳嗽的关键病机,气病生痰、痰阻气机常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止咳化痰为咳嗽的重要治法,再论止咳、化痰之法,则以"治气"为要——或益气、温气、纳气以复肺脾肾之机能而化痰止咳,抑或理气、降气、清气以调肝胃肺(大肠)之气机进而止咳化痰。临证宜深谙"治咳先治气"的中医机理,重视治气在咳嗽治疗中的关键作用,灵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白思远  指导:陈慧 《新中医》2021,53(13):228-230
小儿久咳诊疗棘手,陈慧主任从气机升降出入的中医学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小儿与情志无关之久咳常见发病机制与肺、脾、胃以及三焦相关,由于这些脏腑功能皆与气机密切相关,遂总结出调畅气机法以治疗久咳,并据此归纳出肺咳、脾咳、胃咳、三焦咳,经辨证施治,最终达到调畅气机的目的,以此治疗小儿久咳,每每临床取效。  相似文献   

12.
脏腑互通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翔  王旭 《中国针灸》2005,25(8):597-597
据史料记载,"脏腑互通"学说最早见于<五脏穿凿论>,称之为"五脏别通".明代李梃所著<医学入门>转引<五脏穿凿论>日: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相似文献   

13.
耳压法辨证取穴治疗便秘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耳压法治疗便秘,辨证取穴,具体方法为:大肠实热型取大肠,直肠下端,胜利、下脚端;肝郁气滞型取肝、胃脑、大肠;气血不足型取脾、肺、三维、大肠。气血不足型取脾、肺、三焦、  相似文献   

14.
<正>小儿肺系疾病中尤以咳嗽为多见。咳嗽虽属肺系疾病,然并非致病原因皆归于肺。《素问.咳论》中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论述,并有"聚于胃,关于肺"之说。五脏六腑失常,皆可涉及于肺而致咳,脾胃运化失常,显然也可以影响肺之宣肃,引起咳嗽。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其不足尤为突出。故脾胃与小儿咳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秦问·宣明五气篇》云:“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关于这段经文的解释,历代医家意见不一。有用五行生克理论来解释的,如张琦解释“心为噫”,认为乃脾病传心;张介宾解释“胃为恐”,认为乃土克水;有用本脏气机逆乱来解释的,如吴昆解释“肺为咳”,认为乃邪击于肺;有用阴阳升降的理论来解释的,如张介宾、马莳解释“肾为欠”认为  相似文献   

16.
咳嗽是指一种肺系疾病,以肺气上逆出现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症状。其病位一般在肺,并与脾、肾、肝、大肠等脏腑相关。其中,脏腑气机逆乱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机升降理论作为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气血运行、协调脏腑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文章结合古今医家对咳嗽病的相关论述,以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探讨肺、脾、肾、肝、大肠等脏腑与咳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论治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属中医咳、喘、哮、痰饮病范畴,病久多累及肺、脾、肾、三焦等脏腑,依据病情,可施以宣肺疏邪、肃降清理、滋阴润燥、补纳收敛四法。  相似文献   

18.
杨爱华 《河北中医》2000,22(3):228-229
肾水为五水之一 ,以腰痛、排尿困难、腹大而脐肿、阴部常有水湿渗出、足肿畏冷、面形消瘦为主要症状。多因脾肾虚弱 ,不能化气行水而成。肾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肾功能不全引起体内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潴留而致的尿毒症症候群。本症预后极差 ,死亡率高。笔者结合肾水证治的临床 ,予以探讨如下。1 阳微为肾水发病之因祖国医学认为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脏腑主要有肺、脾、胃、肾、三焦、膀胱等。肺主气 ,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 ,故称肺为“水上之源”;水谷入胃 ,由脾运化水湿 ,转输水谷之精微 ,故称“其制在脾”;膀胱具有贮藏津液、…  相似文献   

19.
三焦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三焦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五脏合五腑,三焦一腑无脏与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不但无脏与合,而三焦之腑,且将两脏;将,犹偕也,是以腑而并脏也。不但将两脏,而六腑之气,俱合三焦,故又曰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是三焦之气,合脏合腑,彻上彻下,彻外彻内,人身莫大之腑也。证之经论,其理自明。《灵枢·本俞》论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以  相似文献   

20.
刘秀剑  曲妮妮 《光明中医》2009,24(2):238-240
从肺与膀胱关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膀胱咳的分型和治疗。指出了肺主治节对膀胱贮排尿液的重要影响,若肺因各种因素影响,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可见咳嗽;肺气宣降失调,不能调摄膀胱气机,尿液贮藏失职,约束无力,而出现尿液失禁,自遗。认为:膀胱咳之病本在膀胱(及肾),但病位在肺,不治肾专治其气,使肺脾肾之气机(尤其是肺气)升降出入恢复调畅,治疗上多以温肺散寒,补气健脾,强肾缩尿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