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假性球麻痹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塞后假性球麻痹(PBP)患者进行穴位电刺激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脑梗塞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同时观察组使用Vitastim吞咽治疗仪对天突、人迎、廉泉、风池、翳风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常规组则用Vita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常规电刺激治疗。治疗28天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7.50%,常规组总有效率达73.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运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电刺激相关穴位与常规电刺激治疗相比疗效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穴位电刺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人迎、廉泉、翳风、外金津玉液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高于治疗组的87.18%(P〈0.05);治疗组中患者饮水测试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运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电刺激相关穴位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提高更显著。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充分利用治疗仪肌肉电刺激及针灸治疗协同作用原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与吞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至201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和吞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舌骨与甲状腺上切迹低频电刺激.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疗程后后,应用饮水试验评测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后,通过饮水试验评测,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约为93.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约为68.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对患者吞咽反射的功能有明显的提高,再配合吞咽训练,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3):391-393
目的:评价中医手法联合冰刺激为主的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低频电刺激、吞咽肌功能锻炼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风池、风府、哑门、颊车、下关、承浆、廉泉及夹廉泉穴)及冰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P0.01)。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12例,28例治疗有效,7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3例痊愈,6例显效,有效34例,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8.1%。结论:穴位按摩及冰刺激的综合治疗对恢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红  李园  郭磊  易晓净 《江苏中医药》2008,40(11):78-79
目的:观察VitalStim电刺激结合针刺为主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结合针刺、常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针刺、常规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0.0%,2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VitalStim电刺激结合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能疗效优于针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吞咽障碍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颈部特定穴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吞咽电刺激仪刺激特定颈部穴位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吞咽功能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提高个体吞咽功能的恢复,对改善个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吞咽能力评分,提高总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针刺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ang Z  Huang F  Yan HX  Min Y  Gao Y  Tan BD  Qu F 《中国针灸》2010,30(12):969-973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康复训练与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电刺激组(35例)和康复组(30例)。康复组给予常规治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针刺治疗,穴取风池、扶突、额三针等;电刺激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电刺激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咯痰功能计分及吞咽功能透视检查进行吞咽功能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电刺激组为94.3%(33/35),均优于康复组的66.7%(20/30)(P0.01)。治疗后各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电刺激组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结论:针刺和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比单纯的康复训练疗效更好,针刺与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针灸与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刺激与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8%,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结论:针灸与吞咽训练联合能有效地对脑卒中吞咽障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联合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转归率;吞咽障碍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情况、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吞咽障碍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情况、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情况、脑卒中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联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练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低频电刺激,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均予常规吞咽康复、吞咽电刺激、多感官功能刺激治疗,观察组则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呼吸功能训练,治疗4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和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及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针刺组,Vitalstim电刺激组和针刺结合电刺激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结合组有效率93.3%,常规针灸组有效率66.7%,单纯电刺激组有效率63.3%。结合组评分高于单纯针灸组及单纯电刺激组(P<0.05),单纯针灸组及单纯电刺激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组疗效优于两组单纯治疗组。结论:应用针刺联合Vitalstim电刺激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更好,二者联合是一种优化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林茜  林秀瑶 《福建中医药》2010,41(3):34-34,3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舌前置吞咽练习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和舌前置吞咽练习。治疗前后采用饮水试验评定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后2组的吞咽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舌前置吞咽练习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颈部面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和Vitalstim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头颈部面部穴位按摩,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吞咽功能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 0%,对照组为88. 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吞咽造影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Vitalstim电刺激结合头颈部面部穴位按摩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方联合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58例增加化痰通络方与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X线吞咽造影(VF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84.21%(48/57)(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针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和康复训练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的分为三组,针刺组30例和康复组(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30例及综合组(针刺、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43例。各三组在脑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记录三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测试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3.33%,康复组总有效率70.00%,综合组总有效率88.37%。经统计学分析,针刺组和康复组之间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综合组同针刺组、康复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单纯针刺和康复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