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泽泻汤加味治疗渗出性中耳炎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中耳腔内有渗出性非化脓性积液,导致听力下降,主要症状为耳内闷胀堵塞感,低音调耳鸣、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失去光泽,混浊如灰白色或琥珀色,内陷,鼓室有积液,可见液平,听力检查一般呈导音性聋。1997~2001年我们用泽泻汤……  相似文献   

2.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通气银翘散治疗耳胀一得晋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030800)安改香,邢守平关键词通气银翘散,耳胀耳胀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窍疾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又名卡他性中耳炎。最常见于急性上呼吸道炎时,咽鼓管粘膜充血水肿以致阻塞不通,鼓室...  相似文献   

4.
<正> 耳胀、耳闭都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此乃一个病的两个阶段。病初起,耳内胀而兼痛,称为“耳胀”或“耳胀痛”;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故称“耳闭”。现代医学之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属于此类疾患。几年来,笔者采用开窍四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小儿非化脓性中耳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月红 《新中医》1996,28(10):55-55
浅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小儿非化脓性中耳炎廖月红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胶耳等。这些是依其不同病理过程而命名的。本病多发生于儿童,为影响听力的主要病变。非化脓性中耳炎与中医学之耳胀、卒聋、风聋、耳闭等...  相似文献   

6.
耳胀、耳闭 ,都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 ,为一病的两个阶段。病初起 ,耳内胀而兼痛 ,称为“耳胀”或“耳胀痛”;病久者 ,耳内如物阻隔 ,清窍闭塞 ,故称“耳闭”,分别与现代医学之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相似。笔者辨治耳胀耳闭 ,收到一定疗效 ,介绍如下。1 典型病例 例 1 :刘某 ,女 ,1 5岁 ,2 0 0 2年 2月 2 0日初诊。因“感冒”而致左耳胀痛半月 ,耳内闷塞感 ,持续低调耳鸣 ,自声过响 ,听力减退 ,伴头痛 ,流涕。查双外耳(- ) ,左鼓膜紧张部饱满 ,松驰部及锤骨柄急性充血 ,左下鼻甲稍肿 ,左下鼻道少许粘液性分泌物。鼻咽部 (-…  相似文献   

7.
李海华 《江西中医药》1994,25(4):9-9,13
宣肺通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李海华(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335000)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中医药治疗,宣肺通气法,临床应用渗出性中耳炎属中医耳胀耳闭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耳内胀闷堵塞,每兼耳鸣、听力下降。此症病位在耳,究其病因,为外感风邪,肺气不宣,经气不...  相似文献   

8.
正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也被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等,是一种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伴有耳内胀闷、堵塞感、轻度耳痛等~([1-2]),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以鼓膜切开、  相似文献   

9.
赵红 《国医论坛》2013,(6):62-64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与西医学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相似。中医药治疗耳胀耳闭重视从整体出发,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和整体相联系,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现就中医治疗耳胀、耳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临床常表现为耳内胀闷堵塞感或兼疼痛,听力下降,可伴随体位变化而变化,部分伴有耳鸣。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轻度充血、混浊,活动度下降,有时可在鼓膜见到液平或气泡。声导抗图多呈C型或B型,纯音听阈测定多为轻中度传导性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经积极治疗,听力多可恢复,但年龄愈大、病程愈长,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率愈高[1]。  相似文献   

11.
汤庆弟  葛蔷  贾明柱  李宾 《河北中医》2011,33(5):731-731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以耳内胀闷疼痛、中耳积液反复形成及听力下降为主症的中耳炎性病变。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则可迁延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相当于中医的耳闭),造成听力的永久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渗出性中耳炎又称非化脓性中耳炎,以耳中胀闷、堵塞感、低音调耳鸣、自声增强为主要特征.检查可见鼓膜失去光泽、内陷,鼓室内有积液.临床常见鼓膜内陷者,往往伴有鼻咽部急、慢性炎症,或有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以耳咽管阻塞为主要病理表现;鼓室积液可不伴有呼吸道症状,而单纯以耳闷、听力下降、鼓室积液为特征,且容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属于中医学"耳胀耳闭"范畴,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多集中于冬春交替上感易发时,见于任何年龄,尤以小儿多发.本病如早期未予注意,容易迁延为慢性,导致听力下降.婴幼儿期中耳炎可影响听力,导致语言发育障碍,甚或引发胆脂瘤及咽鼓管功能障碍.中医辨证施治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举典型病例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肺论治中耳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炎包括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慢之不同,中医称化脓性中耳炎为脓耳,非化脓性中耳炎为耳胀、耳闭,亦称风聋。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或耳流脓,或  相似文献   

15.
正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由中耳积液(包括黏液、浆液、浆-黏液,非脑脊液和血液)、耳内胀闷堵塞感与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一般将本病按照疾病发生时间的长与短归纳为急性和慢性2种。本病发展为慢性的主要原因是在急性期没有进行及时且恰当的治疗,或者由于急性期的反复发作。本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耳胀"范畴。究其病因,多由外感风邪,侵袭机体所致,耳居清窍,邪毒留滞日久,则脏腑首当受损、功能失调,后本病易演变为  相似文献   

16.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窍疾病。病初起,耳内胀而兼痛,称为耳胀或耳胀痛;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故称耳闭。属于西医分泌性中耳炎范畴。其发生机制为外邪侵袭,上犯耳窍,气道受阻,肺气不能贯耳,如若失治误治日久可导致邪毒滞留,  相似文献   

17.
正耳闭是指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耳闭多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留滞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至。相当于现代医学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SOM)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主张将2个月以上病程归为慢性中耳炎[1]。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耳闭方法不多,口服药物疗效较差,咽鼓管吹张等局部治疗远期效果并不理想,寻求针对咽鼓管功能恢  相似文献   

18.
耳病证治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中耳炎属于祖国医学“耳胀”、“耳闭”之范畴。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病之初起,耳内胀而兼痛,称为“耳胀”或“耳胀痛”,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故称“耳闭”。都是以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的耳病。本病多为肝胆经气不舒,内有郁热。若遇风邪侵袭,引动经热上循,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经气痞塞不宣所致。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随着听力检查技术推广,使该病的诊断更为明了。临床上对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以宣肺散邪,行气通窍为主。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多仅以行气活血、通窍开闭为法,然多有不效。本人以苓桂术甘汤温脾化饮取得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病例均来自门诊,26例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发病时间均在8周以上,经检查均排除鼻咽部肿瘤、鼓室硬化、听骨链中断。均多次行鼓膜穿刺术,有的液体较粘稠,甚者呈胶冻状不能抽出。2诊断标准(1)症状:听力减退,耳聋,耳鸣,耳内有气过水声,病史超过8周以上。(2)检查:鼓膜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有时可见到气泡。(3)听力检查:听力损失程度不一,因积液量变化而变化,以低频损失为主,多为传导性聋。(4)通过鼓膜穿刺术可确诊。3治疗方法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药物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液体量多质清稀可加泽泻,猪苓。耳闷胀甚者加菖蒲,僵蚕,路路通。积液量少较粘稠加浙贝母,全瓜篓。量少不能抽出加桃仁,红花。4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耳胀闷堵塞感、...  相似文献   

2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耳腔脓液或分泌物渗出,伴有头晕或头痛,听力下降或消失等。耳科检查:鼓膜大都在紧张部中央性穿孔,但听骨链尚无破坏,或仅有锤骨柄破坏,呈持续性或间断性脓液渗出。听力检查:呈导音性耳聋,听力损伤可达30~70分贝。本病大都病程较长,易反复。我们在临床上试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本病,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1980年至1989年所治3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