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妇人脏躁证,其证名源于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后人宋·林亿等诠次,明·赵开美校刻的《金匮要略方论》中《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临床治疗术语·疾病部分》定义,为“因情志不舒,郁火内扰,或天癸将绝之时,阴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紊乱,心神不宁所致。以神情抑郁,烦躁不宁,悲伤欲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本病好发于女性,临床多以精神失常,无故悲伤欲哭,频作欠伸,神疲乏力  相似文献   

2.
妇人无故悲哭,或哭笑无常,烦躁不宁,神志恍惚,频频哈欠,夜不能寐,称为脏躁。脏躁的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病治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医宗金鉴》注:“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情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  相似文献   

3.
“脏躁”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脏躁》,篇中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历代医家关于脏躁持不同观点,王叔和在《脉经》中称本病为“脏燥”,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称“脏燥”,  相似文献   

4.
脏躁证是以内脏阴液不足所致而定名。发作时可出现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坐立不安,若有所失,惊悸怔忡或呈现神志异常,短暂的妄闻妄见,全身振颤,四肢抽动等类似癫痫证;或呈悲伤欲哭,语无伦次:或意识蒙胧,表情淡漠,全身倦怠;或如痴如醉,欠伸频频等证,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癔病.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本病的发生男女皆有,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5.
<正> 脏躁病,《金匮要略》已有明确记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有如非己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从此,甘麦大枣汤为中医治疗脏躁的常规方药。笔者通过几十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并非由于心气不足为唯一病机,常有兼夹证。因此,笔者将本病分为肝气郁  相似文献   

6.
脏躁病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方证俱简,如“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验之临床,往往缺乏捷效。笔者从郁论治,效果满意,兹结合临床谈一下治疗体会。 脏指心脏,躁为躁动不安之意。脏躁病以悲伤欲哭,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时时欠伸为主证。各种原因致情志不畅,肝气郁滞;久郁不解,气滞血瘀;郁而不伸,伤及脾肾,脏腑失濡,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发为脏躁病。其涉及多个脏腑,但以心脾肾为主,尤以心为轴心。由于病程长短有异,个人体质有别,主证各有侧重,只有区别不同证型论治,方可获良效。 1 肝气…  相似文献   

7.
脏躁病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对于本病的描述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由于作者只对脏躁的症状及方药进行简单描述,使得后世医家对“脏躁”的认识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观点。为此对历代医家脏躁医案进行  相似文献   

8.
略谈脏躁     
“脏躁”是临床常见病证。《金匮要略》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笔者认为:“脏躁”即是一个病名,又代表一种证候,此病妇人男子皆有,惟妇人比较多见。似现代医学中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类病。  相似文献   

9.
先父詠江公对于妇科杂病的诊治,识见独特,经验宏丰。兹将其辨治经验介绍于下:1 脏躁之因,责之心虚脑瘀脏躁病名,始出《金匮》。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其证治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其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在其后的中医妇科各家学说中,均肯定了本病与脏阴不足、心神失养有关。先父认为,本病不惟心神失养,且多合并有脑络瘀阻证。他说:“前贤论治脏躁,多强调于心,而  相似文献   

10.
甘麦大枣汤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麦大枣汤(下称“本方”),首载《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病理为“气郁化火,脏阴不足”,遂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及《难经》“损其肝者益其中”等明训,以小麦养心液安心神,甘草、大枣甘润补中缓急”。本方药虽三味,叶天士谓本方药似平淡,可愈疑难大症。蒲辅周老中医备赞  相似文献   

11.
刘建国  马健 《中医药学刊》2010,(6):1230-1231
通过治疗性欲减退、遗精和不射精3则男科疾病,介绍了经方四逆散在男科应用的临床经验。四逆散为仲景经方,临床若对证则疗效满意,灵活变通,加减运用于多种男科疾病证属肝郁不舒者,因法切病机,方中肯綮,故获良效。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性。男科疾病多为隐疾,患者多隐约其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嘱其注意调摄精神,畅其情志,节制房事,加强锻炼,并对一些难言之隐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生活事件"是个体愿望受阻、行为受挫而导致怒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怒的始发因素。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探讨怒情志产生的真正的始发原因,得出"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中七情内伤学说忽略了引起怒情绪反应的外界原因"结论,为怒致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癔病的临床疗效。癔病的的各种复杂表现,无论是肢体瘫痪、震颤麻痹、暴瘖失语等运动障碍,或是失明幻视、咽喉不利等感觉障碍,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心理暗示治疗,每可获效神速。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癔病具有临床疗效好、见效快、操作简便,且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精神障碍,以与现实不相称的、广泛和持续性的担忧、紧张不安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紧张性震颤、口干及颜面潮红或苍白等躯体症状。中医认为五脏神在调节机体精神情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魄属于五脏神的理论范畴,魄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个体的精神情志、感觉运动以及内脏功能等。魄的功能正常依赖于肾精充足、肺气充沛、气机畅通。魄的功能失常可导致焦虑症精神症状以及躯体症状的出现。魄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焦虑症,主要病机包括因肺气郁滞而导致的魄不畅以及因肾精亏虚、肺气不足而导致的魄不宁。可由肺肾入手调节魄的功能,从宣肺畅魄、益肾强魄、补肺涵魄等方面对焦虑症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阴阳喜怒"经典理论,对灾后糖尿病两极典型病例的情绪,进行计量的评价、分析和研究。方法:用七情、证候4种中医量表,创伤经验、SCL-90症状自评等3种西医量表,对5.12汶川大地震后的12天的典型糖尿病患者评估。结果:负性情绪的63床与积极情绪的64床,在七情负担状态、八纲症状、肾虚症状、症状自评、创伤问题评和创伤经验症状等评分分别差2.5、2.3、5.0、2.5、18.0和7.0倍。提示:"阴阳喜怒"可集中、扼要、实用地为七情大纲,利于震后情绪等事件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运用,采用多种量表数量化地评定震后正、负情绪的两极性,可使中医的独特理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63-765
古代癫、痫、狂、痉、惊、厥等常混称,相关论治较混乱。基于钱乙"凡治五痫,皆随脏而治之"提出"五脏神志辨证体系",将五脏(肝心脾肺肾)与对应之五神(魂神意魄志)相结合。治疗上,统筹调节五脏阴阳虚实与五神亢任盛衰,选用对相应脏腑和神志均有作用的药物与穴位,身心同治,针药并用,重在缓解期分10型论治,剂型以膏方为主,以期为癫痫的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傣族所信仰的宗教是原始宗教兼南传上座部佛教,"招魂"仪式是这两种宗教的结合体,本文针对"招魂"田野调查的个案,运用"现场参与和体验"的方法,对"招魂"仪式进行考察和研究。通过论证,得出"招魂"是傣族独特的宗教产物,具有明显的心理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皓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0):28-29
目的:观察电针冲击结合语言暗示治疗癔病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电针短时间、强电流冲击人中、百会等穴位,同时施以语言暗示。结果:530例癔病发作患者,痊愈500例,占94.34%;有效25例,占4.71%;无效5例,占0.94%。结论:电针冲击结合语言暗示治疗各类癔病发作均有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单纯郁证与病郁同存,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显性郁证与隐性郁证,狭义郁证与广义郁证等多种郁证形态。单纯郁证为情志性功能性疾病;病郁同存指郁证与器质性疾病或中医病证同时存在,又可分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显性郁证是指显现的七情变化所导致的临床容易辨认的郁证;隐性郁证指由并不显现的七情以及患者具有隐匿的郁证禀赋所导致的临床不易察觉的郁证。狭义郁证是指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病机所导致诸如脏躁、百合病、梅核气、失眠等单纯的、因郁所致的显性郁证;广义郁证除狭义郁证外,还包括病郁同存、因病致郁、隐性郁证等凡与情志不遂有关的疾病。探讨郁证的形态学,旨在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