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风病因新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风病是以病因命名的内科疾病,即感受风邪、中风而已,至今一直沿用。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变相同。中风病是否与"中风"有关,历代医家的观点不一。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挥,就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从血浊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血浊及其相关理论的形成作了论述,并对血浊与中风病病因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龄增正衰、积因正损是主要因素,另外也对血浊与中风病病位、中风病痛机的关系作了分析,提出血浊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病理枢纽.同时提出清化血浊是防治缺血性中风之关键,以未病先防前移治疗重心、既病防变截断病势进展、加快康复预防中风复发为目的,并对具体体现清化血浊法的化浊行血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风,古称四大难症之首,至今仍是一个起病急骤、变症迭出、致残致死率高的疾病。现将笔者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经验略述如下,以飨读者[1]。中风病急性期病情急,变化快,对其急性期的认识正确和治疗得当如否,是关系到如何扭转病机、朝着向愈发展的关键。笔者从中风病急性期病机的认识入手,认为瘀水互结是其它发病的主要原因,瘀,是指血脉发生了瘀积并阻塞。缺血性中风主要是因为血对脉络造成一定的阻碍  相似文献   

4.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命名。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一、中风病的病机中风主要因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  相似文献   

5.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中风的病因、病机、临床主症等方面,探讨了脾胃功能与中风病的内在联系.同时强调了在临床治疗中风时,以调理脾胃为主要的治疗法则以及顾护脾胃与中风预后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论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及其层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风病因病机相关文献为基础,将现有理论按照病因(外因、内因、基础病因)、病机(基本病机、分期病机、分病病机、证候病机)进行层级划分,探讨其理论内涵,明确其各自在中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下一步治法层级的整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形成系统性、逻辑性的中医中风"因机证治"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广钧同志《中风小议》(《北京中医》83年第四期)一文,辨析了中风病病名沿革、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面的一些问题。对中风病治疗和研究都给我们很大启发,受益非浅。但文中议论中风病因不能否认“外风”时,又提出“单纯之口眼(口呙)斜证(今称之为颜面神经麻痹),亦属中风之范畴”,似有不妥。单纯之口眼(口呙)斜证不属中风范畴。首先,中风病属内伤杂病,病因病机有其特定的  相似文献   

8.
《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与体虚、饮食、情志等有关。中风病的病机因素有风、火、痰、虚、气、血。肝肾阴虚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以"中风病"为例,通过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探讨"中风病"病因病机语言的隐喻特征,分析其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多样性的认知根源。认为"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是主要基于一系列与"风"相关的概念隐喻建构而成的中医理论。医家体验的独特性形成了认知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中风病"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始源域的多样性,从而造成了对中风病隐喻认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中风先兆的研究对于中风病的预防及减少中风病的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于中风先兆病因病机的关键环节尚未达成共识。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钙拮抗剂的运用为主,且患者需要长期大量服药,副作用明显。从气虚、痰瘀浊毒互结探讨中风先兆的病因及主要病机,提出其治疗原则及方药。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彰显了中医药在防治中风病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出血性中风病的中医认识过程进行归纳研究。方法归纳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名、病位、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结果归纳了出血性中风病在中医病名、病位、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结论中风病病名由外感演变为内伤疾病,其病位在脑与半表半里相关,病因病机由外因为主转变为内因为主,辨证重视痰瘀在整个病程中的作用,治疗以祛痰化瘀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2.
“中风”泛指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医学者论述其病因病机,以风中经络、风中脏腑立论。从《内经》时代沿用至今。但是现代医学早已证实中风病位在脑,现代中医工作者也承认或默认中风是脑血管的病变。但是著书、撰文  相似文献   

13.
从脏腑气机升降论治中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云枝  张铭 《四川中医》2006,24(2):33-34
本文从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论述了中风的病因病机,认为气机升降失常为导致中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调整气机升降为其治疗的根本大法。并进一步阐述平肝潜阳、通腑泻浊、醒脑开窍、益气活血治法在中风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萍 《辽宁中医杂志》2012,(6):1038-1039
中风病是如今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发病较急且病因病机复杂,中风的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虚,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是其主要病机,肝肾在中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肝肾阴虚与中风病的关系及治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气血理论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方法对中医气血理论的涵义、中医气血理论与中风病发病的关系及在中风病的辩证论治过程中如何运用气血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益气活血"法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通过对气血理论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运用探讨,从而更好的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1中风病简述概括中风是以突然晕倒,口眼?斜,半身不遂,甚者不省人事,昏迷不醒为主症的疾病。因本病发病急骤,变化多端,与风邪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并认为与感受外风(诱因)有关,故以中风命名,属内伤杂病之中风。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西医认为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疾病,是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包括西医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等[1]。2辨证解析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病机探讨张智学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741400)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病机辨证论治治则中风因起病急暴、变化多端,中医以“风”类而命名。但究其病机非风所为,乃气机失常导致痰浊和淤血阻痹经络脏腑而成,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粗浅探讨。1关于中风的病因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毒为出血性中风至笃之本--三因级联内毒为本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风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较高,已成为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其中尤以出血性中风危害酷烈。究其病因素有外风、内风及瘀血诸说。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正虚积损”之说,出现了“中风毒邪论”,即认为积损与积毒是中风病演变过程的两个基本病机。笔者认为出血性中风的病因亦应以毒邪为主。何谓毒邪?“邪之盛者,则为毒”。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9-200
卫气营血理论是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辨证的一种方法 ,揭示了外感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中风病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在症状、传变规律、病机等方面与卫气营血传变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旨在探析中风病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与卫气营血辨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以卫气营血理论指导中风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明代医家王肯堂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继承前医家观点并有独到见解。通过强调正虚邪中与真气不周,突出心与胃的功能,注重肾与冲任的联系来阐发中风之病机,将中风病分为中脏、中腑、中经络及中血脉四类,多以发汗祛风、通腑泻下、调血顺气、攻痰清热、培正补虚为治则。王肯堂论治中风病的思想与方法,对当今中风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仍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