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发性口腔表现为口腔黏膜局部溃烂,临床以患者剧烈疼痛为主,目前西医角度关于其发病机制认识未清,且缺乏特效治疗,中医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有着系统的认识,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古今文献,总结归纳中医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系统理论,为临床运用运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风之古与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古至今,研究中风虽多,但尚未统一,为促其认识之统一与发展,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辩证论治进行了历史考察,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认为中风病名近十余年虽统一,但需进行中风病二级病名之研究;现虽统一病机之虚、火、风、痰、气、血六端,辽需进一步分辨基本病机和主导病机;现今中医理论可统一中风病位在脑与脏腑经络之认识;倡导辨证层次是:中风总病名→子病名→病期→证类→证名。依其辨证层次以辨病分期、分类辨证论治为佳。通过对中风的古今研究,指出应吸取历代医家对中风一些重大问题被遗忘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姜德友  林静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373-1375
从病名、病因病机、论治3方面对消渴病的源流进行考证。从病症、病性、病因、病位角度将消渴病归纳为4种分类命名。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消渴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消渴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中医辨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亮  周文学  段锦  李曦 《中医杂志》2005,46(7):486-488
通过对中风病病名的变迁、演变到统一的分析及中风病辨病与辨证治疗效果的比较,认为中风病的治疗虽然辨证与辨病缺一不可,但辨病更有针对性.应重视中医辨病,有利于中风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收集魏晋以前的医籍文献,归纳该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名演变、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等方面的认识。病名方面,《内经》时期以厥名之;汉代医家并未将中风作为病名,只表中风邪之意;宋代陈无择首次将中风作为独立病名。关于病因病机均持外因、内因两端。关于发病部位,多认为病位在头、病位在经络脏腑和病位在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共收集自SARS爆发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座谈会专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学报等刊载的中医药相关文献92篇(其中分别涉及中医病名及病因文献68篇、病机文献65篇、症候特征及辨证诊断文献63篇、治疗方案的文献72篇),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方法(以频数统计为主,结合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医关于SARS的病名、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及病机演变、症候学特点、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等,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佼  吕文良 《吉林中医药》2011,31(4):282-283
对黄疸的辨治内容,更多是对黄疸病因辨证诊断和治法方药的阐述,力求从中医的视野去研究黄疸。对黄疸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和方药,从整体认识黄疸辨证论治方面进行论述,加深和拓展黄疸治疗的理法方药应用,可以为临床治疗黄疸及其他病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年来中医辨证用药、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范畴。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的研究结果及综合各家学说,对于其病名、病因、病性、病位、病机和临床辨证论治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认为病名属于疫病,具体可以冠之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病因是疠气所致,疠气入侵后与天时、地域、人体相互作用呈现出以湿热为主的病性;病位从表里分属于半表半里之间,从卫气营血分大多属于气分证,从脏腑定位则在肺、脾胃、肝胆。病机以本虚邪胜、湿热内蕴为主,临床辨证要辨病辨证结合,分阶段并结合主证兼证,也要充分考虑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还可以视情况应用中成药或者中药注射液,希望些许见解能够对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的中医学病位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 ,在现代医学中属情感性精神障碍 ,西医学将其病位定位在脑 ,并提出是脑科疾患的一种。中医学以前并无抑郁症的病名 ,与其相类似的描述散见于“郁证”、“脏躁”、“百合病”、“癫证”等篇章中。现今 ,中医在临床上虽沿用西医学抑郁症的病名 ,但是 ,现代的医家对抑郁症的中医学病位的认识并未达成共识。大致归纳起来 ,中医对抑郁症的病位认识有脑、心、肝、胆、中焦等不同。笔者以为 ,其说法各有道理 ,但临床应从整体考虑 ,区别对待。本文试将抑郁症的中医学病位观点作一归纳分析 ,以利于临床分析病机 ,辨证治疗。1 关于抑郁症病位…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医对于癌症的认识尚未形成一门专科,但对其相关阐释可见于部分医籍中,通过查阅历代中医医籍,对记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认为历代医家对肺癌的的论述较分散,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中医病名内涵欠统一,对肺癌的认识和诊治方面论述欠深入。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在古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肺癌的病因病机,规范其辨证分型,结合现代仪器和技术方药,进行有效方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从病名、病因、病机、预防、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古籍对近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中医属于“白癜”“白驳风”“斑驳”“白蚀”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中医学认为白癜风发病与多种病因相关,主要病机为气血失和,病位在皮,与五脏相关,与肝、脾、肾联系密切。临床中医治疗首先应确定发病的病因病机,确定发病的类型、阶段,辨证用药治疗。本文从白癜风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外治法等方面,总结白癜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慢性胃炎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认识,阐述归纳了临床治疗中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针灸治疗的状况,提出了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治疗等提出中医理论上的认识。指出本病病因为湿热;病位在脾;病机为脾虚湿胜;治疗以建脾祛湿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介绍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病机、辨证施治的经验和认识,认为中医病名应定为“心衰”.病机中要注意阴血不足、痰瘀互结及气滞的存在,同时指出该病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而以虚为重,病脏涉及五脏而以心为主,并对纽约心功能Ⅰ-Ⅳ级分别给予了相对应的中医病机.辨证施治提出当辨别虚实标本,治疗以扶正顾本为主,当重视滋阴养血,温阳重在补,辅以通;治脏腑应以心为主而兼顾他脏;祛邪勿忘化痰祛瘀和调理气机;并对常用于心力衰竭的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自拟心衰Ⅰ号方予以简介.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在《黄帝内经》中并没有出现明确的病名,但对此病有极为详细的论述,中风病一词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并有所载治疗方剂,后世医家百家争鸣,对此病的病因和治法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挥,十分丰富,如医家有从风论,从湿论,从虚论,从痰论,从火论,从瘀论等等,虽丰富了治疗方法,但就目前中医药对防治此病的概况而言,仍然存在很多辨证盲点和治疗误区。笔者希望通过经典医籍对此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而从阴阳五行六气方面对中风病的病名做一个系统而全新的解释,使广大医疗工作者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此病,以助临床治疗,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彦江  黄欣 《中医杂志》2011,52(22):1978-1979
对干眼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几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00年3月-2020年6月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1P)以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心房颤动诊疗经验的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中所涉及心房颤动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频数统计,并对其证候类型进行证候要素分析.结果 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共43篇,涉及医家37名;心房颤动涉及的中医病名有8种,"心悸""怔忡"两个病名较为公认;病因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外因主要为情志、饮食、劳倦;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浊、气滞;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肺、胆、胃;共有12个证候要素,包括8个实性证候要素与4个虚性证候要素;12个证候要素可以组成31个证候类型,包括有单因素证候12个,双因素证候15个,三因素证候2个,不便分类证候2个.结论 分析整理各医家对心房颤动病名、病因、病位、病机的经验,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该病,为规范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继承名中医应用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