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有些观点恐失之偏颇。这里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能就我国中医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并展开讨论,以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中医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的接班人。正如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先生所讲:“培养铁杆中医百万,是振兴中医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担负着为各学科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学技术骨干的重要任务。我校著名的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提出,"发展中医,人才是根本"。而中医现代化,尤需依赖于中医研究生教育,需要培养继承与创新两种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应运而生的,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  相似文献   

3.
中医人才的培养在于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师承为主的古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人才培养。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但因缺乏师承环节,学生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和将中医理论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造成临床型中医人才的缺乏。因此,将院校教育与师承体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将是今后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一名中医医生来说,接受教育提高医术是一生的事情,大学教育只是起步阶段.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希望.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周永学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要加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熟读中医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中医学院近60年的办学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1234"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对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高水平中医临床医师并具有燕赵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厚基础、重经典、早临床、多实践"要求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中医经典功底,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打造带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活动品牌,构建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燕赵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4,(7):252-252
<正>为深入探讨邓铁涛学术思想及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对中医药临床的指导作用,普及五脏相关理论,由广东省中医药局、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邓铁涛学术思想暨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8日在广州市(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现面向国内外征集会议论文,诚邀中医药及相关领域学者积极投稿,并出席本次学术盛会。一、征文内容(一)国医大师邓铁涛学验传承研究:1、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2、邓铁涛临床经验及其应用研究;3、邓铁涛学术传承研究。(二)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研究:1、研究进展述评;2、临床应用研究;3、基础研究。二、征文要求(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未经发表,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题录。字数以5千字为宜,附300字中文摘要。  相似文献   

7.
中医护理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的中医护理人才,已成为中医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加强中医护理临床技能的培养、重视科研意识培养和科研能力训练、采用情景式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中医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依据最近3年文献,从临床、科研、教育三方面对邓铁涛教授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思想作一阐述。邓老对中医临床发展强调继承传统与坚持中医药特色,同时提倡兼容并蓄。对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最新科技结合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并对中医人才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是中医院校实施的一种由导师对本科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制度.文章认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通过本科生导师筛选,制定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重视基础学习,强调多临床、早临床,注重答疑解惑、拓展人文知识等途径及方法,提高中医院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医的入门和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中医教育的始动环节,其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生对中医的认知以及学生今后中医的学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成为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层面、灵活的临床思辨能力,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和吸引力,为学生开启中医学习之路;保障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浴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内服基础降压药,加用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浴足,对照组内服基础降压药,加用温水浴足。结果:在降压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降低舒张压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加用邓铁涛浴足方浴足可以增加降低舒张压效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主要体现在改善阴虚阳亢型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浴足治疗高血压病,尤其是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以前瞻队列研究的方式,2007年12月—2010年8月共纳入572例病例观察,其中剔除不合格病历35例,合格病例共537例。两组均接受标准的西医治疗。邓老方案组接受邓铁涛教授调脾护心法治疗;非邓老方案组接受其他类型中医治疗(非名老中医方案)或纯西医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绞痛计分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计分及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差异,邓老方案组由于非邓老方案组。结论: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方案有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肺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不调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人们更多的习惯于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基于中医整体联系、动态变化基本指导思想,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出发,初步分析了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始终都与月经是否调畅密切相关,并结合临床案例,提出从肺论治月经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五诊十纲理论是国医大师邓铁涛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医传统四诊八纲的补充和创新。五诊十纲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传统宏观辨证和现代微观辨证相结合,在四诊八纲的基础上加入"查"诊和"已病、未病"辨证,形成了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新体系。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变,临证时须结合查诊和已病未病辨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早期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优势互补,以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邓铁涛教授的经验,建立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标准,对161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辨证分型.结果CABG术前患者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46.0%),其次为痰浊闭塞证(24.8%)、阴血虚证(13.7%)及阳气虚证(15.5%).术后则以痰浊闭塞证最多见(35.9%),其次为阳气虚证(30.8%)、阴血虚证(21.2%)及气滞血瘀证(12.2%).结论CABG术前患者多属本虚标实,证型以气滞血瘀为多见;CABG术后患者属虚实兼见,证型以心气不足,心阳亏虚为主;痰浊为术后主要致病实邪.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核心。当今,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蓬勃发展,要进一步传承与创新中医,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这是提升整个学习周期内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作者有幸跟随李晶教授门诊学习,日益体会到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诊疗的全过程,落脚于规范的病历书写,体现于不断提高“识机”的过程中,体悟理法方药的内涵中,甄别和灵活运用方药的实践中,维护医疗安全及注重人文关怀的一言一行中,归根结底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在实践中建立的,只有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借此逐步提高思、辨、感、悟能力,才能真正在理论与临床之间架起桥梁,形成理论与临床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才能真正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不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经典既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导源,也是指导中医临证实践的根本法则。作为一名中医,必须认真学好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在读懂读熟的前提下,要力求做到融会贯通;学习中医经典,既要立足实践,又要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证实践。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进而提高中医的理论水平与临证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略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五脏相关学说是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对其多年临床经验的理论总结。结合邓教授对冠心病、高血压、重症肌无力、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经验,阐述以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能够提高疗效,能合理解释临床复杂病机证候。  相似文献   

19.
窦攀  王学美 《环球中医药》2010,3(4):302-306
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范畴,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这一阶段,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糖尿病前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古今中医学者对该期病因病机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近年国内也有医家对该期患者证候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为了强调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中医规范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按血肌酐(Scr)水平不同将9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加灌肠、中药口服加灌肠加结肠透析治疗,中药口服按中医辨证本虚标实程度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以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中医证候等为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各组Scr、BUN、Ccr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多途径给药的中医规范化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