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药理研究证实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总结,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药理活性的特点,作用机制较复杂。本文对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归纳,并从促血管新生、扩张冠状动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凋亡、调节血液流变学、抑制Ca2+超载、自噬、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对中药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治疗心肌缺血中药的开发提供新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总结近年来丹参酮ⅡA抗乳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丹参酮ⅡA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多样。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徙、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等方式防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王琴  杨斌  顾健  龚普阳 《中草药》2023,54(14):4722-4731
表观遗传调控紊乱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是肿瘤的发生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调控肿瘤表观遗传机制研究成为热点。多酚是多种抗肿瘤中药的主要物质基础。姜黄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原花青素等可通过多种表观遗传机制调控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代表性中药多酚类成分调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方面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中药对肿瘤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药基于整体宏观的辨证思维模式,具有功效独特、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因而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志于解决癌症的科研及临床工作者们的目光。苦寒中药抗肿瘤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十年来苦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有关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按照苦寒中药及其天然活性成分治疗肿瘤的作用特点分为九个部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癌细胞分化、抗癌侵袭及抗转移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作用、抗信息传递、抑制端粒酶活性以及细胞周期阻滞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以期对抗肿瘤的苦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和高效低毒的中药的新药发现以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苦参碱类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71  
苦参碱类生物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的活性成分 ,在抗炎、抗心律失常、抗肝纤维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笔者就目前对苦参碱类在抑制肿瘤增殖、诱导分化和凋亡、抗肿瘤浸润和远处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致肿瘤炎症和抑制肿瘤耐药性、减低化疗不良作用、增强肿瘤宿主免疫功能 ,肿瘤预防性化疗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发生是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结果。肿瘤抗凋亡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是肿瘤细胞通过表达抗凋亡蛋白从而对凋亡产生耐受,近年来以抗凋亡蛋白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在临床抗癌药物研发中备受关注。目前已发现的具有抗凋亡作用的蛋白主要有参与内源凋亡途径的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以及参与外源凋亡途径的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蛋白样白介素-1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抑制抗凋亡蛋白的中药天然活性成分逐渐成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新趋势。文章主要对抑制抗凋亡蛋白的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从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总结及综述,为抗肿瘤中药的新药发现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9):2009-2012
查阅中药活性成分相关的文献,分析其在肿瘤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自噬诱导作用,但目前仍有问题亟待解决:自噬对肿瘤具有双重作用,且机制尚不明确;自噬与凋亡关系复杂,如何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自噬途径治疗肿瘤,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提出,中药对自噬的调节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雄  杨明  李翔  张婧  刘骏 《中草药》2021,52(14):4398-4409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特殊内在环境,分为非免疫和免疫微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中药单体成分能够通过改善肿瘤微环境来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包括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抑制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的转导、阻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极化、调节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成纤维细胞中基因产物的表达、减少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的积聚等。综述了中药单体成分对肿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调节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抗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肉桂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包含挥发油、二萜及其糖苷、多酚类、黄烷醇及其多聚体、黄酮类等多种成分,近年研究表明,肉桂除了抗炎抑菌、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作用外,还有明显的抗肿瘤功效。文章就肉桂的本草来源、活性成分、抗肿瘤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肉桂深入开发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是从传统中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强于苦参碱,其在抗肿瘤临床疗效中将具有更广阔的利用开发价值。近年来氧化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受到较大重视,氧化苦参碱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等。作者对氧化苦参碱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为临床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其预防与治疗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清热类中药具有抗肿瘤、抗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现代药理活性,在乳腺癌等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从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侵袭转移、调节免疫微环境五个方面对清热类中药的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和开发前景巨大的清热类中药活性组分及其复方制剂进行了梳理,对后期清热类中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以期加速清热类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发进程,为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15年来中药活性成分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检索近15年来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现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对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模型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其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啊入。结论: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抗炎作用、炎症模型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药抗炎新药提供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约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单链RNA,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对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和病理等过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对miRNA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认知水平,也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干预途径和作用靶点。对miRNA的调节可能是中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然而该问题没有得到应有关注和系统研究。近期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对miRNA具有广泛调节作用,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新机制。相关研究对象以中药活性成分为主,少数研究关注了中药复方;研究领域集中在肿瘤范畴,部分研究探索了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这类研究应用miRNA技术对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治疗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了中药治疗作用的新机制,进一步证实中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中医药miRNA相关进行研究,对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创新中药新药研发和丰富现代中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癌症死亡原因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其有效治疗是现代医学难题。肺癌属于中医“肺积”“息贲”“劳嗽”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肺癌方面已积累大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黄芪是补气药代表之一,黄芪治疗肺癌以“气虚邪滞”为主要证型,“扶正祛邪”为其基本治则。黄芪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抑制肿瘤侵袭和迁移、调控肿瘤微环境、抗肿瘤血管生成、调节自噬、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增强机体免疫和抑制免疫逃逸、逆转顺铂耐药等。黄芪治疗肺癌的活性成分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等。该研究从黄芪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成分基础治疗肺癌两大方面进行综述,为黄芪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传统中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近年其抗肿瘤作用受到较大关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等.同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也能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并能增强临床上常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作者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苦参碱是中药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苦参碱的抗肿瘤活性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苦参碱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抑制血管生成、抑制NF-κB表达等多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并能与化疗药物协同作用。随着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上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且缺乏根治手段,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性健康问题。AR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B细胞、辅助性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关,临床主要通过抑制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进行治疗。近年来,动物类中药活性成分因其较高的安全性、专一性、选择性和生物效能,在AR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研发优势和潜力。该研究从AR的发病机制入手,对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能调控AR免疫功能的动物类中药(如牛脾、蜂巢、蜂毒、五谷虫、紫河车等)活性成分及混合提取物治疗AR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为动物类中药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动物类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机体的多项免疫平衡对AR产生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已呈现出“传统医学经验基础-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预测-新实验技术验证研发”三大互动体系,基于该体系,动物类中药能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最...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中存在许多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天然单体成分,在抑制心律失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单体成分缓解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经过深入总结其作用机制,发现中药单体成分抑制心律失常主要集中在抑制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通道等方面。综述了中药单体抑制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调节心律失常中药单体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韩笑  王梦斐  蒲位凌  刘博  于海洋 《中草药》2024,55(6):2123-2130
作为m RNA最常见的内部修饰,m6A富含于许多哺乳动物、植物中,影响RNA的加工、转运、翻译及降解。目前对m6A R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扩展及对其机制的深入挖掘使其有希望成为预防和检测肿瘤发生的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多靶点、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且在该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总结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调节m6A修饰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简述了m6A修饰相关蛋白的分类及其功能,回顾了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调节m6A甲基化修饰抗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癌症中的治疗前景。旨在进一步对抗肿瘤的发病机制加深认识,为中药通过调控m6A修饰发挥抗肿瘤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