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模  乔欣 《山西中医》2011,27(12):1-3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的基本辨证体系和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辨证论治方法运用的比较研究,显示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共涉及全书14种疾病,约占《金匮要略》一书所论疾病的35%,计有28证次。由此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显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其原书《伤寒杂病论》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似是其辨治杂病的变通或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84-1386
冠心病属传统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伤寒杂病论》中早有记载,实践千年,疗效无庸赘述。但涉及相应经方之多、所治疾病及疗效之杂,却未系统以六经辨证为纲加以深化及整理。文章以六经辨证为纲,将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此病的方证、理论研究的特点、特殊煎服方法加以概括,认为今后创新六经辨证思想、以"中"论"西"应是冠心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伤寒”与“金匮”是仲景学说的两个组成部分,后世医家整理编次,分别命名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互为表里,一经一纬,交织而成,可称之为“姊妹丛书”。现就其关系浅议如下。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其有形之实质,即精髓,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整体观念为核心。临床辨证以“外因是变化之条件,内因是变化之根据”这一思想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虽仲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而伤寒六经之表里寒热辨证施治概念又无时不贯穿于金匮之中,金匮之脏腑虚实补泻辨证施治原则又无时不充满于伤寒之理。二者既可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其中的方剂源远流长,在现代临床中,只要使用得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伤寒杂病论》使用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思路,皮肤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跳出脏腑辨证,回到这样的辨证体系中,也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现运用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思路,使用《伤寒杂病论》的柴胡桂枝汤、栀子豉汤、四逆汤、桂枝茯苓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5.
白晓莉  宋清江  刘红燕 《光明中医》2010,25(12):2184-2185
<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之始祖。《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其临床诊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工作。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辛开苦降法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的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历代医家对《伤寒杂病论》之辨证法一直存在歧义的状况,本文首先论述《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法立足于阴阳,是仲景以阴阳为纲,对疾病的病位、病性、病态进行阴阳分类归纳后,得出的六大疾病总纲。其次阐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属一体,其辨证方法均为三阴三阳之六经辨证。  相似文献   

7.
刘巧娟  张国骏  徐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150+1152-1152
《伤寒杂病论》分列伤寒和杂病两类不同疾病而辨证论治,"热病"和"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性症状之病"两大体系的不同辨治方法最后落实于方证之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六经辨证方法体系应用于"热病"辨治,更是对机体抗邪一般规律的辨治;通过对仲景论"烦热"七方证之辨,探讨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烦热"。临证时六经辨证有助于方证之辨,于复杂病证举纲则目易张;亦拓宽思维,结合病家体质、自身中毒等方面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8.
脏腑病变是中医内科疾病的主体。一般情况下,"脏病治脏,腑病治腑"即针对不同脏腑病变而提出的治疗方法;而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在治疗某些脏病时往往用"通腑"法,这种辨证思维正是巧妙地把握了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就《伤寒杂病论》中"通腑安脏"思想做一探析,以深入揭示其内涵,为临床临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区佩仪  李瑞丽  傅金英 《光明中医》2023,(21):4122-412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体系。通过查阅及归纳总结相关文献、古籍、各医家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妊娠病的医案,探讨《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理论对于妇产科妊娠病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可行性及有效性,经方在妊娠病中辨证论治的思路及临床应用疗效,希望为中医药治疗妊娠病提供更多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由多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组成,即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临床中须按照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将多种辨证方法合理运用,才能明显提高辨治疾病的疗效。多种论治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疾病的精华。现探析张仲景辨治不寐六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笔者通过学习仲景之书认为,仲景辨证论治,非独限于六经,五脏辨证也是其主要辨证方法之一。笔者仅就仲景五脏辨证及其方法特点作一论述。一、遵循《内经》之旨论病务求其属古人著书,其学术观点每见于序言之中。《伤寒杂病论》序云:“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金匮要略》更以“脏腑经络先后病”为第一篇名,开章明义地示人其治病首重脏腑、经络。脏象学说是中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分证论治外感热病 ,以脏腑论治内伤杂病 ,创立了六经脏腑辨证体系。疾病的发展最终归属脏腑的病变 ,作为先天之本的肾脏 ,在疾病发生中 ,其证危重 ,病变复杂 ,不论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 ,最后均累及肾脏病变。张仲景十分注重肾病 ,在《伤寒论》立少阴专篇论述 ;《金匮要略》则散论诸病之中 ,对肾病的因机证治进行了阐述 ,创立了完整的肾病学说 ,本文就张仲景肾病思想略作探讨。1 肾病因机肾为先天之本 ,内藏元阴元阳 ,为水火之脏 ;又主水纳气 ,维持机体气化及水液代谢平衡。肾脏病变 ,不外阴阳水气方面异常 ,…  相似文献   

13.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据《黄帝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为《伤寒》),因而以《黄帝内经》的六经、脏腑经络释《伤寒》,其结果是不能正确理解张仲景医学。笔者据考证资料证实,张仲景不是根据《黄帝内经》撰写的《伤寒》,它的主要内容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法》等经方医学。《伤寒》主要继承八纲辨证。并加入半表半里理念而形成了六经辨证。这样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伤寒》的六经与《黄帝内经》的六经是不同的理论概念,在解读《伤寒》时,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5.
王萌  张毅  李娟  李金田 《新中医》2016,48(11):203-204
《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无不透露着八纲辨证,笔者认为,其辨证论治的理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宗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作者通过探讨病机十九条中"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认为此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在肾阳虚衰,寒邪内侵,其脉沉微;少阴阳气不足,筋脉失养,发为拘急;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气盘踞,经脉被扰,发为振颤;肾阳不足,寒湿内聚发为骨关节病等。  相似文献   

16.
冯世纶教授得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之真传,临证以六经辨治、方证相对而著称.对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之规律颇有研究,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男科疾病从六经辨治《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仅为外感病而设,同样可用于治疗各种杂病,故柯韵伯在《伤寒论翼》的序言中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制节.”  相似文献   

17.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仲景名方,主少阳阳明合病。曾宪玉主任师从胡希恕经方学派大家,临床基于六经辨证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良好。现将曾师关于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要点与应用原则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由小柴胡汤去党参、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而成,是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1]。皮肤科疾病病种繁多,病机复杂,多数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少阳阳明合病的特点,用于皮肤病治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伤寒论》对发热的论述黑龙江中医学院宋立群,邹存信,邹存珍指导邹德琛《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和杂病的专著.其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的辨证思想,首开理论与实践的先河.在《伤寒论》一书中,有大部分条文论及“发热”,除了因为它本身是疾病的表现,还因为...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不寐之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认识以阴阳为纲,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和脏腑经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与《黄帝内经》对不寐类病证广泛抽象的论述相比,《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论述更加详尽准确,其创制的多首有效方剂,理法方药完备,更具临床指导性。笔者从理论升华、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不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经方初探     
<正>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一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医学专著。它继承了《内经》的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家和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确立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的辨证纲领,经过千百年来的反复实践检验,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