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关靖 《新中医》2009,(10):4-5
陈宝元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陈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多年,擅治疮疡、肛肠、乳腺、周围血管病等。在学术上倡扶正祛邪法,精于整体辨证,按期分治。内治倡肿疡期消之,脓疡期托之,溃疡期调和气血兼清余邪。外治法则主肿疡期箍围灭之,脓疡期给邪出路,溃疡期初以祛腐为主,后以生肌为主等学术观点。除此之外在诊治全过程中还十分重视患者的脾胃状况。现就陈教授重脾胃学说治疗疡科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疮疡是外科常见病,包括疖、疔、痈、疽、发、疮等多种疾病.常用于辨证疮疡的阴阳辨证是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辨证方法.张山雷在《疡科纲要·论阴证阳证》中曰:“疡科辨证,首重阴阳。”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论阴阳法》中说:“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这说明了诊断疮疡如能辨清它的阴阳属性.在治疗上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原则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炎综合征从痈疡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  石勇 《四川中医》2003,21(10):8-9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归于中医“悬痈”、“穿裆发”、“跨马痈”等范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无症状炎性前列腺炎在古代归于“淋证”、“白淫”、“精浊”等范畴,但结合现代医疗技术.从微观辨证,仍可归于祖国医学痈疡的范围。在此认识基础上,以中医疡科的知识指导临床,一一论其证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倡治外必本于内、引温病理论于疡科中、创中医外科三陷变局学说、提五脏蕴毒原因及证候、论疡科绝症证治、不循疡科书旧例及长于外治尤为刀法7个方面总结探讨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中的学术思想,希望对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的同仁有所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盆腔炎从“胞脉痈疡”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盆腔附件属中医胞脉之系,其炎症与中医外科之体表疮疡、肿疡、溃疡及体内脏腑组织间的内痈、内疡可视为同属之类,故提出将现代医学中盆腔炎命名为中医学"胞脉痈疡";将外科"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则援用于"胞脉痈疡"的分期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内治法治疗外科疾病在中医外科治疗史中由来已久,清朝外科心得派代表高秉钧更是直接指出"治外必本于内""外治法即内治法",其《疡科心得集》所倡导的"疡疾内治"的辨治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集中体现在:1崇《内经》,推八纲,立"凉、温、攻、补"四法;参温病,引三焦辨证,创"三部"辨治思想;别正宗,分期而治;重类证,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为后世医家研究中医外科学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冀建斌 《新中医》2017,49(12):210-212
<正>周正华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难治的炎症性肠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大瘕泄、肠风下血、休息痢、赤沃等范畴。周教授擅长中医药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其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中医外科痈疡范畴,临床上内外兼治,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痈疡论之源1.1溃疡性结肠炎与肠痈从临床症状上,肠痈表现与溃疡  相似文献   

8.
《疡科心得集》一书非常注重辨疾病的阴阳,认为疾病的病因、辨证、治疗及预后均不离阴阳两端,提出"此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也,为疡科中之第一义,故首揭之"。《疡科心得集》根据每一个具体疾病分篇论述,而且根据发病部位、发病原因、治法等将两证或多证并而述之,将辨病和类症鉴别相结合,这种行文的优点不仅仅能使后人明晰是为何种疾病,同时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再讲到具体的施治,论述清晰明了,有利于临床应用。该书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治疗,这也宗仲景的思想。此外,高秉钧对于外科疾病的辨证不拘于一定之形,认为毒气之流行无定位,总结了毒入五脏的证候,并认为毒入六腑,也各有变象,兼证多端,也是高秉钧对外科疾病辨证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岭南疡科学术流派作为中医疡科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起源于殷商,萌芽于商周至晋唐,宋元明清得到初步发展,清末民初逐渐成熟。其学术渊源秉承"正宗派"陈实功"内外并举,外重手术,内重脾胃"的理念,近代名医黄耀燊为其代表人物,追求"内外并举,尤重外治;内治之理,尤重托法",当代名医蔡炳勤是岭南疡科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承古启今,与时俱近,提出"内外并举,祛邪不伤正为外治之要,邪去更扶正为内治之宗"的治学思想,学派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逐渐繁荣。  相似文献   

10.
《疡科心得集》为清代锡山高秉钧(字锦庭)所著,成书于清代嘉庆10年(1805年)。该书为一部中医外科的鉴别诊断著作,正如作者例言中所述,“是集论列诸证,不循疡科书之旧例,每以两证互相发明,而治法昭然若揭,其中有两证而同一治者,亦有两证而治各异者……”。这是便于后人对两证相近似的外科疾病得以鉴别而不致混淆。高氏治疗外科疾病,重点在于“审因论治”。还论述了疮疡的发病原因与发病部位  相似文献   

11.
疡科话舌诊     
陈宝元教授对疡科舌诊及运用舌诊指导疡科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如“肠痈”(阑尾炎)一病,治疗中若舌红苔腻变为舌淡红苔薄,多提示病情好转不必手术治疗.若治疗中发现舌渐红赤,苔由薄转厚者常提示病情加重,急需手术治疗等.舌象与全身症状关系密切,舌象会随正邪之多寡、病情之进退而变化,尤其是肿疡期和脓疡期表现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科,遵循“以消为贵”这一治疗法则,使外疡内消,不但能缩短疗程,还能避免手术之苦。《疡科纲要》说:“治疡之要,未成者必求其消,治之干早,虽有大证而可以消散于无形……胖疡治疗总以消散为第一要义”。运用内消法治疗外疡,是中医外科之特长,现将个人在临床和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仅供自学中医或初搞中医外科临床的青年同道作参考。所谓“消法”就是用消散药物,使初起的外疡得到消散,这是一切外疡初起的治法总则,此法适用于尚未成脓的肿疡。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医外科之托法,古医籍又称托里法或内托法;是内治三大法则之一,为三大法则之中坚,关系到病情安危好坏转化的枢纽。历代中医外科医家极为重视。《外科精义》云:“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若能将托法的辨证施治与中药免疫学结合研究,对提高托法的疗效,开拓中医外科治疗的新境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1 托法的涵义 托法,《外科启玄》云:“托者,起也,上也。”详而论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托法,是疡科临证治表之法。薛立斋云:“焮肿作  相似文献   

14.
清热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疡科中应用十分广泛,临证常见局部红、肿、热痛者,全身伴热毒之候,舌红、苔黄、脉数者即可投之,但是西医所说的"炎症"绝非都是用中医清热解毒法能解决的,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结合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治疗中多法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本科主任陈宝元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多年实践对此法的应用颇有心得,现将本法的适应症,常用方剂,临床注意事项一一录之。  相似文献   

15.
中药消炎散外敷治疗阳证肿疡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科之肿疡,系指肿疡体表尚未溃破的肿块,阳证肿疡则具有红、肿、热、痛特点,可见于外、妇、儿科多种阳热病证.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自拟消炎散外敷治疗阳证肿疡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七星丹是原成都中医学院刘洁明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四十余年,博采两代医家之长精心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是外治疮疡顽疾的利器。笔者从1977~1997年运用师授七星丹外治顽疡,疗效卓著,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所治200例患者中,男125例,女7...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明代中医外科学家薛己治疗疮疡病的学术思想以及证治经验。薛氏治疗疮疡重视“疏通、托里、和荣卫”疡科三法应用,邪气在表,气血壅滞,治以祛风解表,托毒外出,选托里消毒散治疗;毒热在里,脏腑失和,治以清热解毒,疏通攻下,选内疏黄连汤治疗;疮疡诸虚,胃气不足,治以托里健脾,选十全大补汤治疗。  相似文献   

18.
消疡膏治疗下肢溃疡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疡膏治疗下肢溃疡60例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317000)陈再兴下肢溃疡是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生于小腿下1/3内外侧的慢性溃疡。中医称为臁疮。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好发于长期站立工作者,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自1986年以来,我们通过发...  相似文献   

19.
梳理《疡科心得集》中关于脓的病因病机、辨脓、脓的处理,以期指导临床。该书运用“营气不从”、“按部求因”、“伏邪理论”、“经络辨证”、“外疡内出”等理论分析脓的成因; 同时介绍辨脓的“阴阳、气血、虚实、有无、深浅、形质色泽、气味、预后”的经验; 脓内治提倡按卫气营血的阶段进行治疗,并且在临证中善用和营之法; 外治注重手术时机及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秉钧为中医外科三大派之一心得派的开创者,创造性地将温病思想与外科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学术思想。高秉钧所著《疡科心得集》详细阐述了其学术思想,其中痈疽的诊疗思路详实,治法多元,对后世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梳理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中痈疽的诊疗体系,总结其根据不同痈疽善用清、温、攻、补等内治法,灵活选用艾灸、刀针、外敷等外治疗法以及内外合治综合运用的痈疽治疗经验,希冀对于临床医生治疗痈疽有一定指导作用,供现代研究者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