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儿童哮喘在临床治疗中发作期以寒热虚实辨证,缓解期以肺脾肾三脏气虚、阳虚、阴虚的不同而辨证论治,笔者在临床中按体质辨证将哮喘患儿分为虚寒质、痰湿质、痰热质、阴虚质、阳虚质5种类型,辨证论治与体质辨证相结合,更有助于辨证分型的准确性,辨体质与辨证治疗关系密切,在临证时准确而合理地分析辨别机体体质状况并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对儿童哮喘的快速缓解和预防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分析证和体质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在临床应用中,对疾病的诊治应分清辨证与辨质的不同,在区别的基础上注意将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共同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辨体一辨病一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149例失眠患者采用王琦九种体质分类法进行体质的分布研究,按照证素辨证方法确定失眠患者的证型.进而研究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49例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具有差异性,以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阴虚质:中医证型以气虚、阴虚、痰湿、血虚为主;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结论失眠患者的体质与证型有差异,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因此“辨质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通过调理体质这个根本,将为失眠的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介绍周郁鸿辨证辨体质相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临床辨证紧抓肾虚为本,痰瘀为变的主要病机,再根据患者的年龄、形体特征、心理特征、饮食偏嗜、发病倾向、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因素,将患者体质分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临证针对不同体质类型,总结出纠正相应体质偏差的基本方药,并将辨证辨体质结合应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以期"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人群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2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调查。结果:湿热质患者发病后易患脾胃湿热型,气郁质发病后易患肝胃不和型,阳虚质发病后易患脾胃虚弱型。结论:本研究从体质与证型角度启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应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通过对患者体质的干预和调整,提高中医药疗效,减少复发,并达到对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SOM)中医体质及证候的分布情况,探讨"辨体"与"辨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形式对335例SOM患儿进行体质辨识,通过Pearson分析患者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平和质(26.57%)为SOM患儿最常见的体质类型,气虚质(22.39%)、阳虚质(16.42%)、阴虚质(12.24%)及血瘀质(8.96%)为SOM患儿常见的偏颇体质类型,且儿童SOM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密切相关.结论 SOM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辨体"与"辨证"结合的方法纠正偏颇体质,有利于SOM的防治,对降低SOM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炜  葛正行  李波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87-3590
中医体质学已逐步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合理而全面地揭示了中医体质类型,指导着临床。由于中医体质决定着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且体质状态相对稳定,但可随后天因素改变的特点,探寻疾病的易感体质,研究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则有利于从中医体质角度认识疾病、防治疾病。该文对498例COPD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形式进行体质判定,并分析了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COPD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相密切相关。因此提出在COPD的不同时期采取调体治疗,纠正偏颇体质,"辨体"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COPD的预防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对降低COPD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挖掘体质与证候关系内涵,探究冠心病同病异证的实质;运用藏象理论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辨病及辨证融为一体;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手段,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并积极开展冠心病中医体质理论与临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9.
靳锐锋  崔红生  陈秋仪 《陕西中医》2019,(10):1440-1442
OSAHS是一类多因素引起的复杂性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西医治疗难度大。笔者以临床实践经验为依据,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对OSAHS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对策与思路进行梳理,提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以及气虚阳虚复合质等患者易患OSAHS,痰瘀互结是OSAHS形成的基础与土壤,三焦气机不利是OSAHS发生发展的病机特点。制定化痰利气消瘀为治疗OSAHS的基本方法,依据病人体质不同,分别以健脾化痰,活血利湿治痰湿内蕴证;清热化痰,活血利湿治湿热蕴结证;理气化痰,活血开窍治气滞血瘀证;益气温阳健脾,活血化痰利湿治气阳两虚、痰瘀互结证。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模式相结合是治疗OSAHS的有效思路与方法,既能够预防OSAHS发生,又能够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符合中医"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灵活运用王琦教授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将体、病、证紧密结合应用于诊治胃食管反流病之中。应先辨病,明确诊断,再结合辨证与辨体,确定患者证型及相应体质,综合三方面情况掌握疾病的本质,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这种治疗模式突破了辨证论治的思维定式,丰富了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思路。另外通过分析GER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体质与疾病、体质与证候之间的紧密联系,可充分领悟辨体论治的重要性,进而在诊疗中兼顾调整患者的偏颇体质,以利疾病向愈,同时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达到中医治未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痰湿体质是人群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也是多种痰湿体质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研究显示,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均与痰湿体质相关。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应以化痰祛湿为基本大法,并根据不同疾病与证候,采取调体、治病与对证用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拟用化痰祛湿熄风汤、化痰祛湿通络汤、化痰祛湿宣痹汤、化痰祛湿消渴汤、化痰祛湿调经汤、化痰祛湿止鼾汤进行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痰、瘀体质与冠心病痰、瘀证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418名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心血瘀阻证(150人占35.89%)、痰浊内阻证(109人占26.08%)为多见,冠心病痰、瘀证除了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与痰、瘀体质有关,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指导防治冠心病痰、瘀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病理体质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阴亏虚证等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瘀血质与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气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阴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心脉证显著相关。结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类型与证候分型的关系,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分布多属于偏颇体质,其中痰湿质占25.0%、气虚质占22.5%、特禀质占17.5%、湿热质占11.2%,为其主要体质类型;肺虚证、脾虚证、兼痰浊证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肺虚证与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脾虚证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肾虚证与痰湿质、特禀质显著相关;兼痰浊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显著相关;兼瘀血证与血瘀质显著性相关.结论 痰湿质、气虚质和特禀质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包培荣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646-649
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的诊疗思路 ,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指出胸痹心痛为 ACS的主要证候表现 ,阳虚寒盛是 ACS的主要病机。强调同病异治 ,既病防变 ,拓宽 ACS诊疗途径 ,达到中西医优势互补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范琳燕 《新中医》2020,52(2):169-172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统计中医体质类型、证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50~60岁,61~70岁,71~80岁)、不同病程(<5年,5~8年,>8年)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特禀质9种。其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28.7%),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两种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0.9%)。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71~80岁患者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不同病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质中,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血瘀质和阳虚质中,病程长于8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血亏虚证较多,共199例,占36.2%;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共141例,占25.6%;肾阳虚证124例,占22.5%;气滞血瘀证74例,占13.5%;其余分型12例,占2.2%。气虚质和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后期患者则多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根据规律,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因人制宜,以“治未病”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虚者补之”,针对患者的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滋阴补肾、温阳活血、填精益髓等日常饮食建议及治疗,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琦教授基于“辨体论治”的三辨诊疗模式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教授是中医体质学说的创始人,其创建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发挥着中医治疗优势。其"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析许尤佳现代岭南小儿体质观及儿童保育观。认为小儿体质多为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急性发病后多有“脾虚综合征”的表现,治疗常用益气温阳法;在“三因制宜”的基础上,倡导“因质制宜”的儿童保育观。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方剂辨证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剂辨证,也称汤方辨证,其所以行之有效,就是因为中医的证和方剂间有着牢固的对应关系。因此“辨证选方”、“随证治之”成了中医临床上的不二法门。张仲景《伤寒论》强调辨证论治,同时也是方剂辨证的鼻祖和圭臬。方剂辨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再结合方证对应施治专一化的推进,也有助于在现在的条件下,不追求打开中医的“黑箱”,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