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中有关脾胃病用药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张氏脾胃病用药特点为:擅用温补之品调治脾胃病变;解表药非专为散邪而设,亦为脾胃病所用;常用理气之品,但随病位在胃在肠之不同选药有明显差异;对病久虚损之证常用补虚类中药,其中多选用清淡味薄之品,而质重味厚者较少使用。  相似文献   

2.
汪红 《江苏中医》1995,16(6):43-45
对《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中有关脾胃病用药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张氏脾胃病用药特点为:擅用温补之品调治脾胃病变;解表药非专为散邪而设,亦为脾胃病所用;常用理气之品,但随病位在胃在肠之不同选药有明显差异;对病久虚损之证常用补虚类中药,其中多选用清淡味薄之品,而质量味厚者较少使用。  相似文献   

3.
路志正调理脾胃治杂病学术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锡涛  路喜素 《新中医》1994,26(6):11-13
本文总结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杂病8字大法,即:补益、调顺、健运、顾护。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虚损证侯应从脾胃论治,脾居中土,为留邪之地,祛湿邪首当健运脾土。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升清降浊必赖枢机之调顺,存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新病沉疴临证莫忘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4.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5.
脾胃病多与肝胆有关小议于莹黄茂△范焕芳△△(050091)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器,其他脏器功能失调亦可影响到脾胃,临床上以土不营木及肝木侮土最为常见。虽云中焦脾胃为气机之枢,但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亦赖于肝胆之气的疏泄,脾无肝胆不能升清,胃无肝胆不能降浊...  相似文献   

6.
周世章调理脾胃病经验举隅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潘承业关键词周世章脾胃病老中医经验周世章主任医师,业医近30年,对脾胃病的论治有独到见解,笔者将随师诊病之心得简述如下。1脾胃同居中焦气机以顺为达周师宗东垣“人之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之论,...  相似文献   

7.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为主要原因之一,所致脾胃运化失治之病。  相似文献   

8.
脾胃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学方法很多,其中“辛开苦降”法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且引起了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成为临床和科研的热点。从脾胃之治、升降为本,治脾以升、治胃以降,辛以散之、苦以泄之等方面对以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举医案加以论证,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胃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学方法很多,其中“辛开苦降”法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且引起了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成为临床和科研的热点。从脾胃之治、升降为本,治脾以升、治胃以降,辛以散之、苦以泄之等方面对以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举医案加以论证,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胃痞病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永成教授认为,胃痞病病位在脾、胃,与脾、胃、心、肝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于心气郁、肝气结、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胃痞病。李永成教授应用“开心气,泻肝气”法治疗胃痞病肝郁气滞证,开心气之郁,散肝气之结,以平调脾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浅谈滋补脾胃的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明  戴其舟 《新中医》2006,38(10):84-85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脾胃之病分为虚实两端,临床因脾胃之虚而发病的并不少见,如何凋补脾胃之虚成为治疗疾病的关键,笔者结合临床治疗心得,浅谈滋补脾胃的用药规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治脾胃补虚泻实处方药着眼升降江苏省靖江市肝病医院(214500)朱玉【关键词】脾胃病,补虚泻实,气机升降,理论研究脾胃为病,不越正虚与邪实两端。然升降逆乱是其病机之关键。自主治脾胃者,或以补虚,或以泻实,或以补虚泻实兼顾,其意均在恢复脾升胃降之生理功...  相似文献   

13.
脑为髓之海,脑髓脑脉融为一体,凡有关神志思维、感情感觉、运动记忆等均属于脑髓的范畴;先天肾气、后天脾胃化生的气血津液以及精与神共同供养脑髓的高级功能。脾胃升降失常,脑中清阳之气不展,痰浊湿邪蒙蔽往往发为脑髓病。脾胃是气血升降之枢纽,脾为湿阻,清阳不升是脑髓病主要病机。益气聪明汤为东垣创制方,主治饮食不节,劳倦所伤,脾胃不足,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目翳,视物不清;吾临证治疗脑髓病常用益气升清降浊法,调理气机升降之枢纽,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脑髓病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14.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述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脾胃为五脏之根蒂,人身之本源。脾胃的强弱同疾病的发生与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气血津液化生于脾胃,其病也,又缘于脾胃,对其病变之治疗,亦自当究之于脾胃。脾胃功能正常是保证气血津液、脏腑组织功能正常的根本条件,脾胃功能健运,方能不断地运化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张仲景论治杂病法重治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脾胃位居中州,斡旋上下,转五味而生万物,治中央且营四末,故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牌运健则气血阴阳俱荣,脾胃衰,化源乏组,则机体各部俱衰.本于此,仲景论治杂病重视治脾,而治牌法中尤重温阳健脾,本文就仲景这一学术思想,略呈管见,并析同道斧正。1仲景治解法之范围及方药BO仲且在《金匾要略》中论及内外妇科杂病约60余种,笔者初步分析从脾胃论治者达28个病证,接近1/2.判定这类病还的原则:一是见病位明确在脾胃、大小肠,且病机直接是由牌之运化、胃之和降、大小场之传化功能失司而为病者,皆后脾胃系病…  相似文献   

16.
中焦脾胃,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脾胃之气旺盛,则正气充足,正胜邪却,病可痊愈,反之脾胃之气衰,精气不足,正不胜邪,必酿败症。因此,无论治外邪,内伤诸病,必须重视顾护脾胃。1补虚必先健脾胃 所谓虚证,精气夺也,虚则补之。虚证不外脏腑阴阳气血之虚,且虚证患者往往脾胃亦弱。然助阳补气之药有则辛燥,有则壅滞,易伤脾气胃阴,服之可出现胃院壅塞,食少脘胀,滋阴补血之药多甘咸酸厚味之品,常可腻膈碍胃,服之可引起脘闷纳呆,因此补虚必先健脾胃,脾胃健运,谷气得化,药物方可吸收…  相似文献   

17.
刘沈林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吴门学派学术继承人及带头人之一、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中医消化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吴门医派传人徐景藩教授学习多年,尽得薪传。刘师擅治脾胃病及消化道肿瘤,其论治之学术思想立意中焦,重后天之本;临证强调“识证之能力、辨证之准确”,紧扣疾病本质;其治疗慢性脾胃病,重视顾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霖 《福建中医药》2005,36(3):29-29
唐江山主任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注重脾胃学说,善治胃肠疾病,认为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根本病机,提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总则。临证采用升脾气、降胃气,补脾阳、滋胃阴,疏肝气、宣肺气治疗方法,抓住调畅气机这一轴心,解决复杂问题,疗效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9.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军 《四川中医》2008,26(7):32-34
由于传统中医在论述消化性渍疡病机时,过分强调肝脾胃之间气血关系的失调,而未能就溃疡发生时脾胃本身气血失常的特点给以明确表述。因此,作者对消化性溃疡病脾胃本身气血失常的病机进行了论述,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是脾胃阳气郁滞,阴火内结,而与之相应的治疗原则是升阳散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