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黄振俊  陈建新  张立俭 《河南中医》2013,(12):2125-2126
目的:观察滋肾骨康丸(ZSGK)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SASP组)和治疗组(SASP+ZSGK组)各3I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和滋肾骨康丸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强直性脊柱炎Bath指数及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强直性脊柱炎Bath指数,包括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测量指数(BASMI)和功能指数(BASFI),以及ESR和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Bath指数、ESR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滋肾骨康丸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可有效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白芍总甙加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33例)用甲氨喋呤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BASFI)]、血沉、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X线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除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白芍总甙联合柳氮黄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3.
郭效德  周莹  蔺波 《河南中医》2014,(3):447-449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益肾骨痹汤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小针刀联合益肾骨痹汤治疗,2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和CR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BASDAI、BASFI及医生总体评价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晨僵时间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扩胸度、枕壁距、指地距及Schobe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扩胸度和Schobe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益肾骨痹汤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纽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以及体征、ESR、CRP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BASDAI、BASFI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活动度以及ESR、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中药联合,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扩胸度、血沉、C反应蛋白客观指标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Schober试验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中药联合的治疗方案明显优于目前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案,且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方法:56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纽28例,用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对照组28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和病情活动指数(BASDAI),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改变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除不扶物站立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活动指数评分中关节疼痛程度与关节僵硬时间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体疲倦程度与关节僵硬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功能指数除弯腰执笔、登台阶及不扶物站立三项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炎性指标ESR、CRP均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按摩对于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身体的功能活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个性化疗法治疗强直性眷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2例强直性眷柱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纽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0%(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快速缓解病情,避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麝蝥粉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麝蝥粉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8例,占24.24%;有效23例,占69.70%;无效2例,占6.06%;总有效率为93.94%。结论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舒脊颗粒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肾舒脊颗粒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性指标、骨密度、骨代谢、髋关节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BAS—G、BASDAI、BASFI、夜间痛、脊柱痛、晨僵时间、医生的总体评价、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在改善AS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舒脊颗粒能显着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Bath指数、中医证候,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功能,对髋关节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并且长期服用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结果:两组显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能有效的缓解 AS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AS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在必要时给予NSAIDs治疗并记录剂量及用药天数。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在晨僵时间、ESR、CRP、BASFI、BASDAI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P<0.05)。结论: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和甲氨喋呤片(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纽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经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磺胺嘧啶片治疗,观察组服用补肾壮骨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功能指数、夜间痛、脊柱痛及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治疗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功能指数、夜间痛、脊柱痛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1%vs 72.1%,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壮骨汤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指数、功能指数、夜间痛、脊柱痛及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45例予以夹脊穴为主的温针灸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西药组45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P0.05);除关节肿胀、晨僵外,其余各项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除枕墙距外,其余各项体征均有改善,针药组在VAS评分、Schober试验、指地距改善方面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针药组CRP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抗风湿西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比较健脾益肾方与复方阿胶浆治疗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贫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阿胶浆组和健脾益肾方组,每组30例;其中复方阿胶浆组患者给予复方阿胶浆口服治疗,30mL/次,3次/d;健脾益肾方组患者给予健脾益肾方口服治疗,1剂水煎200mL,早晚顿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指标及中医虚证积分等。结果:健脾益肾方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复方阿胶浆组(73.3%)(P〈0.05);复方阿胶浆组和健脾益肾方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象指标及中医虚证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健脾益肾方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复方阿胶浆组(P〈0.05)。结论:相较于复方阿胶浆,健脾益肾方治疗贫血能够有效改善虚证证候,提高外周血象水平,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基本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上加用四生透骨方全身熏蒸疗法。均于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及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脊柱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生透骨方全身熏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临床药物治疗配合中药熏蒸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固肠止泻丸联合维柳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清IL-2、IL-8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次,4次/d,疗程为2个月;治疗组给予固肠止泻丸水煎后服用,1次/d。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包括脓血便、腹痛和腹胀等,检测患者血清IL-2和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两组患者脓血便、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脓血便的改善情况更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8水平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肠止泻丸联合维柳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夹脊穴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5g,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穴位埋线夹脊穴,疗程3个月。3个月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ESR、CRP及TNF-α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夹脊穴辅助治疗能明显的控制AS症状体征,降低血清TNF-α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