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1]。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均有大量生产,但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的温县、沁阳、武陟、孟县等地)一带的怀庆地黄栽培历史最长,为地道产区[2],系著名"四大怀药"之一。地黄为常用中药,为了促进对地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对地黄的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黄道地产地由陕西咸阳、大荔变迁为河南怀庆的科学性。方法:相同条件下测定陕西咸阳、大荔和河南怀庆3种不同产地地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还原糖、梓醇、灰分、水分的含量,并做比较。结果:怀庆地黄活性成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还原糖、梓醇含量明显高于陕西咸阳、大荔产地黄。结论:怀庆地黄质量优于陕西咸阳、大荔产地黄,地黄道地产地由陕西变迁为河南怀庆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大田生长期间不同品种地黄块根和叶片中的毛蕊花糖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道地产区不同品种地黄块根和叶片中毛蕊花糖苷的积累规律。方法:以栽培地黄85-5,北京1号,沁怀,金九和白选为材料,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温县大田栽培,以HPLC检测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地黄块根和叶片中的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以85-5为材料,于2014年进行遮阴处理,以HPLC检测遮阴后地黄块根和叶片中的毛蕊花糖苷含量。结果:不同品种地黄块根和叶片中毛蕊花糖苷含量有较大差异,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的2个品种是白选和沁怀,两年内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分别为0.023%~0.620%和0.018%~0.796%;叶片中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的品种为85-5和北京1号,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分别为1.955%~5.968%和0.681%~5.941%。不同发育阶段的地黄叶片中,展开叶和衰老叶较幼嫩叶含有较高的毛蕊花糖苷。遮阴对地黄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有促进作用,对叶片中毛蕊花糖苷含量有抑制效应。结论:该研究为毛蕊花糖苷高含量地黄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同时也为明确地黄毛蕊花糖苷积累变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黄,又名地精、地髓、阳精、远大品、牛奶子等,属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北方,如今广为栽培,以河南怀地黄最为有名。  相似文献   

5.
道地产区地黄不同品种含梓醇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黄为临床常用中药,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茎。地黄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大部分省份都有引种栽培,其中河南、山西、山东等省栽培的面积较大,尤以旧称“怀庆府”的河南豫北地区为地黄的道地产区,该地区出产的地黄被称之为“怀地黄”,以其优良的质地享誉海内外。但目前地黄的栽培品种比较多,仅从其道地产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河南温县境内收集到的地黄品种就多达十余种。这些不同的地黄品种之间在品质上究竟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6.
怀地黄营养器官中梓醇的积累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中草药》2004,35(2):208-209
目的 揭示梓醇在怀地黄不同营养器官中的积累规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在怀地黄根、茎和叶3种营养器官中都含有梓醇,但不同器官中梓醇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茎、叶中梓醇含量较高,块根中梓醇含量较低。在同一营养器官中梓醇积累呈现规律性变化。幼叶梓醇含量低,随着叶发育成熟,其梓醇含量逐渐增高。在块根中梓醇含量随着块根的发育增粗逐渐增高。结论 怀地黄块根有效成分的含量高峰与其产量高峰一致,都在11月初地上部分枯萎时,因此,此时应为怀地黄的适宜采收期,与传统的怀地黄采收期相吻合。叶和茎中也含有梓醇,且含量高于块根,因此,建议对怀地黄地上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地黄系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新鲜或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武陟、温县、孟州、沁阳、博爱等地,乃著名“四大怀药”之一,历史悠久,用途广泛。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引种,并且有的地方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价格、地黄品种的自身缺陷(品种容易退化和病虫害易感染的特点)使得地黄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小,甚至有失种的可能。现就地黄的资源状况概述如下。1 河南省怀地黄种植资源状况 提起“怀药”之现状,有不少有识之士忧心如焚。沁阳一位老同志叹道:目前,作为怀地黄之乡  相似文献   

8.
曹卫宾  李更生  王慧森  刘明 《中医研究》2011,24(4):76-78,F0003,F0004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nnia glutino-saLibosch)的块根,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而怀地黄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具有滋阴清热、补血止血等功效。由于药效的差异,药材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及熟地黄。地黄为常用滋补药,以地黄为主的中成药有几十种之多。  相似文献   

9.
<正>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这种植物遍布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以河南怀庆地区所产的地黄最为有名,中医药界称其为"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不同怀地黄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怀地黄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的含量。方法:NH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测定波长为200nm。结果:线性范围:0.27-1.62μg,平均回收率为97.5%,RSD=2.95%。结论:不同种植品种的地黄药材中地黄甙A含量差异较大,地黄甙A含量较高的怀地黄种植品种有怀庆-5、9302和北京-1等。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测定桂枝中的桂皮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简便测定桂皮中桂皮酸的新方法。方法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电泳条件为:缓冲液5mmol/LTris 1mmol/LH3BO3 10%CH3OH(pH=9.0),分离电压20.0kV。结果桂皮酸的峰形良好,出峰时间快,线性范围为0.35~17.0μg/mL,检出限为0.15μg/mL。桂枝药材用缓冲溶液超声提取后测定,方法回收率达93.5%~97.0%。结论为桂皮酸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盐酸雷尼替丁的微流控芯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微流控芯片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盐酸雷尼替丁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高电场强度条件下利用微流控芯片上特殊的微通道实现组分快速、高效的分离,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研究电泳介质、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优化选择2 mmol.L-1 HAc+2 mmol.L-1 NaAc(pH=4.5)+0.2 mmol.L-1 SDS为电泳介质,在分离电压为2.00 kV,进样时间为10 s时,1 min内可实现盐酸雷尼替丁快速分离检测;在优化条件下,盐酸雷尼替丁的线性范围为10~110μg.ml-1(r2=0.999 6),检出限为1.3μg.ml-1(S/N=3),RSD为1.6%,加标回收率为99.1%~101.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盐酸雷尼替丁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客观确定实验大鼠常用经穴。方法: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大鼠经穴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P0.01);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P0.01);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大鼠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9例为银质针导热治疗组,23例为封闭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周后,银质针导热治疗组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高原膝关节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选择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用银质针在患者膝部进行密集布针,后接银质针加热巡检仪加热。结果:治愈率33.3%。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电导法测定穿心莲种子活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电导法测定穿心莲种子活力。方法选取发芽率高于80%的9个不同产地穿心莲种子为材料,测定20℃恒温浸泡不同时间的穿心莲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并与发芽率活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电导法测定穿心莲种子活力的适宜浸泡时间为6 h;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存在中度负相关的线性关系(r=-0.643 3)。结论穿心莲种子发芽率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小儿哮喘花剥苔及对照组小儿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液细胞指标,以探讨小儿哮喘患者花剥苔形成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共调查562人,收回登记表352份。依据病例的诊断标准,根据哮喘以及花剥苔的有无分为哮喘花剥苔组、哮喘非花剥苔组和非哮喘花剥苔组,分三次分别检测其血清IgE、血清中CD4、CD8、CD28的含量。结果:在哮喘患儿中,花剥苔的发生率占33%。在花剥苔患儿中,哮喘的发生率占48%。IgE:哮喘花剥苔组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哮喘花剥苔组低于哮喘非花剥苔组,P<0.05;哮喘花剥苔组明显高于非哮喘花剥苔组,P<0.05;哮喘非花剥苔组小于非哮喘花剥苔组,P<0.05;哮喘非花剥苔组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以上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D4:哮喘花剥苔组小于非哮喘花剥苔组,更小于正常人对照组,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CD8:哮喘非花剥苔组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CD28:哮喘花剥苔组、哮喘非花剥苔组和非哮喘花剥苔组都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RBC:哮喘花剥苔组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哮喘非花剥苔组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非哮喘花剥苔组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花剥苔的出现可以为追踪小儿哮喘找到线索,其病理本质和小儿免疫力低下有一定联系,如IgE、CD8、CD28水平异常升高,CD4水平降低,血中红细胞数异常等,都可以作为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薄层色谱扫描(TLCS)技术运用于传统中药方剂研究,独具特色。经扫描所得的特征指纹图谱,不是简单的一个或两个组分的表现,而是一个群体的多组分存在的客观描述,因而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传统方剂内在质量的全貌。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导法对去氢骆驼蓬注射用乳剂的凝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出凝聚速度方程和25℃时半凝聚期,从而定量地预测了这一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电导率-伪三元相图法优选玉红膏纳米乳处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玉红膏纳米乳的处方,为改善该制剂的质量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恒温磁力搅拌下,改变体系的组成,观察电导率变化,利用二次回归模型确定相变临界点,通过制作经典三元相图筛选玉红膏纳米乳的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选择亲水亲油平衡值11.26的混合乳化剂,乳化剂-助乳化剂(2.603∶1),甘油-无水乙醇(3∶1)的混合物为助乳化剂,精制芝麻油为油相,娃哈哈纯净水为水相,油相-水相-混合乳化剂(28.99∶63.74∶7.27)。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简单、载药量高,适用于提高玉红膏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